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Krouse分期行鼻内镜下或联合柯陆径路手术切除。结果术后随访3—6年。治愈33例(91.66%),复发3例(8.3%)。结论鼻内镜及对侵及上颌窦的Krouse期联合柯陆径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且并发症及出血少。  相似文献   

2.
俞萍  商黎明  杨菲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91-1092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术前鼻内镜下行新生物活检,12例明确诊断,活检1次者8例,2次者3例,3次者1例。术前误诊6例中,5例术中快切,2例确诊,3例术后病理确诊,1例术后病理报告“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部分恶变”。11例鼻内镜手术,5例Caldwell-Luc+鼻内镜手术,2例鼻侧切开术。随访1-5年,复发2例,鼻侧切开术1例;Caldwell-Luc+鼻内镜手术1例。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检查和活检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以彻底清除病变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鼻侧切开术治疗57例(鼻侧切开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42例(鼻内镜组)。术后随访1~3年,平均(32±11)个月,观察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内镜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18.6%,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50、5.648,P﹤0.01);Ⅳ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0,P﹤0.01)。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1、6.102,P﹤0.01);Ⅳ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9,P﹤0.01)。而两组Ⅰ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1,2.361,P﹥0.05)。[结论]鼻内镜下切除治疗NIP临床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但在治疗NIP时应根据Krouse分级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下切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独立完成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6个月,10例(25%)复发,其中6例在门诊局麻下,4例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完全切除复发病灶。结论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Krouse分期T1~T3期病变,可首选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鼻腔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应用鼻内镜治疗的NIP患者(鼻内镜组)和40例应用鼻外侧切开手术治疗的NIP患者(鼻侧切开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鼻内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5±13.6) min和(3.5±1.0)d,鼻侧切开组分别为(72.9±18.8) min和(5.5±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和鼻侧切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 6/40)和20.0% (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Ⅲ级肿瘤中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14.3% (2/14)比41.7%(5/12)],Ⅳ级肿瘤中术后鼻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鼻侧切开组[50.0%( 2/4)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和鼻侧切开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0.0%(8/40)和32.5%(13/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Ⅲ级肿瘤中鼻内镜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14.3%(2/14)比41.7%(5/12)],Ⅳ级肿瘤中鼻侧切开组术后复发率则低于鼻内镜组[40.0%(2/5)比75.0%( 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治疗NIP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同时对于不同分级肿瘤则应该与鼻侧切开手术互相补充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及恶变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Krouse分期行鼻内镜下或联合柯陆径路手术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3~6年.治愈33例(91.66%),复发3例(8.3%).结论 鼻内镜及对侵及上颌窦的KrouseⅢ期联合柯陆径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且并发症及出血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多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法,以减少复发。方法采用联合根治鼻腔鼻窦多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9例。结果本组9例均为一次手术治愈,对9例术后患者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多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复发率亦较高,且有恶变倾向,故应采取面中部唇下掀翻术、柯-陆式手术联合鼻内镜下手术能彻底清除Ⅱ-Ⅲ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何刚  杜泽秀  刘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84-318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Krouse的分期,回顾性分析26例行鼻内镜手术并运用内镜随访1-9年Ⅰ~Ⅲ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9年,有5例术后复发(19%),其中3例累及筛窦,1例累及蝶窦,1例累及上颌窦。[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根治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13年6月进行治疗的75例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鼻内镜手术组(A组36例)、鼻内镜联合柯路式组(B组21例)、鼻侧切开组(C组18例),对三组之间的手术质量效果以及手术后复发率的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式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出血量三组间的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在A组与C组以及B组与C组差异均显著(P〈0.05);三组复发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分期复发率T1为7.7%、T2为7.31%、T3为53.3%、T4为100%,随着分期的增高复发率增高。结论鼻内切手术方式对于早期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质量高、安全性好的选择,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治疗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鼻内镜微创术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微血管密度(MVD)、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传统电刀切除,试验组实施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切除。比较两组临床指标、VEGF水平、MV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两组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活检标本MVD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24 h两组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经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切除后,血清VEGF水平降低,MV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行手术治疗并随访24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传统手术者14例,经鼻内镜手术者12例,并将2种手术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传统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治愈和好转率及复发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以数字法抽选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鼻腔解剖手术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切除肿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观察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复发率为5.0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5)。结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应用鼻腔解剖手术联合鼻内窥镜效果显著,术后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较传统手术方式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件乳头状瘤切除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对32例中11例行鼻内进路鼻内镜手术,5例行鼻侧切开术,16例行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随访6-60个月,5例鼻侧切开术后复发2例,11例鼻内进路鼻内镜术后复发1例,16例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后复发1例.结论 术前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期局限性病变,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多数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靠且有效的方法,对肿瘤侵犯鼻外的Ⅳ期病变,鼻侧切开术仍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例NI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38例和对照组(单纯鼻内窥镜手术治疗)37例。结果 治疗组均未见并发症,术后症状消失。随访恢复良好,术腔上皮化,1例Ⅲ级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术后随访5年,未复发。对照组1年内复发3例,在第2年复发4例,5例经再次手术痊愈,2例恶变。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6,P< 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NIP,术中、术后给予丝裂霉素局部辅助治疗,能有效抑制NIP复发与癌变,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多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法,以减少复发。方法采用联合根治鼻腔鼻窦多发性内翻性乳;状瘤9例。结果本组9例均为一次手术治愈,对9例术后患者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多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复发目亦较高,且有恶变倾向,故应采取面中部唇下掀翻术、柯-陆式手术联合鼻内镜下手术能彻底清除Ⅱ-Ⅲ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北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陈柏华 《现代医院》2006,6(6):73-74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合理术式。方法本组28例NIP患者,参照1997年韩德民的分期标准,T1期4例,T2期18例,T3期5例,T4期1例。T1、T2期采用鼻内镜手术,T3、T4期采用鼻侧切开根治术。结果治愈23例,占83.2%,复发5例,占17.8%,其中T23例,T32例。结论T1、T2期NIP可采用鼻内镜手术,T3、T4期NIP宜采用鼻侧切开根治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术式选择。方法:根据不同的术式将9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分为三组:A组30例,应用中鼻道径路鼻内镜手术;B组30例,联合尖牙窝径路鼻内镜手术;C组30例,联合柯陆径路鼻内镜手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和C组(P 0.05)。结论:单纯鼻内镜的操作要比联合手术更加简单,所以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鼻内镜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突状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3年8月有随访资料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79例,42例采用鼻内镜手术,37例采用鼻外进路鼻侧切开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差异。结果:鼻内镜下鼻乳突状瘤切除与传统手术方法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鼻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鼻外进路组。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好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胜 《现代保健》2014,(9):125-12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5月-2012年5月接诊的26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以国内通用的Krouse分期法将其分为四级,其中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9例,Ⅳ级6例。结果:在术后10~60个月的随访中,共有6例患者复发;在对复发病例再次进行手术之后,随访24个月未再复发;不同术式患者的复发情况、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来说,当属鼻内镜手术无疑。然而需要根据Krouse分期法的分期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手术。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转,可以减少肿瘤的残留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复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NI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中NIP的复发情况,并通过非条件单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复发率高于单纯鼻内镜切除术,NIP分级和手术次数对NIP的复发也有一定的影响,且随着NIP级别的增高和手术次数的增加复发率呈上升趋势(P0.05);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疾病分级和手术次数为影响NIP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P0.05)。结论鼻内镜下切除治疗NIP其复发率较高,NIP分级及手术次数为影响NIP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