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病例]男,43岁.因右胫骨上端后侧肿物,致下蹲受限且疼痛明显,于2002年3月6日来我院就诊.右胫骨中上段包括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右胫骨上端后侧骨旁见一约5.0 cm×4.5 cm的块影,呈椭圆形,边缘不光滑,轮廓较清楚,其中见有不规则钙化,其下有一短蒂,邻近骨皮质有浅压迹,未见骨膜反应.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1岁。因右小腿上端近膝关节处疼痛2个月就诊。查体:右小腿上端前侧有压痛、叩击痛,无肿胀,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X线摄片示,右胫骨上端距膝关节约2cm处有数个大小不等的卵圆形透亮区,最大的一个约1.5cm×1.0cm,纵轴与胫骨纵轴一致,边界清楚,骨干略膨胀,皮质变薄,未见骨膜反应。X线报告为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诊断:穴右胫骨雪纤维结构不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但于术后3个月复查时,自述右踝关节稍上方近期隐痛,X线摄片示胫骨下端近踝关节约2cm处也有类似上端的卵圆形透亮区,范围更大,结合临床,X线报告为:右胫骨纤维结构…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48岁.因右小腿肿痛1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碰伤右小腿,肿痛,几日后减轻.近2月来出现持续性隐痛.久站或走路过多后疼痛加剧,夜间尤甚.曾在外院摄X线片提示右胫骨低毒性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右小腿中下段肿胀,皮温略高,压痛.X线片显示右胫骨硬化性骨髓炎.入院后行胫骨开窗带蒂肌瓣移植术.术中将骨膜"工"字形切开并剥离,见胫骨中下段梭形增生,骨皮质明显增厚,变硬.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骨挫伤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骨挫伤部位为单纯胫骨上端12例,单纯股骨下端7例,单纯腓骨上端2例,单纯髌骨1例,8例为股骨下端、髌骨、胫骨上端或腓骨上端2处以上骨挫伤。结论:膝关节是骨挫伤的好发部位;X线平片、CT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有限。低场强四肢关节MR对骨挫伤检出率较高,并可观察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为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岁,营养状况一般,平素身体亚健康,双下肢“O”型腿伴不等长。左下肢比右下肢短2.5cm,因行走不便摔伤右下肢来我院就诊,拍摄右侧股骨、胫骨X线片,发现右股骨大粗隆、股骨头颈部、股骨上端干骺端、骺端、下端干骺端、骺端骨中心内有大面积沙粒钙化点。边缘较整齐.周围皮肤较薄等异常现象,后又分别给患者拍摄左侧股骨、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0岁。入院三个月前因行走时感右膝关节疼痛不适、局部肿胀,在当地医院拟诊为“关节炎”接受中药、理疗及针灸等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胸腹部检查无异常。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右股骨下端偏内侧、胫骨上端偏外侧触痛。右膝关节较左侧增粗,局部皮温略高。ESR、AKP、血磷、血钙均正常。 X线所见:右股骨远端见-6×9cm大小之骨质破坏区,骨皮质受累变薄,呈囊性膨胀性改变;右胫骨平台外侧亦见—3.5×4.5cm大小的囊状骨密度减低区,呈偏心性生长。以上病变区境界清楚,周围无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0岁.1993年8月.因头痛,头晕,有时恶心5年余而来医院就诊.自述右胫骨近端可触及质地较硬的肿物.查局部软组织无红肿、疼痛,浅表静脉无怒张.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位自如,神清合作.体温36.5℃.脉膊72次/分.血压15/10kPa.心肺听诊无异常改变.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右膝关节 X 线正侧位平片所见:右胫骨干骺端前外侧可见一背离关节生长的骨性肿物,基底部呈蒂状,窟体内见有骨小梁与骨相连.X 线诊断为右胫骨骨软骨瘤.头部 CTOM 线冠状面平扫:右侧鞍旁蝶骨上可见一向上突起的高密度肿物,肿物大小约为3.4cm×4.2cm,边缘清晰而不甚规则,呈菜花状凸起.改  相似文献   

8.
刘某,女,44岁,家住四川省新都县天远乡七大四队,患者于1995年6月9日求诊时自诉:于4月前因车祸致伤右小腿,小腿部剧烈肿胀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即到当地某医院就诊,经X线片示:右胫骨多段骨折,收入住院治疗。给以闭合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固定,经X线片示:右胫骨下1/3骨折处仍无骨痂生长。故转来我院诊治。 入院后将管型石膏拆除,查右小腿下段骨折处仍有压痛、小腿纵向叩击痛,骨传导  相似文献   

9.
骨内脂肪瘤非常罕见,目前国内仅见5例报告。我们遇一例,已经病理证实,为国内年龄最小病例。特报告如下:伍××,男,13岁。因无意中发现右膝部肿块1月余,于1983年6月30日入院。一月前因长途步行后无意发现右膝部有一肿块、局部无红、热及疼痛不适,以后肿块似有增大但仍无疼痛。既往无外伤史。体检:右大腿内下方、小腿内上方可扪到明显骨隆起、表面锐利。小腿上端外后方可扪到锤状肿块约4×5cm、较硬。肿块都无明显压痛,无红、热。右膝关节功能正常,余(一)。X 片示:右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质突出呈刺状改变,基底较宽。腓骨小头见2.5×4cm 向后外侧突出膨大的多房性透亮区,与正常骨结构界限清楚,无骨膜增生及软组织肿胀。临床诊断:1、右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外生性骨疣。2、右腓骨小头骨巨细胞瘤。7月8日行腓骨小头切除术。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0.
病史摘要:患者男,30岁,左膝关节不适,关节下方疼痛2年左右;近2月疼痛加剧。骨科检查:左胫骨上端近关节处压痛明显,局部稍有肿胀,浮膑试验(-)。X线读片:左膝关节正、侧、斜位片(见插页图)。左胫骨顶端偏于外側,见一3.7×2.8cm大小的骨质脓坏区,内无钙化影,可见粗条状骨嵴,破坏区略呈膨胀改变,边缘连接光整,骨皮质变薄,部份可见硬化带,与正常的骨组织有明显的境界,周围无骨膜反应,软组织不肿胀,膝关节间隙及边缘正常。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55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髋部疼痛,近日疼痛进行性加重。体检:跛行步态,右髋部外侧局部叩击痛,无红肿,皮温正常,右髋关节活动尚好。X线片示:右侧股骨粗隆间可见多囊样密度减低区,大小约4.4 cm×4.8 cm,内见残留骨嵴,无硬化边,略膨胀,内后侧皮质不连续,髋关节间隙未见异常。CT示:右侧股骨上段髓质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后方骨折骨折线隐匿,骨折端冠状劈裂、塌陷在传统X平片上难以发现,而此类型骨折Schatzker六种分型中并未提及,且此处骨折周围血管神经分布较为密集,传统手术入路对后侧骨块显露、复位较困难。近年来国内学者提出[1]运用CT断层扫描技术,对胫骨平台进行"三柱"分型,并能对治疗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运用后方腘窝切口能在直视下对胫骨平台后方骨折块进行解剖复位,治疗效果满意[2]。我院采用腘窝后侧入路或后方腘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1岁。4年前因跌倒右小腿疼痛,于当地医院摄X 片诊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予以手术刮除。一年前右小腿有一包块,无痛,来我院就诊。体检:右胫骨中上1/3前方见骨性突起,无叩压痛,无破溃,两下肢等长,活动好,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9g/L,白细胞6.2×10~9/L,中性60%,淋巴40%,血沉6mm/小时,AKP266.8单位,肝肾功正常,临床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x 线表现:右胫骨中上部及腓骨中下部骨皮质内见多个囊状透亮区,骨皮质膨胀,变薄,囊内密度减低,囊壁光滑,有明显边缘硬化。x 线印象:非骨化性纤维瘤(附图)手术所见:胫骨中上段两处局限性向前凸起,约2×2及2.5×2.5cm~2大小,表面骨皮质尚正常,切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新兵的门诊过程中,先后发现军事训练引发的胫骨前缘肿痛,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特点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主诉小腿胫骨前缘肿痛,跑步后疼痛明显加重。检查胫骨中段前缘有局部肿胀,且压痛,其中10例的双小腿均有此病变,单侧(左或右)病变者12例。1.2 X线检查 本组患者中行X线片检查者8例,其中2例示有胫骨中段微小骨裂,周围有少许骨痂和骨膜反应;6例示胫骨中段前缘皮质毛糙增厚,骨膜反应。2 治疗 均采用休息、理疗、局部涂擦红花油或双氯芬酸钠凝胶等。3 结果 均痊愈。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996年 12月~ 2 0 0 1年 3月确诊为胫骨疲劳骨折 5 6例 ,现将X线片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5 6例 ,为当年入伍男战士 ,年龄17~ 2 2岁。以小腿中上段肿胀、疼痛不适就诊。有明显外伤史 2 1例 ,无明显外伤史 35例。骨折发生于胫骨中上段 39例 ,胫骨中段 16例 ,胫骨下段 1例。1.2 X线片表现 胫骨中上 1/ 3后侧或胫骨中段可见骨折线、骨膜增生或骨质密度增高 :①线形骨折 :为横形或斜形不规则的密度减低线 ,骨纹理中断 ,无移位及成角现象 ,也可仅为骨皮质不连续。②骨质密度局限性增高 ,可伴骨膜增生 ,呈平行…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5岁,因左小腿间歇性隐痛10余天而来院就诊。体检:发育营养中等。左小腿中段前侧轻度隆起,范围约4cm×10cm,边界不清,质硬,有轻压痛,不活动,无波动感,表面皮肤无红肿。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X线检查:胫骨骨干轻度前弓,骨皮质增厚,于前侧骨皮质内见2个分别是1cm×1.3cm和1cm×1.7cm大的椭圆形骨皮质破坏区,沿骨长轴呈偏心性生长,轻度膨胀,表面骨皮质变薄,边缘轮廊清楚,其内无结构,胫骨远段后侧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16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16例均获6~2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SS评分标准:优13例,良3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 后侧入路较前侧入路能更充分地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并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并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部分临床因素。方法2003年1~7月采用关节镜并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骨性关节炎患者35例(42膝)。拍摄患膝站立负重位的X线片,对比观察术前和术后X线片的股骨胫骨角的改变。随访手术效果,HS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2年,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站立负重位X线片股骨胫骨角术后较术前减少[(171.8±2.59)度比(189.2±4.22)度],膝内翻畸形得到矫正。手术优良率为98%。结论关节镜清理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使用可提高对膝内翻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患者女,49岁,农民。两年前开始右小腿酸痛,尤以行走时为著,起病2月后,发现右膝下外侧有青果样硬块,指压之感闷胀酸痛,以后硬块逐渐增大,酸痛亦渐加重。一年后症状加剧,体瘦无力,饭量锐减,由于右小腿疼痛剧烈而入院诊治。体检:慢性病容,右下肢膝关节下方胫骨前有11×18×4cm硬块,表面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固定,无明显界限,表面无红热,指压有胀痛,右膝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康华氏反应阳性。X线片示右胫骨上端干骺端内侧有骨质糜烂,骨膜呈不规则增生,软组织肿胀,肌间隙紊乱不清。周围骨质未见影响。(附图见插页) 读片讨论首先考虑为原发性的恶性肿瘤。虽说化验检查康华氏反应为阳性,但从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某部在新兵中诉腿肿痛者较多,经X线摄片证实有胫骨疲劳性骨膜炎者95例。此类患者,易发生骨折,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2例为1996年度新兵,53例为1997年度新兵。入伍第1个月者35例,第2个月者32例,第3个月者28例,X线片发现病变者占就诊人数的91%,占新兵数的5%。本组患者均摄有单侧或双侧正侧位X线片。疲劳性骨膜炎均发生在胫骨骨干部,且骨干中部居多,单侧者26例,双侧者69例,其中3例的小腿在同一胫骨内有两处骨膜炎症反应,病变长度为4~9cm。胫骨骨膜炎均发生胫骨骨干的内、外、后方。1.2 X线表现 ①平行型骨膜反应98例,其中74例胫骨骨膜和骨皮质之间有清楚的分界线;②胫骨骨膜和骨皮质之间界线模糊者35例;③丘状骨膜反应19例,骨膜反应较局限,外缘清楚,呈山嵴状;④分层状骨膜反应12例,骨膜分层与骨皮质间有通亮的线影间隔,外缘规则;⑤胫骨骨膜炎并发骨折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