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受其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因此,面对气候变暖可能给本国农业、渔业、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例如日本是最早推行太阳能政策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为了改善能源结构,减轻对石油的依赖,日本就开始寻找替代能源。1974年执行了“阳光计划”,把太阳能、地热、煤炭、  相似文献   

2.
到过日本的人,都对日本清洁的环境有深刻的印象,然而在七十年代末,日本人曾是世界上最脏的国家之一。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厂的排污、汽车的尾气、垃圾的无序堆放使日本的环境被极大地破坏。日本只有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左右,但其消耗的原料资源却占世界的百分之十二,如此大的原料消耗,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工矿废弃物造成的公害使日本不少人患了“水俣病”,“疼痛病”以及“四日市气喘病”等污染引起的疾病。然而,在短短的几十…  相似文献   

3.
日本和恢复商业捕鲸运动1993年6月14日日本渔业部长和挪威渔业部长简·奥尔森在东京的会见中,阐明日本在其恢复商业捕鲸运动中谋求其它国家支持的立场。会见对新闻界公开,有日本和挪威的记者出席。日本渔业部长告诉记者,日本已成功获得圣卢西亚和圣文森特、格沐...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起的工业化历程、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日本产业结构。着重论述了21世纪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指出日本在战后40多年中,通过采取适当的产业政策。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同时注重产业政策与环境政策更好地契合,使产业结构的转变更加合理化,因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环境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孙远东 《交通环保》1997,18(3):49-50
1996年11月,我有幸作为“中国高级环境保护考察团”的成员,赴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环保专题参观考察。先后到东京、京都、大限三个城市,参观考察了日本环境厅、日本国立环境保护研究所、联合国地球环境中心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场等单位,并与日方著名环境界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交流。所见所闻,感触颇深。寂静的世界经过6个小时飞行,到达了日本最大的国际机场──成田机场。据介绍此机场平均每分钟升降一架飞机。因离东京较近,故乘客人数是日本机场之首。诺大的机场,使第一次到日本的人们首先感…  相似文献   

6.
日本易拉罐制造协会大皇芳昭理事长7月15日宣布,日本1995年度易拉罐回收率为65.7%,比上一年度的61.1%提高了4.6个百分点,首次超过了美国的易拉罐回收率。美国1995年度的易拉罐回收率为62.2%。日本1995年度回收的易拉罐为17.382万吨,其中用于再生产易拉罐材为7.9万多吨,占全部回收量的45.6%,比上一年上升5.6个百分点。用于其它铝工业制品生产的达到5.5万吨,用于脱酸剂、日用品生产的达4万吨。日本回收的易拉罐65%来自城镇地区,学校、企业集团、商店的回收也很普及。日本再生资源管理部门希望到四皿年日本易拉罐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7.
1997年1月2日凌晨,俄罗斯“纳霍德卡”号油轮在日本岛根县隐歧岛东北约160公里处的海域沉没。该油轮载有重油17000吨。据日本第八管区海上海上保安本部1月3日的调查证实,已有3700吨原油泄漏入海并污染了附近海域。保安本部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有大量的重油泄漏。溢出的油分13个油群,随海潮飘流,使日本的岛根、乌取、兵库、京都、福井和石川等府县沿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该起重油泄漏事故还使日本位于京都以北的若决湾的11座核反应堆受到严重威胁,另外还有4座核反应堆受到较轻的威胁。为此,日本有关方面于1月10日采取了…  相似文献   

8.
根岸炼油厂是日本国最大的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通过交流参观看到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国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各项环保法规、法令、标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都很严格和详细,治理措施十分完善,环境保护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沿海环境》2000,(9):18-18
日本正在为走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做准备,使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和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 和最少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 现代经济社会的经济开发与环境破坏同步进行的恶性循环,目前已经达到 极限的程度。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举行了环境与 发展大会,提出要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本在六、七十年代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频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日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一 直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近年来,日本相继制…  相似文献   

10.
常青 《环境保护》1996,(7):47-47
日本东京对PET树脂瓶的再生利用兰州铁道学院常青PET树脂瓶即聚对苯二酸乙烯酯树脂瓶,1982年被引进日本后,其消费量迅速增长。目前在日本70%的PET瓶被用作装饮料的容器,其余30%用于食品,如酱油、醋、油、调味品,及其它非食用品,如化桩品、洗涤剂...  相似文献   

11.
环球     
日本批准新太阳能补贴政策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日前宣布,日本正式通过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同时批准了太阳能补贴政策,将鼓励本国新增至少96亿安装量也就是320万瓦的光伏以及太阳能,输出缝相当于三个核反应堆的发电量。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气和大污染物排放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详细地介绍了日本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内容。在探讨日本大气和水污染物控制策略与法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相应的标准体系,归纳了日本推行、实施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点与经验。尽管中日两国存在体制与国情方面的差异,但日本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些特点仍值得借鉴。特别是各个击破,在不同阶段重点控制主要污染物的策略;发挥地方政府在排放标准标准制定、实施方面的作用;实施总量控制的成功经验等,对研究并改进  相似文献   

13.
日本环境基本法诞生的时代背景 公害事件推动环境立法起步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早期时日本对公害并没有警觉而任其发展。而战后的日本也是推行经济增一矢为先导政策,致力于追求经济的高度成长。在此期间,196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达8.8%,1965年达9.3%。1970年高达12.9%。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化工、道路、港湾等重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这一阶段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公害事件(熊本水俣病、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环境保护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位居前列,其环境保护工作完全建立在法制化的基础之上。目前,日本已经制定了包括环境一般法律、地球环境、大气污染、噪音震动、水污染、土壤污染、废弃物循环利用、化学物质、自然保护、受害救济等相关法律在内的十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能依。其中,日本循环型社会的构筑和水环境保护方面集中体现了法制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钢铁联盟最近着手开发利用废塑料作为炼铁原料的方法,以代替传统的使铁矿石还原成铁的焦炭。目前日本国内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废塑料,该填埋和焚烧处理的约占3/4。由于垃圾处理场地不足,处理废塑料已成为社会问题。日本为了防止地球温室效应,要求耗能大的钢铁业节能,为此,日本钢铁联盟已开始研究开发利用废塑料作为炼铁原料的技术。日本钢铁公司已建成实验炉,在公司内设立了废物综合再生利用工作项目规划组,并着手研究废塑料的回收方法。从1996年10月开始,日本钢铁公司在川崎市京滨炼铁厂内建成的年处理能力3万吨规模的…  相似文献   

16.
爱莲  赖斯 《世界环境》2007,(4):94-94
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本周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上保证,日本将率先与全球气候变暖作斗争时,日本在星期二提出了工业节能标准的想法,并鼓励日本家庭尽力而为。  相似文献   

17.
鄂海亮 《交通环保》1999,20(6):30-34
1 序言1-1 计划的目的1-1-1 日本国四面环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受益于丰富的渔业资源。日本人民的生活与这样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对日本来说,一旦在近海发生油污事故,及早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以保护海洋环境、人命和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石油进口国家,日本拥有大量油轮,建立油污防备、反应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地方政府和石油、航运、矿产、渔业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按照该体系相互合作是很重要的。1-1-2 按照1996年1月17日对日本生效的《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第6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10,(1):118-118
日本科学家利用细菌将二氧化碳转变成甲烷 日本科学家近日表示,希望能利用细菌将海底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以应对全球变暖。日本海洋与地球科技研究社的研究者计划激活地球上自然发现的细菌,利用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所需要的细菌存在于日本岛北端的海床之下。研究社计划利用细菌将海床下2000米处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但目前该计划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激活细菌和加快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9.
日本石油协会的重大溢油反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butaka  乐炜 《交通环保》1996,17(4):41-44
为了确保日本安全稳定的石油供给,日本石油协会与日本通商与产业省的支持资助下,于1991年开始实施重大溢油反应计划,日本石油协会的重大溢油反应计划由溢油反应设备的储备,出借和有关溢油及其反应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构成。在每次重大溢油事故中,日本石油协会将根据请求向有关政府机构和有关当事方免费出借储存在油污防治器材基础上的设备,以求使溢油事故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日本雨水充沛,最近30年的年均降雨量为1718毫米,比世界平均降雨量多出1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人对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预防缺水问题,日本有关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