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针杆支架原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原工艺和工装进行了改进,介绍了新工艺的特点及改进后的工装结构。  相似文献   

2.
姜大杰  徐伍平 《轴承》2013,(6):35-36
分析球笼式等速万向节钟形壳原简易固定式钻孔工装存在的不足,详细介绍了改进后钻孔工装的结构及加工工艺过程,实践证明改进后的钻孔工装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稳定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地铁构架加工时工装定位方式的改进方法,通过借鉴国产地铁和B23地铁构架机加工工装形式,最后拟定采用弹簧筒侧面焊接定位块来实现三方向定位的方法。经过改进的工装定位方式简单精确,避免了原工装调整困难等问题,大大缩短了工件的装夹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庞国柱 《一重技术》2006,(3):33-34,46
分析台车体原工艺方案产生缺陷的原因,对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重新设计了工装,消除了裂纹和变形缺陷,延长了工装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锈钢关节轴承球面镀银工装的改进,消除了原工装产生的条纹镀层和脱皮现象,达到了局部镀银的质量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废品损失、材料消耗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球面加工工装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靠模法加工球面的弊端,介绍了利用平面机构的原理加工球面的新方法,并对其原工装进行了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7.
巧改工装     
我单位经常加工如图1所示的零件(年加工近1000件),材料为45钢。在插内四方时,由于无法在插床上用三爪卡盘直接装夹,因此需要一个工装。原工装是内孔加工螺纹M24×1.5,外圆φ36,单边铣一个宽2mm的开口槽,材料为45钢调质。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工装使用时间短、零件在工装中打滑、工件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而且在零件的拧入、拧出过程中耗时费力且容易伤手。对此,我们对原工装进行了改进,在保持原工装基本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来的单边铣开口改为双面铣,即铣成两半,开口为 2 mm,如图二所示。 在插削时只…  相似文献   

8.
我单位自行设计的澳大利亚机车构架拉杆座脚定位焊接工装,目前已成功投入使用,但原工装存在不方便使用的现象。通过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并对原工装进行优化设计,使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因此,大大提高了工装的实用性,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滚动轴承套圈的电解印字工装一般是参照电解印字机说明书进行设计的。经使用证明,原给定的设计公式不完整,较含糊。为此,我们改进了设计。  相似文献   

10.
我厂离合爪加工原在X6130铣床上采用自制的销孔分度工装,以工件内孔和端面定位,靠手动分度夹紧,要经过5次分度、6刀切削才能加工完毕。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工装准备周期长,通用性差,效率低。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我们进行了微机自动分度机械夹紧工装改进,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