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病与湿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医湿热理论在现代医学肾脏病的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肾脏病的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胆固醇、氮质滞留、尿素积聚,都与湿热病理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随着抗菌素、激素、免疫抑制剂于临床运用的深入,由此而引起的柯兴氏综合征、霉菌感染,不少有湿热证候的表现。于是针对肾脏病不同阶段的湿热表现,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越来越引起中西医师的重视。本文就肾病湿热的病理,结合中医湿热理论进行分析,在总结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肾脏病的清利湿热治法和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肾病与湿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病的种种病理表现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湿热病理有关连。本文就肾病湿热的病理,结合中医湿热理论进行分析,在总结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肾脏病的清利湿热治法和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湿热证与肾脏病密切相关,这在肾病学界已经成为共识。中医工作者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湿热与肾脏病的关系,如时振声认为湿热是肾病产生的病理因素之一,拟滋肾清热利湿汤、滋肾化瘀清利汤等治疗肾病蛋白尿、血尿、尿路感染等[1]  相似文献   

4.
结合岭南地区地域与气候特点及慢性肾脏病的病情用药特点,认为岭南地区慢性肾脏病多以湿热为患,且患者多表现为湿热证。近年来的临床调查研究及分析提示岭南地区慢性肾脏病湿热证与感染并发症、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等]、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2)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临证实践,提出从三焦湿热立法,分上焦、中焦、下焦对岭南地区慢性肾脏病湿热证进行辨证用药,清利上、 中、下焦湿热可分别选方藿香正气散、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黄芩滑石汤,八正散、二妙散、三妙散、龙胆泻肝汤。治疗岭南地区慢性肾脏病湿热证的清利湿热经验方的主要组成为鱼腥草、板兰根、紫花地丁、苍术、薏苡仁、黄柏、石韦、玉米须。  相似文献   

5.
倪珠英辨治小儿尿频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鹰  刘军 《中医杂志》2002,43(1):21-22
小儿尿频,以小便频数,尿急,或尿痛为特征。包括泌尿道感染、神经性尿频等疾病。倪珠英教授临症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善从湿热、瘀血着手,治疗小儿尿频,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清除湿热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决定其肾脏病多由湿热引起,这在本病表现得尤为突出。湿热侵淫,内迫肾与  相似文献   

6.
吴鞠通"气化则湿化"理论对肾脏病湿热证治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学忠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63-463
祖国医学的肾脏病发病观 ,将湿热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病机制。如《症因脉治》很早就提出 :“湿热身肿之因 ,或湿热行令 ,袭人肌表 ,或先伤于湿 ,湿气久留 ,则湿热肿着矣。”现今医家更认为湿热、瘀血是肾脏病之主要标证 ,且有的医家认为湿热贯穿于肾炎病程的始终。虽为湿热 ,然湿与热相较 ,湿为阴类 ,其性重浊粘腻 ,热与湿为依附 ,湿不去则热不清 ;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 ,以使湿热分离 ,是治疗肾脏病湿热证的关键。吴鞠通“盖肺主一身之气 ,气化则湿化也”。寥寥数语 ,实为治湿之要诀。也对肾脏病湿热证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思…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且持续时间3个月,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其患者的数量在国内外呈现逐年增加,易产生并发症,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肾脏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中医学中的络脉特点极为相似,通过对肾络理论进行了解,论述肾络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临床上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本文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概括为脾肾亏虚导致肾络不荣、湿热浸淫导致肾络不和、瘀血阻滞导致肾络不通等,脾肾亏虚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湿热、血瘀是疾病进展中的病理因素。根据其病因病机在治疗上将肾络理论和中医治法的"补、清、消"法巧妙结合,具体运用补肾健脾荣络、清热祛湿和络、消瘀活血通络法论治慢性肾脏病,从而丰富了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吕帆  李伟 《河南中医》2019,39(10):1482-1484
肾虚是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湿热浊毒是其发生的关键环节,瘀血贯穿慢性肾脏病的始终。慢性肾脏病中,肾虚、湿热浊毒、瘀血互为因果,相干为病。因此,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当以肾虚、湿热、瘀血立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补肾化瘀清泄"为治疗大法,扶正以健脾、补肾,调补气血阴阳,祛邪以利水渗湿、泄浊排毒、活血化瘀,根据肾气、肾阳、肾阴虚的程度灵活运用补气、温阳、益肾滋阴的药物,同时适当增强健脾之功,补后天以养先天;化瘀时应当注意寒热虚实之不同,酌情配伍利湿化痰、理气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管竞环老中医运用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肾脏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陕西中医》2000,21(4):168-169
<正> 吾师管竞环系湖北省名老中医,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载,学验具富,尤善于以古方六味地黄丸化裁治疗肾内科疑难杂证,余每每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肾脏病的部分经验总结如下: 1 阴虚湿热是肾脏病常见病因之一 管师据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肾病患者因出现阴虚湿热相互胶结,病情易反复而迁延不愈,如慢性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多数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补法是常用之法。本文从补法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作用、分类、配伍运用、需注意的相关问题等作相应探讨,旨在提高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是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湿热是IgA肾病的常见致病因素之一,贯穿于疾病整个过程,是影响疾病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对湿热证与肾脏病生化、病理组织学、感染免疫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客观化研究,为中医肾病湿热证本质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客观依据。湿热的形成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病理基础,肺、脾、肾三脏水液生成转输蒸腾失司并外感邪气致内外合邪,或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纯阳之品助热耗阴,久郁化生而成。治疗湿热证以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以肺、脾、肾三脏为核心,固本以益肺固表、健脾益肾为主,祛邪以清热解毒、行气燥湿、清利通淋化瘀为主。本次通过对IgA肾病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及湿热证在肾脏病学的现代客观化研究,从肺、脾、肾与膀胱论治等对IgA肾病湿热证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分消走泄法"是《温热论》提出的治疗理念,在中医治病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光珍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肾脏病临床工作,认为湿热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本文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叶天士分消走泄法的基本涵义,总结刘光珍教授应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刘宝厚教授学贯中西,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从事肾脏病临床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标本兼治,祛邪为主”、“瘀血不去,肾气难复”、“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等。应用于多种肾脏病的治疗,疗效确切。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对此体会颇深,现将学习刘教授“湿热不除,蛋白难消”经验的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验。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的常见病、疑难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高,若不及时控制,必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故运用中药早期干预非常重要。何立群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医者应重视脾肾在其发病中的核心地位及湿热二邪对脾肾的损伤作用,并应根据黄帝内经的组方理论,采用大方治疗。因此临证常融调阴阳、调气血、清热燥湿、祛风通络、通腑泻浊等诸法于一体,运用20味左右的大方治疗慢性肾脏病,获得显著的疗效,其治疗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亿平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尿酸及治疗高尿酸血症在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王亿平教授主张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治疗上应标本兼顾,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并重,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目前仍缺乏有效药物。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包含大黄配伍的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对现代医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黄在经方中运用灵活,配伍精妙,深入分析其理论内涵,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复杂,总为本虚标实,标实以瘀血、湿热、浊毒内蕴为主,标实证既是脏腑亏损、功能下降的产物,又阻碍脏腑气化,导致慢性肾脏病缠绵难愈,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也是慢性肾脏病治疗的难点。标实不祛则正气难复,脏腑气化难以恢复。大黄味苦性寒,具有逐瘀通经、清热利湿、通腑泄浊的功效,配伍诸药切中慢性肾脏病的病机,既通利二便,给邪以出路,又通利六腑以调整脏腑气化,恢复正常功能。从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病机入手,分析经方中大黄配伍的理论内涵,以指导大黄配伍在慢性肾脏病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中医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初步探讨中成药联合或序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思路,认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坚守肾虚、湿热、瘀血等中医病机,权衡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将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联合或序贯使用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能延缓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孙伟教授诊治慢性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慢性肾脏病属中医学的“腰痛”“关格”“虚劳”等范畴,发病主要与脾肾关系密切。慢性肾脏病若发展至终末期阶段,都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孙伟教授认为肾虚湿瘀是慢性肾脏病基本病机,并应用“湿热伤肾”理论系统阐释了该病的诊治方案。认为湿热是本病进展的启动因子,肾元亏虚为发病之本,瘀毒是湿热伤肾的病理结局,明确了湿热证的诊断要点,确立了益肾清利活络治疗原则,从而延缓肾功能进展。  相似文献   

19.
气阴两虚辨证在MesPGN中医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肾脏病理学和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的发展 ,我们在治疗肾脏病时不再仅仅立足于疾病“显诸于外”的宏观表现 ,也渐渐认识到微观辨证的重要。重视微观辨证的思想 ,也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时采用清利、化瘀的一个基础和根据。微观辨证主要包括肾脏病理学、免疫学、血液流变学、内分泌学等方面。因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与气阴两虚证的特殊关系 ,以及清利化瘀法与气阴两虚证的内在关联 ,使我们同时认识到气阴两虚辨证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特别是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PGN)发展和转归中的意义。本文作者拟就MesPGN的中医气…  相似文献   

20.
尹雪皎  孙伟 《河南中医》2013,33(3):342-344
孙伟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外感、湿热、瘀血为标,提出治疗慢性肾脏病当益肾清利、和络泄浊,“肾络失和”为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故“和络”为治疗关键.和络之法不外虚实两端:虚则扶正理虚、养脏和络,实则祛邪通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