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松辉  胡沛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2):4423-4423
采用经皮穿刺、椎弓根入路向患椎注射骨水泥(PMMA),治疗骨质疏松症并发椎体压缩骨折患16例23个椎体,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例有腰背部疼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3例PVP,6例PKP。术后随访1~9月。结果 9例患者均于术后2~24小时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效果。方法选取疼痛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鲑鱼降钙素(密盖息)行保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1周、1月、3月、1年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脊柱后凸Cobb's角,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Cobb's角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CS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矫正后凸畸形并帮助恢复椎体高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硬膏外敷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术后疼痛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硬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干预优良率,于治疗前、治疗5 d、15 d、30 d,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15 d、30 d,两组VAS、ODI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硬膏外敷应用于OVCF患者中,可提高优良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对1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做好术前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的观察,防治并发症。结果:19例患者术后6~24h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左右出院。有1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的优点。细密周到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与同期保守治疗的41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术后1~2 d疼痛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1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0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32,P<0.05,见表1).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比较症状缓解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椎体成形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保守治疗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掌握其应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3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术前心理护理、全面查体和积极治疗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病死病例,全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93.6%的患者对手术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尤其多见于五十岁以上的女性患者,OVCF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脊椎不稳、脊椎后凸畸形,可能会影响患者肺功能,进而降低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以往OVCF多采用对症综合保守治疗,包括止痛药物、抗骨质疏松药、支具治疗及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等方法,然而长期卧床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甚者危及患者生命,同时长期制动会使骨质疏松进展、加大患者再发骨折的风险,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椎体强化术相对于保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能迅速缓解疼痛,稳定伤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现就椎体强化术治疗疼痛性OVCF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09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 80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40 例。 A 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 B 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椎体功能及影像学参数。结果:两组术后椎体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均比术前低,且 A 组低 于 B 组( P <0.05 );两组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 Cobb 角均低于术前,且 A 组低于 B 组( P <0.05 )。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 折患者在椎体成形术治疗中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恢复后凸 Cobb 角,改善椎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常规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同时服用左归丸加味。比较治疗前、术后2周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以及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序贯护理在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椎体成形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单侧椎体成形术和中医序贯护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腰椎功能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6.67%VS 90.00%)(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为(5.24±1.33)d,对照组为(7.82±2.7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1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序贯护理有助于改善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JOA、VAS评分,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经MRI明确诊断为慢性VCF的患者行PVP治疗,手术前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手术前后VAS变化的差异,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2个月至2年,术前VAS平均为(7.44±1.11)分,随访时为(3.1±0.96)分;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结论 MRI对于VCF患者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慢性VCF采用PVP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与椎体转移瘤骨折的MRI鉴别要点。方法 分析31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和22例椎体转移瘤骨折的MRI影像表现.比较此两类病理性质不同的椎体骨折的MRI形态差异。结果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以连续性多椎体骨折多见.椎体骨折以双凹状和楔状变形为主,较少累及附件,较少出现椎旁肿胀,邻近诸椎体通常伴有骨质疏松的信号异常。椎体转移瘤骨折常为单发.病椎可呈多发或跳跃式分布,骨折的椎体以压缩变形多见,常累及椎体的附件,伴有椎旁软组织肿块。两种骨折均较少累及椎间盘.骨折的椎体信号改变均不具有特征性。结论 依据MRI形态特征可对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与椎体转移瘤骨折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Study desig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modern literature on the use of polyethylene mesh-contained morcelized allograft (PMCMA) bone for spinal fusion and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management. Summary of background data    There are presently no systematic reviews of PMCMA. Method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was performed within three databases (OVID, PubMed, and Google Scholar) using the following keyword search terms: vertebroplasty, kyphoplasty,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percutaneous, polyethylene mesh, and osteoporosis. Results    The initial search identified 764 items, from which two pertinent technique-based articles were identified. There were no published scientific peer-reviewed or case series reporting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this technique. The use of PMCMA in the management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VCFs) is similar to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This novel, percutaneous system uses the properties of granular mechanics to establish a conforming, semirigid graft that is purportedly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physiologic loads. Discussion    PMCMA is a novel percutaneous technolo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VCF and possibly for use as a conforming interbody graft. The available published literature lacks outcome data of the use of PMCMA. Careful, independent research is needed to assess the viability of this technology and its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微创手术以其明确的临床疗效被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所认可,微创手术技术包括经典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和较新的OptiMesh技术和弯角椎体成形术等,本文综述了椎体成形微创手术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单发与多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1年内再发骨折的风险、间隔时间及诱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PVP治疗的1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单发骨折及多发骨折两组,记录始发及再发椎体骨折的时间、数目及再发骨折的诱因。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及再发骨折发生率差异,骨密度、骨折诱因差异,年龄及再发骨折时间的差异。结果 15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中单发椎体压缩骨折102例,多发椎体压缩骨折54例。102例单发椎体骨折中,有16例患者再发生骨折,再发椎体骨折平均时间185.0天,54例多发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有20例患者再发骨折,再发椎体骨折平均时间123.7天。再发骨折有明确诱因者单发骨折组2例,多发骨折组3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再发骨折的风险及间隔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多椎体骨折较单椎体骨折PVP术后易再发生骨折,且间隔时间短,再发骨折多无明确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行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手术56例,共76椎体,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体位指导;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医师操作。结果: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球囊扩张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疼痛缓解明显,手术时间短,同时减少了医护射线暴露,这与手术室护士精细的手术配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侧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PKP)与双侧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分为单侧PKP组31例与双侧PKP组25例,累及椎体90个。在X线监测下,对病椎行单侧球囊后凸成形术或双侧球囊后凸成形术。采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价指数及测量椎体高度丢失率及恢复率对患者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患者随访6~21个月。两组术后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无显著行差异。结论单侧与双侧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术前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法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局麻下单侧或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近期、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OVCF患者共117例(126个椎体)资料。117例均采用局麻下PVP治疗,分为单侧PVP组及双侧PVP组。最短随访时间2年,评估两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近期及短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PVP组与双侧PVP组在术前与术后,术后与末次随访VAS、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疗效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总体渗漏率及其他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侧PVP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比双侧PVP组减少(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VP治疗老年OVCF的短期、长期效果肯定,但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手术具有时间短、射线暴露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27例,疼痛明显减轻5例,骨水泥渗漏2例,其中1例并发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X线片及CT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随访观察无疼痛复发,X线片未见明显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