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红  陈婷 《西部医学》2018,49(2):70-71
目的观察分析吕绍光主任治疗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心脾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心脾两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吕绍光主任养心安神疏肝经验方,对照组口服地西泮治疗,采用心肺耦合图谱(CPC)检测2组睡眠情况(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熟睡时间、浅睡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88%(P<0.05);治疗组睡眠总时间、熟睡时间及睡眠效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浅睡时间缩短情况2组相近(P>0.05)。结论养心安神疏肝法治疗可以显著延长心脾两虚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总时间、熟睡时间及提高睡眠效率。  相似文献   

2.
失眠是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疾病。该文总结樊莉主任医师从奇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证经验。基于奇经理论,樊莉主任医师在多年临证中发现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普遍存在冲任虚衰的病理基础;认为围绝经期失眠核心病机为冲任虚衰,可致督、带、跷、维诸脉功能不用,终致八脉俱损;治疗上遵循“通补奇经”,强调应以冲任为要,针、灸并用,以健脾肾、调肝气为主,结合实际证候分析,兼以通督任、实带脉、和跷维,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肾肝心三脏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肾、肝、心三脏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提出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之本,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誉江南之何氏妇科外姓传人——傅萍教授、主任医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不寐的经验。傅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不寐女性,主要发病机制是肝肾阴虚、心神失养,其主要治则方法是滋肾养肝、宁心安神。傅萍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女性不寐经验在临床运用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结合文献详细阐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和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具体方法及其实验研究,探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在某些方面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抑制素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在妇女主要由卵巢产生,它可以调节促卵泡生成素分泌。文章综述了抑制素的生理功能,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理的关系,对妇女围绝经期分期的影响,以及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对抑制素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针刺疗法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刺组和更年安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指数,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和更年安治疗均能改善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刺组疗效优于更年安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抑制素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在妇女主要由卵巢产生,它可以调节促卵泡生成素分泌。文章综述了抑制素的生理功能,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理的关系,对妇女围绝经期分期的影响,以及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对抑制素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9.
金代名医李东垣提出的阴火理论以“脾胃气伤,升发失常;元气不充,阴火内盛”为根本病机,能较为完整地阐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基于阴火理论分析可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包括“元气不充,阴火上冲”“升发失常,郁火内结”“阴火内盛,煎熬肾水”。李东垣创立治疗阴火证的甘温除热法,选用辛温药行散透达、甘温平益气安神、甘寒凉滋阴泻火,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上可根据此法灵活用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预防与调护5个方面评述了治疗现状,并总结了中、西医研究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调护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型患者发病与心理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型患者发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型患者120例,阳虚型患者30例,正常围绝经期妇女30例,对其采用个性心理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及紧张性生活事件量表的调查,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型患者具有明显的神经质人格心理倾向,年心理紧张总值高于未发病的围绝经期妇女的分值,提示在对本病的治疗和预防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人格心理特征及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刺激对发病的影响,结论:改善此期妇女的心理素质对其生活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2010年1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35例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4.3%。结论:穴位贴敷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认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方法的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期刊数据库近十年来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结果从文献资料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法,并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近年来受到更多关注,在病因病机治疗上都有进展,中医治疗对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很有益处,心理治疗渐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滋阴疏肝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子宫内膜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随机加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以滋阴疏肝法为治则自拟中药方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吩吗通1mg或2mg日1次口服激素替代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滋阴疏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保护子宫内膜,与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疗效相当,在提高骨密度方面疗效不及激素替代组。结论滋阴疏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以防止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以及癌变的发生,建议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增加户外运动,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门诊病人较多。笔者从2009年10月-2011年2月采用更年膏穴位帖敷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肾阳虚型3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苏彩平主任医师善用解烦1号方和解烦2号方分期论治肝郁气滞型绝经前后诸症,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绝经前后诸症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病,苏彩平主任医师认为,多数妇女可以较为平稳的度过,部分妇女会因为体质、产育、精神、劳逸、营养、社会环境等因素,引起肝气郁滞,肾阴肾阳的损耗,导致本病的发生。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年过半百,诸脏功能始衰,肝脏尤甚,易出现肝血亏虚,肝失调达;加  相似文献   

17.
王辉萍主任医师概括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同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肾虚肝旺型,治予滋养肝肾,疏肝理气;心肾不交型,治予滋阴补肾,养心安神;脾肾阳虚型,治予温补脾肾,调和阴阳。通过辨证施治,收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围绝经期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分类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3,(11):1688-1691
目的:分析补肾阳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存在的问题并确定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分析并总结补肾阳药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归纳补肾阳中药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结果:从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自由基、免疫介质等多角度探讨补肾阳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阐明其作用机理,深入研究围绝经期各种并发症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结论:从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自由基、免疫介质等多角度探讨补肾阳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较全面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绝经综合征亦称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学"经断前后诸症"范畴.根据临床实践及传统中医理论对妇女围绝经期生理、病理的认识,认为肾阴阳两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其病机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