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皮下注射。以空腹血糖(mFBG)〈7mmol/L为目标,并监测早餐后2h血糖(mFP1G),午餐后2h血糖(mFP2G)和晚餐后2h血糖(mFP3G)计算1d4次血糖样本的标准差(SD),以及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观察两组的血糖波动、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组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血糖波动小。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预混胰岛素更利于血糖的平稳,低血糖的发生率低,波动影响更小,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和预混人胰岛素组。结果: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在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预混人胰岛素组(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降糖效果显著,并能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每组各20例,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低血糖发生率及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4周和12周末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且A组的下降幅度大于B组(P〈0.01),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或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改善胰岛功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相比,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实施阿卡波糖治疗,分析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日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日用量比较,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日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具有极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将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均为34例,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预混胰岛素(优泌林30R)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预混胰岛素更有利于血糖的平稳,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菲  康学东 《甘肃医药》2014,(6):404-40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情况、低血糖发生事件、体重指数及腰围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达标率对比无意义,治疗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组2人(9.5%),对照组5人(23.8%), 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胰岛β功能、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门冬胰岛素30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确诊为LADA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加服阿卡波糖组(A组)和单用门冬胰岛素30组(B组),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间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达标时间比均低于B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LADA有利于血糖得到安全、全面控制,并且治疗达标时间短,疗效优于单用门冬胰岛素3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为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30例为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2次/d,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日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每日所用甘精胰岛素、平均空腹血糖(FBG)、体质量指数(BMI).结果:A组在日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9.
唐平  李红辉  覃国珍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257-257,312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阿卡波糖及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治疗方案,随机分为A组(阿卡波糖组)、B组(瑞格列奈组),两组每天早上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A组口服阿卡波糖150—300mg/a,B组口服瑞格列奈3~6mg/d,并根据空腹血糖情况调整药物用量,共治疗12周。对比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PG、P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或瑞格列奈能较好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10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疗程均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参数,低血糖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达标,治疗组控制体重指数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检测到低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较轻微,无1例退出临床观察。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