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在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级的护理专业12个班1215名学生按照统计学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个班615人,对照组6个班600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实验组采用"传统+微课"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然后对两组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的标本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实验结束后,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对1 215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结果微课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结论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适应新媒体形势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究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在中医类专业“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2017级中医类专业班级。传统教学手段应用于对照组,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期末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及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在“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中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必要性,浅析"翻转课堂"背景下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探索和实践。方法 2015级护理学本科专业5班50人为试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6班为对照班5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班考试成绩为(57.78±14.41)分,与对照班(48.02±14.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班问卷调查结果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人体解剖学"翻转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可取得较传统教学法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时间、场地更灵活,可以应用于护理学本科及其它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黄灵钏 《解剖学研究》2009,31(5):397-398
目的对函授《人体解剖学》"面导式"教学在成人卫生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89.87%的同学认为"面导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结论"面导式"教学在成人卫生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不但可行,而且效果显著,已在本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富媒体导课(Rich-media Based Lead-in,R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RBL教学法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课程部分章节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结果显示,RBL教学法可提升学生对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结果表明,R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58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60名学生为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结课后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和统一命题考试来评价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统一命题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38,P〈0.001)。结论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但也存在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深学生对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中血吸虫病内容的理解,探索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建立血吸虫病动物模型,设计规范的教学内容,充分合理使用动物模型资源,在实习课堂上对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主要发育阶段、寄生特征、小鼠血吸虫病模型的症状、重要脏器的病变特点和病理变化一一进行展示和解读,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动物模型来弥补理论课堂上抽象教学的不足,建立学生对血吸虫病的系统性认识,从而提升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医学基础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联合护理学院对护理解剖学教学方法实施改革.方法 随机选取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4个班作为试验组,结合临床护理模块化训练进行护理解剖学教学;另外4个班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两组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迟到率、早退率和缺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授课的满意度和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临床护理模块化训练实施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技术基础。改革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自主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两届247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5名,对照组12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提示型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自主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主型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动物寄生虫病学》网络教学平台,初步应用于教学,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课程网络平台,网络平台设计时坚持自主性、开放性、双向互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平台包括课程概况、师资队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研究、学科建设、试题试卷、答疑系统、相关链接、最新动态等模块以及相应的子栏目。选择一个班级进行教学应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效果反馈,并通过与上一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和学生评教得分进一步比较教学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了初步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结论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课程初步成为了一门有自身特色、教学内容新颖生动、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进、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提升了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o compare, using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three methods of teaching a medical school parasitology course: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instruction, and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based and lecture-based instruction. METHOD: A single class of the University of Utah School of Medicine was randomized into three study groups for the second-year parasitology course. The computer group (n = 29) used a locally developed interactive parasitology computer program; the lecture group (n = 32) had traditional lectures, and the combined group (n = 33) used both the computer program and lectures. Students' knowledge was assessed using a pretest, a final examination, and a posttest administered four months after the course. Students also used logs to track the amounts of time they spent studying. Their impressions and course evaluation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standardized course-evaluation form. RESULTS: The groups' scores on the pretest, final examination, and posttes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tudents in the computer group averaged 26.8 hours of studying over the two-week course compared with 32.1 hours in the lecture group and 32.7 hours in the combined group. The difference in study times between the computer and combined groups yielded a significant p value of 0.036. Students were generally positive about the course and the computer program. CONCLUSION: Students can learn parasitology from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as effectively as from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y can do so in less time.  相似文献   

13.
高杰  胡蓉  李红  苏敏 《解剖学报》2019,50(5):667-671
目的 探讨雨课堂在医学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适用性及其效果分析。 方法 将2017级126名学生随机分为雨课堂教学组(n=63)与传统教学组(n=63),两组学生分别在组织学实验课中实施传统教学和雨课堂教学,并对两组的学生从问卷调查、切片考核和理论考核3方面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雨课堂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进行比较,大部分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表示满意,切片和理论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雨课堂适用于组织学实验课程教学,可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潍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为研究对象,两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取“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的模式,对照班全程采取传统授课方式。教学结束后通过考试及调查问卷等方法,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主观题得分、总成绩、期中测验成绩、平时成绩及最终学习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具有较大启发。  相似文献   

15.
刘悦 《医学信息》2019,(4):179-181185
目的 探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 以我校护理专业2016级学生为对照组、2017级学生为实验组。基于蓝墨云班课对《急危重症护理》课程在课前预习、课堂测验、小组讨论、实训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评价教学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教学方法模块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间衔接得当”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条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教学过程模块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及时解惑,学生收获较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课堂氛围模块中“课堂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形象生动,吸引学生兴趣”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教学效果模块中的所有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蓝墨云班课应用于课程教学很感兴趣,且此方法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课后实时互动等。结论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改革研究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更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数码互动系统是显微镜与计算机结合的产物。本校形态学实验中心新建的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善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品质的效果,为同类高校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将选修心理健康课程的116名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级、相似专业的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7周(1.5小时/周)的教学干预,对照组被试不接受任何处理。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品质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前测的各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后测SCL-90总分及除偏执外的其它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85~-1.99,P0.05),而好学、社会智力、勇敢、自控和感恩等心理品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50~4.79,P0.05);实验组后测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t=2.03~3.39,P0.05),而心理品质得分显著高于前测(t=-2.74~2.03,P0.05);对照组后测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心理品质得分与前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能够减少心理困扰程度,还可以提高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SCL)"教学理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2019级118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人体寄生虫学开课前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学情的基线调查;在随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绘制;课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采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的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其学习的逻辑思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论思维导图的应用可有效践行SCL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医用物理中的教学效果,为今后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本院2010级医学影像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两个本科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部分授课内容采用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教学,对照班的全部内容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利用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础知识部分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班同学总成绩及综合应用分数都高于对照班,两教学班学习成绩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同学的的大部分能力,例如PPT课件制作技能、信息技术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结论: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医用物理教学的学习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医用物理学作为医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培养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医用物理实验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使学生掌握学习医学所必需的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本文论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特点,并以"非正常眼的模拟与矫正"实验为例,说明了该模式在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实验班比对照班理论成绩有了一定提高(P〈0.05),操作成绩提高很大(P〈0.01)。表明该模式应用于医用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积极作用。提出了实施过程需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其它学科运用该模式提供了借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