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姜太公将钓鱼作为养生之术,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儿便持竿傍溪,静观天水一色。钓鱼实为形式,他那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正说明了他"钓鱼是假,赏鱼是真"的淡泊利禄养生观。祖国医学认为,长时间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动静结合,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2.
海钓     
我从去年开始跟着友人去海边钓鱼,如今一年多了。我不仅迷上了钓鱼,而且深深感到大海能陶冶人的情操,钓鱼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钓鱼对于人的心理状态的改变,胜过灵丹妙药。 六年前,我因病染上了失眠症,吃过多种安眠药,当时虽有效,时间一长,就不起作  相似文献   

3.
幽默12则     
若水 《长寿》2007,(7):63-63
钓鱼在一个精神病院中,一病人成天对着空鱼缸钓鱼,该病人的主治医生也习以为常。有一天医生去探望病人时,看到该病人又拿着钓竿在钓鱼,不禁好心地问:“今天钓了多少呀!”  相似文献   

4.
钓鱼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有情趣的休闲方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用鱼饵,不求收获,要的只是那种意境。我的身边有许多钓鱼爱好者,经常听他们说钓鱼的乐趣。有次,朋友告诉我,钓鱼也很邪乎,明明感觉是个钓鱼的好天气,可鱼儿就是不上钩;会钓鱼的不一定能钓得上鱼,不会钓鱼的偏偏钓大鱼。其实,面对不同的理想,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现实,我们每天都痛苦地做着不同的割舍,不同的选择。一次次放下,又一次次举起,生命就在这简单的一次次放下、举起中消磨了热情活力,褪尽了生机盎然的鲜艳色彩,而涂抹上灰色的保护层,一任那厚厚的保护层下汹涌澎湃,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5.
钓鱼降血压     
王伟 《长寿》2012,(11):35
我今年70多岁了,患有轻度高血压。医生说这与我急躁的性格有关系,建议我经常出去钓钓鱼。儿子为此专门给我置办了一套钓鱼装备,还帮我在网上联系了几位钓友。第一次跟着钓友去河边钓鱼,不知是鱼儿欺生还是选的位置不对,只看别人一会上来一条,我的鱼竿却总也不见动静。但随着钓鱼次数的增多,我慢慢地从钓鱼  相似文献   

6.
老伴儿年轻时就喜欢钓鱼,见到有水的地方就会找根竹竿、绑条线,再找个针什么的做个鱼钩,应该说是克难钓鱼,也钓得乐趣无穷.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钓鱼?”他回答说:“喜欢是没有理由的.”到台湾之后,钓鱼的器具多了起来,钓鱼的领域也从溪、河、池、湖,钓到了大海.每到假日,三五同好一吆喝,八里、淡水、八斗子,不论鱼篓空空还是满满,都晒得全身通红,尽兴而归.  相似文献   

7.
刘湘钰 《家庭医生》2021,(16):50-51
最近,抖音上有个"黑坑钓鱼盘老板"系列视频非常火. 大致剧情都一样:大佬到收费的鱼塘钓鱼,鱼一条条上钩,不仅挣回门票钱,还能赚几千块,简直把鱼塘塘主钓哭了. 扮猪吃老虎的套路和钓起满满一筐鱼的成就感,吸引眼球无数. 甚至,有不少年轻人沉迷其中,晚上看钓鱼大佬在线下钩,隔天醒来,竞有立刻购买全套渔具、去野外钓上一整天的冲动. 钓鱼,究竟有什么魅力,让钓鱼的人和围观者都如此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8.
冯骥才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 冯骥才是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作家,闲暇时光喜爱绘画、收藏、钓鱼、看球赛等,这些有趣的爱好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欢乐.冯骥才喜欢钓鱼已有多年,尽管写作计划很多,常常夜以继日地爬格子,但钓鱼的雅好他始终保持着,使他感到钓鱼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愉快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姜太公将钓鱼作为养生之术,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儿便持竿傍溪,静观天水一色。钓鱼实为形式,他那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正说明了他“钓鱼是假,赏鱼是真”的淡泊利禄养生观。祖国医学认为,长时间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动静结合,天人合一,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钓鱼时要求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置身于此,种种杂念均弃于九霄云外,对提高人的视觉敏感和头脑反应的灵敏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垂钓乐     
儿时钓鱼,简单容易,只要砍一根两、三米长的小竹子,劈去小枝,用一根与竹竿长度相当的细麻白线系在竹尾,另一端绑上钓钩,挖来蚯蚓当饵料,就可以到河边钓鱼了。虽然三番五次地钓不到鱼,但还是总想扛着鱼竿往河岸边跑。偶尔钓上一尾被大人们挖苦是"填牙缝也填不满"的小鱼儿,真是高兴得忘乎所以!那才真正是一种纯粹的乐趣。我真正学钓鱼,把钓鱼当"正事",并得到乐趣,是退休以  相似文献   

11.
钓鱼 这个钓鱼是一种游戏,可练习上肢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用木头、硬纸或塑料制咸鱼的形状,在鱼背上固定一个铁环,直径在2厘米左右,用一根30厘米长的木棍作为鱼竿,在木棍的一端系一根小线(长度为30厘米--40厘米),在小线的另一端系一个铁钩,就可以钓鱼了.鱼的色彩要鲜艳、美丽.钓鱼的难度可通过鱼背上铁环的大小和钓鱼线的长短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2.
钓鱼     
“吃鱼哪有钓鱼乐,乐在其中无法说。”节假日,约上几位知心朋友,到江河湖海之滨钓鱼,实为人生一大乐趣。  相似文献   

13.
于晓洲 《长寿》2012,(7):64
【案例】前些日子,退休的刘某约几位老友一起到某钓鱼场钓鱼。垂钓过程中,因鱼杆触到鱼场上方的30千伏高压线,致使刘某当场被电击身亡。事后,刘妻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鱼池承包人钱某、区供电公司赔偿刘某因触电致死的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24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钓鱼场承包人钱某明知鱼场上空高压线会对垂钓  相似文献   

14.
正杨先生退休下来后,觉得时间很多,想到上班时忙于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许多爱好,如钓鱼、拉二胡等等。他想,退休下来了,得好好把自己的爱好重拾回来享受享受。每天约上几个爱好钓鱼的朋友到当地的江边钓鱼,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钓完鱼后几个朋友便在江边沙滩上再玩上个把小时才收鱼竿回来。这样的生  相似文献   

15.
自开药方     
“你的血压很高。”医生在为病人做完检查后说。”大夫,这我猜得到,准是因为我钓鱼引起的。”“钓鱼怎么会使血压升高?依你之见怎么才能使血压下降呢?”  相似文献   

16.
钓鱼是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殷商时代的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修心养性,等待时机,后终于辅佐周文王治理天下,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美谈。东汉时期的严于陵隐居于风景秀丽的富春江畔,以钓鱼为乐。“严子陵钓台”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在战争年代指挥千军万马作战之余,还钓鱼给战士做鲜鱼汤喝。  相似文献   

17.
路颖 《现代养生》2012,(4):41-41
周末,阳光暖融融的。 我站在阳台上,突然想到这一年快过去了,忙活着工作、牵挂着孩子,虽然和老父老母同住一个城区,却很少陪陪他们。今儿天气晴好,父亲爱钓鱼,就陪他钓鱼去。  相似文献   

18.
健康7大误区     
怀波 《药物与人》2003,(10):32-33
钓鱼不属于体育运动现代医学证明,人的疾病有许多是由身心紧张、劳累过度引起的,而钓鱼恰恰是使肌肉和神经松驰的灵丹妙药。钓鱼活动的整个过程充满乐趣,可使垂钓者迅速进入"放松入静、恬淡虚无、浑身松驰、安闲清静"的良好状态。垂钓者有时静坐,有时漫步,有时提杆收鱼,有时又振臂投竿,这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舒筋活络,使全身得到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     
《健康》2011,(8):56
爱钓鱼所以长寿澳大利亚是个全民喜欢户外运动的国家,每到周末,公共绿地、海滨沙滩、高尔夫球场就会出现平时难得一见的人群。他们进行的运动包括棒球、篮球、沙滩排球、冲浪、游泳、游艇、自行车、划船、垂钓等,这也是澳大利亚人均寿命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亚海岸线非常长,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注定了澳大利亚人喜欢钓鱼。他们认为安度晚年的最佳方法就是休闲运动,不是养尊处优,而户外钓鱼有助于身心健  相似文献   

20.
钓鱼与养生     
垂钓,是一项独具魅力的娱乐活动,古往今来,不少名人乐此不疲。晋代诗人陶渊明隐居时,垂纶养性,怡然自得。有一次,他得知好友郑次都钓鱼去了,便立即赶了去,拿起鱼竿垂钓,并赋诗曰:"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宫究微。"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是位垂钓高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几笔,勾划出了一幅寒江独钓的画卷,表现出诗人浓厚的钓鱼兴趣,可谓是垂钓近痴的写照。本期保健茶馆就"钓鱼与养生"约请一些垂钓爱好者现身说说钓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