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百鹰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4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百鹰汤组(Ⅰ),单用干扰素组(Ⅱ)和百鹰汤合用干扰素组(Ⅲ),连续用药90d,于用药后检查HBV标记物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Ⅲ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高于Ⅰ组或Ⅱ组,Ⅲ组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作用强于Ⅱ组。Ⅰ组降低ALT和AST的作用也强于Ⅱ组。结论 百鹰汤可提高干扰素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并可改善肝功能,百鹰汤合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高于单用干扰素。  相似文献   

2.
乙肝汤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自拟乙肝汤为主方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45例,随机选取15例为干扰素对照组,30例依据中医辨证,以自拟乙肝汤进行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对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较稳定持久。结论: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脉汤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总进行随机、单盲和前瞻性对照研究,随机将患分为口服心脉汤煎液组(治疗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30例);所有患均服药4周。结果:各组用药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心脉汤煎液在临床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该方对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及血流变等均有明显改善,为心脉汤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观察益肝汤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 ,治疗组 4 0例 ,益肝汤口服联合胸腺肽静滴 ;对照组 36例胸腺肽静滴 ,疗程均为 3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及乙肝血清标志物转换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益肝汤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强肝汤和恩替卡伟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结论:治疗组两者联合应用在肝功复常、临床症状改善、抗乙肝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益肝解毒汤,对照组31例给予保肝治疗,治疗前后观测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转阴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HBeAg、抗-HBc转阴率分别为64.29%和26.79%,其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剑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6):1271-1272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应用健脾化湿汤结合常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肝泰乐、维生素结合常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症状、体征,检测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总胆红素(S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酸(HBV—DNA)。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ALT、AST、SB降低,白蛋白(ALb)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或0.01);HBsAg、HBeAg的转阴率较对照组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化湿汤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芩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黄芩苷片每次0.75g,每日3次口服,联合苦参素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2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另外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苦参素胶囊治疗,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26周为一个疗程,对照观察疗效。结果黄芩苷联合苦参素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降低ALT、AST、γ-GT、T.Bi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黄芩苷联合苦参素具有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茵陈白术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茵陈白术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茵陈白术汤联合阿德福韦酯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且疗效显著,联合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肝炎灵汤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 按中西医诊断标准选择病例,共观察125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肝胆瘀热、肝郁脾虚型患者,治疗组(加用肝炎灵汤)75例,对照组50例.结果 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该汤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疗效确切,有明显的保肝、降酶、利胆、退黄作用;有较好的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毒复肝3号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以维生素C、肝泰乐为基础治疗,治疗组86例加服“抗毒复肝3号方”,每天1剂;对照组32例加服益肝灵片和护肝片。结果:治疗组临床基本治愈率2 7 91% ,对照组6 2 5 % ,两组比较,P <0 0 1;治疗组总有效率95 35 % ,对照组81 2 5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率91 0 7% ,对照组6 7 2 9% ;肝功能主要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抗毒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临床意义,疗效优于益肝灵片加护肝片  相似文献   

12.
温阳祛瘀化痰方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轻度黄疸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温阳祛瘀化痰方药在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轻度黄疸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单盲,随机,对照等原则进行分组,治疗组32例采用温阳祛瘀化痰方,对照组30例采用凉血活血方,疗程均为12周,结果:在退黄效果和临床症状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胆红素数值变化在治疗8周后有显性差异,在治疗12周后差异更,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因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而中断试验。结论:温阳祛瘀化痰法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轻度黄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商品名为阿拓莫兰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5 0 5例慢性乙型肝炎按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型 ,各型分别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治疗组 2 6 0例 (轻度 4 6例 ,中度 15 8例 ,重度 5 6例 ) ,对照组 2 4 5例 (轻度 4 2例 ,中度 15 0例 ,重度 5 3例 )。对照组采用B族维生素 ,维生素C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肌苷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 12 0 0mg静脉滴注 ,每日 1次治疗。疗程 30天。观察症状、体征及治疗前后监测肝功指标。结果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 (P<0 .0 0 1,P <0 .0 0 1) ;治疗有效率也较对照组高 (P <0 .0 0 5 ,P <0 .0 2 5 )。结论 :阿拓莫兰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能维护肝细胞膜稳定性 ,可作为病毒性肝炎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4.
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旺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21-21,4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单纯服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组6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服用阿德福韦酯片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和病毒标志物指标有明显改善,近期及远期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提高疗效,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5.
李继昌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55-1457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应用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肝功能、HBVM、HBV DNA等指标。结果:替诺福韦治疗组的临床好转率、ALT及TBil复常率、HBV DNA及HBeAg阴转率和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自拟四七汤加减治疗慢性咽喉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四七汤加减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咽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草珊瑚含片和超短波治疗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四七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七汤加减治法治疗慢性咽喉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肝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感染科诊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2组均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服用补肝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CD4~+、CD3~+、CD8~+以及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蛋白肽以及Ⅳ型胶原等肝纤维化指标,并比较2组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血清肝纤维化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肝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对抗肝纤维化,促进HBeAg、HBV-DNA转阴,其机制与补肝汤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7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冬氨酸转氨酶(AST),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改善肝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菊娥 《华夏医学》2005,18(1):21-22
目的 :观察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 0例 ,治疗组在常规护肝、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 ,疗程均为 4周。观察其临床症状、黄疸指数 (TBil)、谷丙转氨酶 (AL T)、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 B)、球蛋白 (GL B)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P<0 .0 5 ) ,肝功能指数 AL T、AST、TBil两组有显著差异 ,P<0 .0 0 1和 P<0 .0 5。结论 :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柔肝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以柔肝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E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阴转率未见显著差别(P〉0.05),但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P值均小于0.01,有统计学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柔肝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控制总体效果好于单纯应用拉米夫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