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为了确定AP1000技术反应堆安全壳用40 mm厚度规格SA-738Gr.B钢板热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淬火保温时间和回火保温时间对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淬火保温时间至180 min,钢板可以得到更均匀化的显微组织,并得到更高的强度;在相同的淬火保温时间下,延长回火保温时间至185 min,对钢板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宽厚板》2017,(6)
通过研究化学成分、加热、轧制及热处理工艺对钢板性能的影响,设计了SA-299Gr.B钢板生产工艺,并对钢板实物性能及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舞钢生产的厚度185 mm锅炉压力容器用SA-299Gr.B钢板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内部质量,达到NB/T 47013.3-2015标准I级超声波探伤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厚度为100 mm的核电用钢板20MnHR-B进行不同工艺热处理和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正火+回火处理,钢板的力学性能满足交货状态、最大和最小模拟焊后热处理状态的技术要求;经过最大模拟焊后热处理,钢板获得铁素体+珠光体+少量粒状贝氏体组织。最终将100 mm厚度核电用钢板20MnHR-B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确定为900℃正火+保温1.2 min/mm+水冷、630℃回火+保温2 min/mm+空冷。  相似文献   

4.
《宽厚板》2015,(6)
针对罐车用TC128Gr B钢板交货状态冲击性能低以及模拟焊后热处理状态强度低的问题,舞钢公司采取成分设计及热处理工艺优化的措施,通过降低0.20%的Mn含量,减少钢板偏析处带状组织中硬相组织分布以及正火后钢板风冷进一步细化晶粒等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冲击功,增幅在50 J以上;同时提高0.02%的V含量并加入0.2%Cu,将钢板模拟焊后热处理状态抗拉强度保持在590~620 MPa。最终成功开发出13mm和14 mm薄规格超宽TC128Gr B钢板,成功出口并实现了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次数模拟焊后热处理对Q345R正火状态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拟焊后次数增加,钢板厚度1/4处和1/2处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出现下降趋势,钢板厚度1/4处和1/2处的-60℃~0℃系列横向冲击性能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SA738Gr.B核电站用钢较高的性能要求,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淬火时冷却速度5℃/s时,能够避免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淬火温度较高时,钢板具有更细小和均匀的板条贝氏体;随着淬火加热的保温时间延长,晶粒组织粗化且铁素体含量减少;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晶粒粗化,同时贝氏体含量减少,铁素体含量增多;在工业化生产中,较大淬火水量下钢板的拉伸性能更优;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钢板强度下降而冲击韧性提高。以920℃×2.0 min/mm加热、较高水量的Q2工艺淬火,并采用650℃×1.5min/mm的工艺回火,可使钢板的强韧性达到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7.
以核电站安全壳用42.5 mm厚SA738Gr.B钢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的热输入以及焊后热处理对试验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输入量的增加,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功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抗拉强度相差不大;而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线能量的增大,针状铁素体减小且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粗化,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组织明显增多。焊接热输入量在1.2~2.0 k J/mm范围内焊接时,焊接接头均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的性能影响不大,当采用较大线能量进行焊接时,建议进行焊后热处理以减小残余拉应力。  相似文献   

8.
《宽厚板》2017,(5)
通过优化成分设计、轧制及热处理工艺,舞钢成功研发出厚度达112 mm的SA-738Gr.A钢板,钢质纯净、成分均匀,组织由回火贝氏体和铁素体组成,晶粒度8.0级以上,具有良好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鞍钢中低温压力容器用SA516Gr70钢板经不同温度模拟焊后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鞍钢开发的SA516Gr70钢板随着模拟焊后热处理温度升高,强度呈下降趋势而韧性基本不变,组织形态未发生变化,仍为珠光体+铁素体组织,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模拟焊后热处理后位错密度降低明显,但强度下降后仍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其原因在于钢中第二相粒子在整个过程中仍然起着弥散强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现有SA516 Gr.70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标准要求与用户要求的差异性,并针对用户的低温和长时间的焊后热处理(PWHT)特殊要求,分析了成分和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抓住重点因素,通过改进宝钢已有的SA516 Gr.70的成分设计和轧制工艺,利用LF+RH精炼和钙处理,连铸过程中的动态压下和电磁搅拌,厚板轧制的控轧控冷技术,以及对不同厚度规格钢板采用不同的终轧温度控制并制定合理的正火工艺,开发出了厚度为50~80 mm,具有超出标准要求的-50℃低温冲击功的低温用容器钢板,并在经过620℃,10 h焊后模拟热处理后,同样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很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调质工艺研究,确定了核安全壳用钢SA738Gr.B热处理工艺,经工业化热处理后,45mm厚度SA738Gr.B钢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同时具有稳定的高温拉伸性能,其显微组织为均匀细小的板条贝氏体,在板条内和界面处有大量弥散的纳米级碳化物析出。  相似文献   

12.
石湍辉 《宽厚板》1997,3(4):8-12
本文对SA-302Gr.C钢冶炼成分选定,生产工艺,性能检验,气体夹杂物检验,钢的高温拉伸性能,钢的模拟焊后热处理性能,钢板系列冲击试验等做了较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并克服了生产该钢的难点,探讨出比较合理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成分优化(/%:0.35~0.46C,0.6~1.0Cr, 1.50~2.05Ni, 0.18~0.32Mo, 0.1V)、冶炼工艺(3 t VIM+ESR)以及热处理工艺(再次热处理工艺:850℃2 h水冷+590℃5 h水冷)的合理制定,获得了满足指标要求的紧固件用高强高韧SA-540合金钢材料。结果表明,为确保SA-540合金钢高温300℃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860 MPa,室温抗拉强度应控制在1150~1170 MPa,仅有20 MPa的强度范围。对于经850℃2 h淬火/水冷+560℃5 h回火/水冷调质处理后室温抗拉强度超标的紧固件,可再次通过重新淬火并提高回火热处理温度(850℃2 h淬火/水冷+590℃5 h回火/水冷)使合金钢拉伸性能满足指标要求。SA-540合金钢淬火后随回火的温度升高,呈现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增加的变化趋势。添加0.1%V的SA-540合金钢,可明显提高合金钢的强度和塑性指标,但低温冲击性能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杨海林  杨秀芹 《特殊钢》2005,26(3):48-50
在舞钢进行了82mm 厚14Cr1MoR(%:0. 15C,1.48Cr,0.57Mo)钢板的工业性热处理工艺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min速度加热,930℃奥氏体化2.4 min/mm,870℃水淬,680℃保温3.0 min/mm回火、 空冷、热处理后,钢的组织为索氏体,室温抗拉强度590~650 MPa,屈服强度445~485 MPa,延伸率27%~28%,断面收缩率73%~75%,20℃横向冲击功173~212 J,580℃co₂为295~330 MPa。钢板各部分性能均匀,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钛微合金化的355 MPa级低合金高强度钢为研究对象,将试验钢分别在830、800、750、700 ℃系列温度下终轧,研究了终轧温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伸长率和冲击性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Ar3温度附近终轧,钢板可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同终轧温度下钢板基体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在800 ℃终轧钢板晶粒最为均匀细小,830 ℃终轧钢板晶粒较800 ℃终轧相对粗大,750 ℃终轧钢板组织出现混晶现象,700 ℃终轧时,钢板晶粒已经拉长变形,一定程度上出现“纤维状铁素体”。充分细化晶粒可以减轻钢板中的带状组织。  相似文献   

16.
开发的SA-516 Gr65钢板(12.70 ~28.58 mm)(/%:0.13C,0.26Si,0.89Mn,0.006P,0.0007S,0.33Ni,0.062Alt)经150 t BOF-LF-RH-CC-TMCP流程生产.结果 表明,经880 ~910℃正火后钢板屈服强度344~417MPa,抗拉强度485...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易切削沉淀硬化不锈钢2Cr16Ni3Mo2CuN在退火状态下有优良的切削性能。研究了经过一级退火温度710~800℃和二级退火温度570~620℃处理后2Cr16Ni3Mo2CuN钢的布氏硬度(HB)值,以及1 050~1 085℃45 min油冷,-70℃2 h,150,170℃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710~740℃5 h空冷+620℃5 h空冷处理后,2Cr16Ni3Mo2CuN钢HB值在321以下;1 050~1 085℃淬火,150~200℃回火处理后,该钢强度极限σb≥1 520 MPa,δ5≥12%,冲击功AKU≥40 J。2Cr16Ni3Mo2CuN钢具有明显的二次硬化特征,二次硬化峰温度范围为480~520℃。  相似文献   

18.
高强度弹簧钢60SiCrV7 的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璐  惠卫军 《特殊钢》2005,26(4):49-51
试验研究了新型高强度弹簧钢60SiCrV7(%:0.54~0.65C,1.35~1.65Si,0.7~1.0Cr,0.1~0.2V)的淬、回火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最佳热处理工艺920℃油淬,430~450℃回火后,钢的抗拉强度为1750MPa,屈服强度1440MPa,冲击功9J,具有高的疲劳寿命,可以满足高强度弹簧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