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林志华 《医疗装备》2022,(1):179-181
目的 分析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医院急诊监护室与急诊抢救室治疗的214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214例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63%(42/214),其中,转运设备方面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与简易呼吸器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医院的84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辅助呼吸用简易呼吸器),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辅助呼吸用便携式呼吸机),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转运5 min时,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转运期间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利于平稳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改善血氧饱和度水平,降低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危重患儿院内转运是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患儿经过紧急干预后,必须通过院内转运以接受及时有效地治疗。虽然院内转运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就在很短的时间内随时会出现病情突然变化而导致心搏、呼吸骤停。  相似文献   

4.
史金妹 《医疗装备》2014,27(11):43-44
对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实施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转运意外发生、改善预后,本文就医院急诊中心院内转运392例患者,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层产院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成功转运的709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转运新生儿占同期分娩新生儿总数的7.15%.转运病种排列前五位的是:早产儿、新生儿黄疸、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和心脏病.结论 基层产院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能较好地解决其医疗设备及人员技术不足的难题,高效率地利用三级医院的人力和物力,有效地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芳  张蕻  陈英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9):105-106
目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程序管理,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取护理程序管理措施转运患者286例,观察预后和并发症。结果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38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77例,24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2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3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5例在入院后1h内死亡。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程序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途中进行相关护理干预,观察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护理纠纷等,探讨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院内转运中的急诊科危重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院内转运时间,降低转运途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秀凤 《中国保健》2008,16(9):372-373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危重患儿的院内转运护理.方法:对215例危重患儿进行院内转运.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转运前的正确评估,病人及转运设备的准备,转运人员的配备,与接收部门的协调,转运过程中的监护等.结果:215例危重患儿转运过程中无1例死亡.结论:护理工作在确保危重患儿的院内转运中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配合,以供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急诊科危重病人800例为研究对象,院内安全转运时加强护理配合,观察在院内转运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院内安全转运,途中发生心跳骤停16例,占2.00%;呼吸骤停10例,占1.25%,经急救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一例转运途中管道脱出、输液中断、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结论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时应强化护理配合,做好应急准备措施,以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危重患者,对患者在院内的治疗情况、安全转运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安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分析并总结出这些措施的价值。结果 42例危重患者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均得到合理且安全的护理,转运中没有任何伤亡事故出现,所有患者均行安全转运护理。结论在急症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实行安全转运,并在转运期间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能够减少转运期间伤亡事故发生,保障更多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患者22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将22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转运方式,研究组采取安全转运干预。结果两组院内转运的风险主要为患者静脉通路脱落、呼吸或心脏骤停、医务人员不知病情、送错科室、未接收到通知;其中研究组意外情况的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针对急诊院内交接转运的危重患者进行安全转运干预,并对风险给予有效管理可以保证转运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急危重患儿院内转运的发展,详细总结了转运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转运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以及转运后的准确交接,并对急危重患儿的院内安全转运进行了展望,以提高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 C U)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1年1-12月的91例I C U患者院内转运时存在的风险和护理人员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ICU患者院内转运检查时医务人员必须充分评估并降低风险因素发生率,预先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有专业的抢救和转运技术并配备充分的急救物品,提前与相关检查科室做好沟通与协调,转运与监护同步。结论转运危重患者是一个持续监护、治疗、护理融合于一体的整体过程。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完善的转运规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方法 对ICU 88例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和紧急处理.结果 88例转运途中和转运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转运前的充分评估和准备,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测和观察,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医疗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9月30日该院急诊科接诊并进行了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转运,观察组实施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中并发症、护理投诉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并发症发生率1.30%、护理纠纷发生率0.67%低于对照组的4.70%、3.30%;观察组病人家属的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的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1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所有患者均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途中严密监护,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和转运后交接。结果 512例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没有出现死亡、心跳呼吸骤停,意外脱管、坠床等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充分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及做好应急抢救措施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感染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3例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为常规转运,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转运时间短、转运中意外情况少、护理纠纷少,转送科间满意程度高,且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2021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诊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人工气囊,观察组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院前生命体征、两组救治效率、两组转运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分诊时间、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转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91%(P<0.05);两组院内救治成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临床护理中,便携式呼吸机联合细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辅助患者恢复呼吸,改善生命体征,提高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对危重患者进行院内短途转运的安全性、效果及使用转运中需注意的要点。方法:对98例使用呼吸机的危重患者共进行了149次院内转运,记录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患者转运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由于吸入氧浓度的提高,转运过程中血氧饱和度高于转运开始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结论:转运前认真准备、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性能稳定可靠的便携式呼吸机是保证危重患者院内短途转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危重患者转运中维持ICU水平的治疗,保证转运患者的医疗安全,是目前危重病及急救医学研究的热点.移动ICU是配备ICU水平的医疗团队和必需的ICU水平的移动医疗设备的危重患者转运平台,如院内危重患者转运床、救护车、救护直升机、远程转运飞机等.移动ICU是安全和方便的院内转运方式;移动ICU可降低院前急救的死亡率;移动ICU使重症患者远程转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