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万奎 《云南水力发电》2011,27(2):35-37,93
苏家河口水电站枢纽区花岗岩具有的矿物组成、粗颗粒结构及构造蚀变特性,为岩体的风化和蚀变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深厚全风化花岗岩体及构造蚀变软弱岩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全风化岩体高边坡、全风化岩体坝基及地下洞室稳定等与花岗岩特性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苏家河口水电工程所揭示的岩体工程地质特性以及对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处理,积累了一定的工程地质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分区定量评价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岩(土)体工程地质分区定量评价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地下建筑物的围岩和坝基岩体工程分类及岩体质量的研究;大型水电工程软弱层(带)的工程地质分类及其基本特性的研究;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3.
李宝全  魏植生  李开德 《水力发电》2005,31(5):28-29,42
分布于襦扎渡水电站坝基右岸的构造软弱岩带,其规模较大,且走向平行岸坡、倾向坡内,工程性状差,是襦扎渡水电站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从基本地质条件人手,对右岸构造软弱岩带的形成机制、工程地质特性及可能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水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水电站的工程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发  牛冰 《人民珠江》2011,32(Z1):32-33
高重力坝对岩体强度、坝基稳定性等有较高要求,在勘察过程中充分利用工程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对选定坝址岩体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查清各岩组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坝址各建筑物方案比较,为坝线及建筑物位置确定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潞王坟试验段膨胀岩工程地质特性开展了分析研究 : 结合潞王坟试验段详细勘察和现场开挖过程的施工地质资料,分析了试验段膨胀岩的成因及宏观分布特征,研究了膨胀岩的矿物化学成分、膨胀性、天然含水量及密度、强度特性等。试验结果显示,泥灰岩一般具有弱膨胀潜势,黏土岩具有弱 中等膨胀潜势,其中个别具有强膨胀潜势;膨胀岩在干湿交替、胀缩变形条件下强度降低,岩体吸水后膨胀,在膨胀力的作用下,渠道衬砌将会被破坏。因此,渠道施工时对膨胀岩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沙坡头水利枢纽坝基以软岩为主,岩体变形问题已是本工程的一个主要地质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埋设变形观测装置对其变形进行观测和分析,探讨软岩变形规律及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为研究软岩工程地质特性和大坝稳定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抚顺地区的地层岩性绝大部分为大古界鞍山群花岗岩,其覆盖层厚4~5m,最大厚度达7m,全风化层10m以上,因此甲小型水库大坝一般都座落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上。这种全风化岩其原组织结构已完全破坏、矿物质变质,形成的粘土把裂隙填充,形成不透水层,渗透系数在10-5cm/s左石,可以做为心墙基础。全风化岩一经开挖扰动,表面就形成一层浮砂,要进行技术处理,即用水泥粘土浆把浮砂团结起来,使之变成不透水层。本文介绍了技术处理的设计和施工方祛。  相似文献   

8.
下坂地水库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具有高海拔,高地震烈度,以及古冰川和新冰川活动频繁等特点。河床覆盖层厚度达150m,成因、岩性复杂多样,工程地质差异性大,勘探试验困难,分析评价难度大。第四系深覆盖层的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不均匀沉降变形以及抗滑稳定问题对大坝稳定十分重要。查明其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并论证其问题,提出较好的工程处理措施,是较为艰难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坝下方案输水隧洞初拟4条线路进行比选,比选线路区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复杂,具有线路长、埋深大,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可溶岩和软质岩分布较多,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总体地应力水平高等地质特点,深埋长隧洞工程可能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均有可能出现,有必要选择一条地质条件相对较优的线路。经分析研究,将线路比选考虑的地质因素分为关键地质因素、重要地质因素、一般地质因素,并建立多因子条件下的线路比选模型,经工程地质综合比选,龙安1线输水隧洞方案总体较优,地质选线成果为工程设计综合选线提供了重要依据,地质比选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公伯峡水电站枢纽建筑物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三大不同成因岩石,河西系与祁吕系新、老两期构造相互复合,古风化岩与现代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差异明显,经勘察评价,公伯峡工程区域稳定条件好,地震活动较弱,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无重大地质问题,需注意处理岩坡稳定及右岩导流洞开挖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曼曼  吴曾谋 《西北水电》2005,(1):43-46,51
介绍了公伯峡水电站压力钢管右边坡的地质条件、古风化岩层的变形特点、右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湾电站调压井工程原设计为竖井方案,井筒直径16m,由于地处强风化的破碎岩体中,大跨度的井筒尤其穹顶部位,难于开挖成型,施工安全、质量也难以保证。经认真研究,将原方案调整为螺旋式调压井,有效地避开了强风化破碎岩体。本文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王羽  伍仪保 《吉林水利》2011,(9):30-33,37
丹水撇洪渠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高坝洲水库区津洋口镇大防护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覆盖层下的强风化岩体中出现了一步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轻微变形区中的两个剖面确定其相应的滑动面及滑动趋势。  相似文献   

14.
横泉水库左岸古河道绕坝渗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叙述了横泉水库左岸古河道砾类土及含巨粒类土层渗漏特性,计算了古河道砾类土、含巨粒土层及其下部基岩强风化层渗漏量,并提出了采取部分防渗处理措施后东部古河道渗漏量减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王家河水电站拦水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侧槽式溢洪道自由泄洪,工程区河床砂砾石料丰富,枢纽建筑物开挖料较少,大坝填筑料主要为上下游河床砂砾料。初步设计时趾板建在砂砾层上,在技施设计阶段,通过回填混凝土的方式将基础置于基岩上,确保了趾板的稳定性。采用河床砂砾料经筛分做垫层料,减少了施工工序。在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中,有效利用枢纽建筑物和料场开挖的风化料、软岩料。该工程的设计对于其他采用风化料建坝的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伯峡水电站枢纽建筑物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三大不同成因类型的岩石,河西系与祁吕系新、老两期构造迭加,古风化岩与现代风化岩工程地质特性差异明显。经勘察评价,公伯峡工程区域稳定条件好,地震活动较弱,工程地质条件良好,虽无重大地质问题,但存在开挖边坡卸荷松弛速度快及右岸导流洞成洞条件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砂岩风化现状,保护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及周边居民和游客的安全,根据钓鱼城所处的地质环境划分了文物本体区的地层,进行区域地表与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同时对第⑥层上、下不同深度的地层取岩芯进行半定量的XRD矿物测试及X荧光化学成分测试。由于文物本体主要赋存于第⑥层砂岩,因此对该层不同位置砂岩的风化部位取样,并进行相关测试及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风化样中石英及方解石含量较岩芯样增多,长石含量不同程度降低及石膏等可溶盐对岩石的片状风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布垭大坝心墙防渗料现场碾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墙堆石坝是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的代表性坝型之一。为深入了解认识风化料和碎石土作为心墙防渗料的可靠性,开展了现场碾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页岩风化料作为心墙防渗料是可行的,特别是全、强上混合料,更具有可靠的防渗性能;但应注意强风化上带料的不均匀性,控制好全风化料的掺入量、级配、含水量,并充分压实以保证其满足防渗要求。庙王沟碎石土料具有良好的压实性,是一种理想的心墙防渗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测井技术研究水电工程岩体结构和质量已被证明为一种可靠的方法。为评价卡里巴电站南岸扩机工程Sd01部位、进水口闸门井和进水口上游围堰岩体地质条件和结构特性,基于声学与光学测井技术开展了相关部位的现场试验研究,获得了上述部位的覆盖层厚度、基岩风化特征、基岩裂隙发育情况和基岩波速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述部位的水位分别为11.7,13.1,14.1~16.5 m;平均波速分别为3 200,3 500,2 000 m/s;覆盖层厚度分别为21,26,>30 m;Sd01部位和闸门井岩体较完整,主要裂隙统计分别为12条和11条;上游围堰岩体较破碎,强风化。  相似文献   

20.
溪头水库左坝段浆砌石重力坝坝基为全风化花岗岩,其物理力学性能较差,可能无法满足工程需要。结合坝基岩体现场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并基于坝体抗滑稳定计算简化模型,研究坝基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及变化规律,并计算坝体抗滑稳定性,探讨其作为浆砌石重力坝坝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左坝段全风化花岗岩由地表至地下为一个岩性连续渐变地质体,越接近地表岩体风化程度越严重,物理力学性能越差,天然状态全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与其风化程度呈反比。饱和状态下全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显著低于天然状态,其折减幅度为55.4%~70.4%;饱和状态下全风化花岗岩抗剪强度远低于天然状态,其中内黏聚力折减幅度为53.9%~75.4%,内摩擦角折减幅度为83.1%~89.3%。天然状态下全风化花岗岩坝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偏低,为提高工程安全性,应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而饱和状态下坝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极低,坝体必将失稳滑动,其不可作为大坝坝基,应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