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祥镇  刘猛 《人民长江》2009,40(12):34-35
通过上海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处理软基的工程施工实例,介绍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效果检测及安全管理措施等。检测结果表明:该工程选用多型号柴油桩锤打桩机以桩送桩形式进行PHC桩沉桩施工加固处理沙滩软弱地基是成功的。PHC桩施工完整性好,地基处理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桩型,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造价较低、桩身强度高、穿透力强等优点,而其静压法沉桩工艺,施工方便、速度快、工期短、场地清洁、低噪音、无污染、经济环保、成桩质量高,因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静压法施工,在我国广大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而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桩)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快、造价低、检测方便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港口码头等工程。采用PHC桩作为建筑物基础,可充分发挥其强度高的特点,从而提高基础的承载力。介绍彭家湾泵站和水闸工程中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及PHC桩的设计和主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控法对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设计及施工进行指导,对哈尔滨区域性PHC桩基单桩竖向承载力、桩身结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问题给出了理论值;分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基础结构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炼厂工程软弱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开展了PHC管桩的现场试验,完成了PHC管桩施工后的低应变、高应变动力测试及单桩水平、抗压静载荷试验。基于低、高应变测试结果分析了桩身质量及完整性;以高应变测试和静载荷试验结果验证了单桩承载能力;对不同桩径的PHC管桩经济性做了比较分析。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PHC管桩单桩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PHC管桩桩径为400 mm时,桩长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桩径为500 mm或600 mm时,桩长影响较小;同一桩长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随桩径增大而增大,不同桩长的增大形式存在差异;灌芯桩比不灌芯桩单桩水平承载力提高50%以上;从经济角度考虑,抗压PHC管桩首选500,桩端持力层选择强风化-中风化泥岩或全风化-中风化砂岩为宜。   相似文献   

6.
1概况 从《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33/1016-2004),对管桩的勘察、设计、施工及质检等技术工作规范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高强预应力管桩(PHC)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单桩承载力高,相应单桩承载力的造价较低;  相似文献   

7.
《治淮》2021,(7)
PHC管桩为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方法简单、强度高、稳定性好、污染较少、造价相对经济等优势,在水利工程中PHC管桩常用于重要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基础中。本文介绍PHC管桩在某泵站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简述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成桩后承载力检测结果,验证PHC管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
<正>一、工程概况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校区设计资料11#学生食堂基础采用Ф400*95mm AB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因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静压桩机的荷载,采用锤击压桩方案施工;20#宿舍3基础为φ400PHC(95)AB型预应力管桩,21#宿舍4基础为500PHC(100)AB型管桩,地质条件相对较好,采用静力压桩方案施工。设计桩长15m,共845根,桩长共约12675延米。  相似文献   

9.
螺锁式连接预应力混凝土异型管桩的应用分为单桩、单桩与柔性桩相结合形成复合桩2种形式,因该桩型桩身截面不均且接桩采用机械连接存在明显接缝,复合桩中的柔性桩对桩身阻抗亦存在影响,采用传统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存在一定的局限。为准确检测该桩型的桩身完整性,结合施工工艺及场地环境对桩身完整性的影响,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普测,分析单桩和复合桩的低应变实测信号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用孔内摄像法及静载法进行验证,研究总结出该桩型科学有效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为其质量验收和评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平荷载作用下PHC管桩的工作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水平荷载现场试验,分析了PHC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提出了桩的合理的临界承载力。通过有限元软件ADNIA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桩身的变形、应力应变分布问题及裂缝分布问题,探讨了管桩直径、壁厚、桩侧土体模量等参数对桩的工作性状的影响;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上吻合。  相似文献   

11.
PHC管桩复合地基在引黄闸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河治理工程中,常见基础处理方式有水泥土搅拌桩、CFG桩、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钢筋混凝土桩基等。基于某引黄闸工程区沙壤土、细沙质基础、高地下水条件,引入高强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复合地基基础处理方式,并提出了管桩帽桩新型处理方式。经桩基检测及工程运行验证,基础处理效果满足水闸设计及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2.
蔡美拱 《中华建设》2023,(10):70-72
<正>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PHC)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优势在于单桩承载力大、质量可靠、施工期间噪声小、振动小,有助于控制工程造价。当前可作为土层填充物结合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技术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明确施工流程做到规范施工,由此为后续工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施工主要内容入手,讨论PHC桩成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最后提出施工质量控制重难点,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13.
PHC管桩是一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预制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质量稳定可靠、应用范围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也具有抗水平力差、土方开挖时易损坏等缺点。珠海十字门会展商务组团一期工程紧邻珠江入海口,  相似文献   

14.
结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工公寓基础工程中静压PHC管桩的施工实例,通过对施工现场静荷载试验与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数据分析,确定了PHC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沉降量变形,并通过低应变检测分析了桩身完整性,不仅为静压PHC管桩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一定依据,而且为相似工程的施工试桩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PHC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型,具有很多优点:工厂化成品,桩身质量可靠,造价较低,品种规格多,适合不同要求,运输方便,接桩快捷,功效高,可静压法施工,对环境影响小,承载力有把握等。近年来PHC管桩在我国多地区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行业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未来几年PHC管桩发展还将会继续大步前进,应用地区和领域继续扩大。文中重点研究了PHC管桩在高灵敏土地区施工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强预应力管桩是一种新型的预制桩,本文主要介绍了静压预应力高强管桩施工前,应根据其特点对材料、设备、施工过程制定质量控制措施,使桩基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省内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的混凝土纵向围堰基础处理方式为例,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要求、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并利用低应变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等检测方法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CFG桩的桩身完整性良好,单桩竖向承载力及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复合地基沉降量均匀,地基承载效果良好,试验结果可为混凝土围堰基础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普通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变形延性差和水平承载力低的现状,创新研发了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通过3种常用桩型6根管桩足尺度试件的抗剪性能试验,对比研究了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与普通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在抗剪承载力、变形延性、破坏特征及裂缝开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以钢绞线替代钢棒作为主筋可以有效提高管桩受剪状态下的变形延性和极限承载力;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试件裂缝开展更为密集均匀,竖向裂缝的长度较短,横向分叉较多;普通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管桩试件均以预应力钢棒拉断破坏,而预应力钢绞线超高强混凝土管桩试件均以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抗剪破坏滞后于抗弯破坏。  相似文献   

19.
广州小虎岛防洪排涝工程沙多玛泵闸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有关工艺流程、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广州软土地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是软土分布地区采用的重要桩型。通过对佛山市禅城地区某地块的工程桩进行了动力(高应变法)和静力(静载荷试验)测试,对比分析了PHC桩的动静两种测方法的单桩承载力、动静参数相互关系和测试误差。试验研究表明,动静两种测试方法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相对误差为7.1% ~25.2%。Capwap法的计算精度主要受桩土力学模型、桩土作用体系、岩土阻力的激发程度、拟合参数的选择等因素影响,合理的参数选择可有效提高该方法的精度。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的特征曲线分析,建立了弹性模量与应变的经验公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管桩设计和桩基动静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