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计算及生产厂的工艺查定数据,对变换气制碱与脱碳驰放气制碱的能耗作了对比分析,得出变换气制碱部份能耗略低于脱碳驰放气制碱,制铵(Ⅱ过程)部份及煅烧部份则高于驰放气制碱。若将纯碱生产和合成氨生产作为一个联合制碱的统一综合比较,变换气制碱能耗比驰放气制碱能耗低。同时指出提高变换气质量降低氨母液Ⅰ当量、重碱水份,可进一步降低变换气制碱的能耗;回收脱碳循环溶液能量、减少H_2、N_2气损失可降低驰放气制碱能耗。  相似文献   

2.
联合制碱法比氨碱法制得的重碱结晶粒度大约20μm,联合制碱法晶浆固液比25%左右,碳化取出液当量约为氨碱法的1.67倍;对联合制碱法碳化取出液设置增稠装置可以明显增加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讲述重碱晶浆稠厚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主要说明稠厚器的形式和特点,工艺尺寸设计方法,并举设计例。  相似文献   

3.
王全 《纯碱工业》2002,(4):3-6,12
简要回顾了联合制碱法制碱母液制备和精制的演变过程以及联碱产品质量历来比氨碱法差的历史根源。通过生产测定 ,分析了盐析结晶器溢流液夹带“逃晶”的技术原因和设计母液Ⅱ沉降槽代替现行母液Ⅱ桶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联合制碱法母液精制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基础 ,介绍了三种原料盐生产的母液Ⅱ低温净化过滤现场试验的主要结果 ,提出了生产应用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40kt/a联合制碱工程正陆续投产,为了使各兄弟单位在试生产当中,能连续、稳定、长周期经济运转,少走弯路、多出肥,碱,早日达到设计能力,很有必要就联碱母液平衡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联碱理论与实际肥碱比的确定联合制碱的理论肥,碱比是根据联碱化学反应方程式得来的。  相似文献   

5.
王全 《纯碱工业》1997,(5):1-4,15
剖析了联合制碱法纯碱产品杂质含量高的原因和现行联合制碱生产氨母液Ⅱ制备工艺的缺点,向读者介绍联合制碱法母液两级澄清精制氨母液Ⅱ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联合制碱法是我国独特的制碱工艺,纯碱与氯化铵同为联合制碱法的产品。小联碱农业氯化铵,作为肥料,具有一定的效果。我部于1979年首次发布了小联碱农业氯化铵部标准(HGl—867—79)。 10余年来,小联碱生产厂的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经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小联碱  相似文献   

7.
从联合制碱的发展历程入手,指出我国的联合制碱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基于此,针对联合制碱的工艺过程,提出了自动控制系统在联合制碱过程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采用软测量和智能控制技术来计算控制回路给定值,从而使联合制碱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全 《纯碱工业》1996,(1):24-27
本文从工艺、设备和操作控制方面阐述了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纯碱生产碳酸化重碱结晶过程及其设备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纯碱工业》1998,(1):51-57
联碱法碳酸钠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原盐、氨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联产碳酸钠和氯化铵的冷法联合制碱(以下简称联碱)碳酸钠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联碱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2引用标准GB210工业碳酸...  相似文献   

10.
从联合制碱生产侧面分析和评论三聚氰胺与联合制碱现状,提出一个安全设计的联产比。内容包括:三聚氰胺联产母液吸氨的化学反应、母液Ⅱ吸收三胺尾气的碳酸化过程和联产比的限制,作者希望对近年三聚氰胺与联合制碱联产中的某些不正常情况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