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岭地区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深部第二空间找矿已迫在眉睫,新方法、新技术及深部找矿预测模型创新已成为深部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原生晕分带研究被广泛运用于金、银、铜、铅、锌等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取得较好找矿效果。为了探求新的钨矿床深部找矿方法,更快速有效地圈定深部预测靶区,评价深部找矿潜力,以原生晕轴向分带理论为指导,对赣南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6个中段沿脉采取的样品选择W、Sn、Mo、Bi、Cu、Zn、Ag、Li、Be、Mn、Ti、As、Sb、Co和Ni元素分析热液钨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构建盲3号脉的深部构造叠加晕模型,定位预测深部潜力靶位。盘古山钨矿床盲3号脉原生晕分带研究表明:Mo、Sn、Bi、Cu、Zn和Ag异常晕与矿体中心相距在60 m范围内,为近矿晕指示元素;Mn、Ti、As、Sb、Co异常晕发育于钨矿体前缘,与矿体中心相距180 m~240 m,为前缘晕指示元素。根据建立的盲3号脉构造叠加晕模型,预测3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①、②),-25 m标高靶位1个(靶位③),-145 m标高靶位2个(靶位④、⑤),其中靶位①和靶位②已得到工程验证;同时指示盲3号脉成矿热液由深到浅,由东南往西北方向运移,与其成矿关系密切的隐伏花岗岩体侵位较深,预示盲3号脉东南部深部靶位④、⑤尤其靶位⑤具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预测湖南临湘虎形山钨矿床主矿体的深部变化趋势,在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微量元素统计分析表明,矿体的前缘晕元素为Ag、Zn、Au、Pb、Be、As、Cu,近矿元素为W、Bi,尾晕元素Sb、Sn、Mo。24号勘探线的钻孔原生晕数据表明,矿体自上而下其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g-Zn-Au-Pb-Be-As-Cu-W-Bi-Sb-Sn-Mo,具有"头尾晕共存"和"反分带"特征。结合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模式,预测矿体向深部(-350 m以下)有一定的延伸或深部有盲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对龙门店银矿K4矿体Au、Ag、Cu、Pb、Zn、W、Mo、Hg、As、Sb、Bi等11种微量元素的原生晕特征进行研究,为矿体深部成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微量元素统计学分析表明,Pb、Zn可作为矿体主要的近矿指示元素,矿体的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叠加的特点;分析K4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垂向变化规律,发现矿体前缘和中部分别表现出明显的尾晕指示元素强异常和前缘晕指示元素强异常;计算得到矿体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为W—Mo—Au—Hg—Cu—As—Bi—Zn—Ag—Sb—Pb,出现了明显的"前尾晕共存"和"反向分带"现象。依据上述K4矿体原生晕特征,建立了矿体原生叠加晕模型,并预测矿体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盲矿体,909 m标高以下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对矿区地表至960m中段共计6个中段平面系统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84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Mo、Mn、Co、Ni、Cr、V、Ti 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编制了各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和单个矿脉元素含量曲线图,综合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和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元素的纵向、横向和轴向分带序列,建立了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分带模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到:硅化砂泥岩、构造蚀变岩中Au、As、Sb、Ag元素含量高,是地壳的数倍到数百倍,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硅化泥岩是主要的富矿围岩,而矿体大部分赋存于由于成矿热液多期次强烈活动而形成的石英岩和构造角砾岩中。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Pb、Mo、Sn、Cu、Au、Ag、Mn、Zn、Sb。与矿体北西向侧伏规律一致,矿区地球化学异常体亦具向北西侧伏的趋势。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Sb和成矿晕元素Zn出现在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
为预测和评价山东蓬莱石家金矿床的深部找矿远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着重论述了该矿床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的深部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原生晕元素组合特征分析表明,石家金矿床的矿体及近矿晕元素组合为Au、Ag、Cu、Pb、Zn、S、Te,前缘晕为Hg、As、Sb、Ba,尾晕为Mo、W、Sn。元素异常形态特征显示,326号矿脉南段以前缘晕和近矿晕为主,北段以前缘晕和尾晕为主,近矿晕元素异常较弱,矿体总体具有向南侧伏的特点。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在36线和84线均呈现反分带和前缘晕、尾晕共存的特点,结合地球化学参数在垂向上呈振荡波动变化的特征,说明矿体由多期次成矿作用叠加形成,同时预示矿体向深部还有一定延伸或有盲矿体存在。综合分析认为,326号矿脉南段为成矿的有利部位,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矿体北段深部矿化减弱,但出现了前缘晕、尾晕元素的共存,预示深部可能还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甘肃大水金矿深部成矿潜力,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水金矿Au2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表明,大水金矿矿床元素组合为Au、Ag、Hg、As、Sb、W,矿区Au、Sb、Ag、As、Hg、U等元素背景含量较高。矿体轴向特征研究显示,大水金矿床Au2主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具有"前、尾晕共存"或"反分带"特征,表明大水金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征。在矿体上部(标高3800m),前、尾晕形成叠加或共存,指示上部矿体已剥蚀;而在矿体尾部(标高3500m),Hg、Te、As、Sb等前缘晕元素又发育内、中带强异常,形成了前、尾晕叠加或共存,指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早子沟金矿深部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以早子沟金矿61个钻孔为研究对象,对矿体出露较厚大的70勘查线原生晕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研究表明:(1)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反映,与主成矿元素Au相关性最密切的元素为As、Ag;(2)原生晕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显示,矿体原生晕发育,且分带明显,矿床的前缘晕元素为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元素为W、Mo、Bi;(3)对原生晕数据进行三维插值分析,构建了早子沟金矿各元素原生晕三维模型。Au、As、Sb、Ag等指示元素和As+Sb/Au+Ag元素异常累加比值的异常模型显示,在2500 m以浅,异常规模较小;在2500 m以深,异常规模呈现出向深部越来越大,且延伸稳定。结合异常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早子沟金矿78~85勘查线2000 m以深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莅香洼金矿发育有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异常,Au及相关元素的平均含量从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蚀变岩→矿化蚀变岩呈几何级数递增。沿F985构造蚀变带走向,Pb、Ag与Au的组合异常通常与金的矿体晕分布一致,而As、Sb组合则更多反映了矿体前缘晕的组合特点,沿倾向,Au及相关元素自浅而深具有分段富集特征,并在1023m标高和976m标高构成二个浓集中心。其理想的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前缘晕As、Sb—Ba,矿体晕Au、Ag、Pb、Zn、Cu、Mo,矿尾晕(Cu、Mo)-(Co、Ni、Bi)。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莅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建立了萑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矿床原生晕的垂直分带研究是寻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 30余种元素的分析 ,研究元素的分带指数、变化系数和变化指数梯度差 ,由此得出矿床原生晕由上至下的垂直分带为 :Mn Cd Zn Sn Cu Au Hg As( 1 82 0中段 ) ;Bi W Co Sb( 1 730中段 ) ;Mo Y( 1 70 0中段 ) ;Ni V Nb Sr La Sc Ti Yb Be Ag( 1 6 4 0中段 ) ;Pb Ga B Ba( 1 5 2 0中段 )。 30种元素的分带序列为 :Mn Ag1 Pb1 Cd Zn Sn Cu Au Hg As Bi W Co Sb Mo Y Ni V Nb Sr Cr La Sc Ti Yb Be Ag2 Pb2 Ga B Ba。  相似文献   

10.
丛源  李雪梅  董庆吉 《世界地质》2007,26(4):435-440
应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讨论了黄埠岭矿床中指示元素的组合特征。综合对该矿床具有代表性的7号矿脉和10号矿脉的分析结果,确定了黄埠岭金矿床Au的富集与Ag、Cu、Pb、Zn、Bi密切相关,矿体原生晕头晕组合为As、Sb、Hg,主成矿元素组合Au、Ag、Cu、Pb、Zn、Bi,尾晕元素组合为Co、Ni。为矿床的深边部成矿预测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60-170
四川子杠坪铅锌矿床位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东南缘,处于滴痴山背斜的西翼。矿区发现了一条铅锌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甲黄沟群片岩地层的层间断裂带中,呈似层状产出,具显著的层控特征,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型。对I号矿体6个中段的56件矿样的副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建立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主要指示元素为Pb、Zn、Cu、Co、Ag、Sb、Hg,次要指示元素为Au、As、Mo、Ni、Bi、W、Sn。原生晕分布特征显示了单一期次成矿作用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Pb、Zn、Ag、Bi、Co,矿体下部及尾晕元素为Au、W、Mo、Cu。矿体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Ni―Bi―Ag―Ba―Zn―Sr―Mo―Au―W―Co―Pb―Sn―Cu―Hg,出现反分带现象。地球化学参数评价指标变化趋势为由大到小再变大,叠加作用明显,前缘晕元素Ag、Sb、Hg的含量在最下部中段有增大趋势,推测矿体向下延伸很可能再次富集膨大,膨大部位较远。建立了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结合成矿指示元素浓度分布情况,预测了矿体在深部呈囊状展布,在P08-P16勘查线向下可能再次膨大,往东西两端则有逐渐尖灭趋势。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160-161
四川子杠坪铅锌矿床位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东南缘,处于滴痴山背斜的西翼。矿区发现了一条铅锌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甲黄沟群片岩地层的层间断裂带中,呈似层状产出,具显著的层控特征,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型。对I号矿体6个中段的56件矿样的副样分析,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分带序列研究、建立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主要指示元素为Pb、Zn、Cu、Co、Ag、Sb、Hg,次要指示元素为Au、As、Mo、Ni、Bi、W、Sn。原生晕分布特征显示了单一期次成矿作用前缘晕指示元素为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Pb、Zn、Ag、Bi、Co,矿体下部及尾晕元素为Au、W、Mo、Cu。矿体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Ni―Bi―Ag―Ba―Zn―Sr―Mo―Au―W―Co―Pb―Sn―Cu―Hg,出现反分带现象。地球化学参数评价指标变化趋势为由大到小再变大,叠加作用明显,前缘晕元素Ag、Sb、Hg的含量在最下部中段有增大趋势,推测矿体向下延伸很可能再次富集膨大,膨大部位较远。建立了矿体深部预测模型,结合成矿指示元素浓度分布情况,预测了矿体在深部呈囊状展布,在P08-P16勘查线向下可能再次膨大,往东西两端则有逐渐尖灭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高松山金矿床岩(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Au与Ag、As、Sb、Pb等中低温元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依据元素的共生组合及相关性特征,将微量元素分为5个组合类型:Au、Ag、As、Sb、Pb、Mo;Co、Ni、Mn、-Sn;Cu、W;Hg、Bi;Zn、Sn.对矿体轴向上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不同标高上矿体微量元素出现前缘晕与尾晕指示元素、近矿晕与尾晕指示元素、前缘晕与近矿晕指示元素相互叠加的现象,显示出矿区内成矿作用复杂、具有多次矿化叠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河南萑香洼金矿床作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分析该矿床F985矿化带的Ⅰ号矿体各类元素组分在不同地质体的含量变化特征,原生晕异常分带特征和地球化学轴向分带特征,建立了该矿床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理想模型,得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轴向分带序列确定为:烃类、Sb(前缘晕)→As、Hg(矿头)→(矿中晕)Au、Ag、Cu、Pb、Zn、W、Mn→(矿尾晕)Mo、Co、Ni、Sn,并总结出了找矿预测标志,为该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辽东半岛南部的新房金矿床由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组成,矿区内主要矿体已被发现,提能增储成为制约矿山持续服务的因素,矿床勘查过程中的钻探工程部署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成矿预测依据。以新房金矿床106线14个钻孔原生晕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分带规律,建立轴向分带序列,在研究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开展深部找矿预测。结果表明,新房金矿的前缘晕元素为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元素为W、Mo、Bi。采用分带指数法计算了22、23、24、25、27号5条矿脉带的轴向分带序列,指示5条矿脉带均出现“反分带”现象,可能是不同矿化阶段的矿体在空间上叠加导致正常的轴向分带序列出现错位。22、23、24、27号矿脉带的中下部出现较强的前缘晕和近矿晕,结合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这4条矿脉带的As/W、As/Mo、Sb/W、(As×Sb)/(Mo×W)评价指标出现多次振荡波动,并且在深部由降转升,指示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综合以上分析认为,新房金矿床经历多次成矿热液活动,在106勘探线东侧矿体还有一定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为预测和评价那仁陶勒盖金矿的成矿潜力,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结合地球化学各参数信息,对那仁陶勒盖金矿原生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那仁陶勒盖金矿赋矿花岗闪长岩中Au、Ag、Bi等元素浓集克拉克值明显偏高,与那仁陶勒盖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矿石中Au与Sb、Cu、Pb、Ag、Hg、Zn、As、Bi等关系最为密切;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出现尾晕元素W、Sn等与前缘晕元素As叠加的现象,同时(As+Sb)/(Bi+Mo)、100Sb/(Bi·Mo)等分带性指数出现转折,指示深部存在盲矿体.依据上述矿体原生晕特征,建立矿体叠加晕预测模型,预测盲矿体赋存位置在海拔710m以下的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区地表及井下四个中段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94件,分析Ti、V、Cr、Mn、Co、Ni、Au、Ag、Cu、Pb、Zn、W、Sn、Mo、Bi、As、Sb、Hg等18种微量元素含量,编制各元素地球化学0号勘探线横剖面图,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与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通过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可知,石英闪长岩、构造蚀变岩中Cu、Ag、As、Au、Mo、Sn元素含量高,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参与成矿蚀变作用。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Zn、Cr1、Hg1、Ni、As)→(Pb、V、Mn、W、Cr_2、Ti)→(Hg_2、Sb、Co、Bi、Sn、Ag、Au、Mo、Cu),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横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Hg、成矿晕元素Cu出现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预示着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李惠  张文华 《地质与资源》1999,8(4):217-222
胶东地区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特点,一般都有1~2个主成矿阶段.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Mo、Hg、Co、Mn、Ni、W(F、B)等元素.单阶段形成的晕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Hg、As、Sb(B、F)强异常总是分布在矿体上部及前缘,而Bi、Mo、Mn、Co、Ni的强异常总是分布于矿体下部及尾晕,Au、Ag一般正相关,Cu、Pb、Zn有时偏于矿体上部,有时偏于下部.典型金矿床的元素组合及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垂直分带特征是研究金矿床原生叠加晕叠加结构、建立矿床叠加晕模型、确定盲矿体预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牛圈银矿是冀北地区重要的独立型银矿床.对其原生晕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所测微量元素基本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组合为Au Ag Cu Pb Zn Mn As Sb;Bi Hg;Mo Sb.在矿体上盘出现头晕元素与尾晕元素相叠加的情况,说明1 150 m剖面以下具有良好的矿化前景.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分带序列计算.结果表明,Sb、Hg、As、Cu为前缘晕元素组合,Au、Ag、Bi、Pb、Zn为近矿晕元素组合,Co、Ni、W、Mo、Mn、Cd为尾晕元素组合;北矿带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Hg-Bi-Mo-Au-Ag-As-Cu-Pb-Co-W-Mn-Sb-Ni-Zn-Cd.结合微量元素衬值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北矿带的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在950m中段到830 m中段之间自上而下发育A、B、C 三个小矿体;A矿体尾部和B矿体头部叠加在一起,而B、C两个矿体间隔的距离较大;830m中段已经到达矿体尾部,矿体向深部延伸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