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86年,世界纸和纸板的产量达2.031亿吨!比1985年增加5.1%;浆产量达1.461亿吨,增长近4%。我国1986年纸和纸板产量(包括湾省)达1251万吨,仅次于美、日、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浆产量达658.3万吨,列世界第七位。  相似文献   

2.
磷肥     
一、概况 1983/84年度的世界磷肥总产量为3376.6万吨(P_2O_5,下同),比1982/83年度产量增加6.6%。在世界磷肥生产中,美国的磷肥产量仍居世界首位,为773.4万吨。其次是苏联,为688.1万吨。中国的磷肥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1983/84年度的世界磷肥总消费量为3301.3万吨,比1982/83年度消费量增加了6.6%。在世界磷肥消费中,苏联的磷肥消费量为646.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居第二位,为446.7万吨,中国的磷肥消费量居世界  相似文献   

3.
国内要闻     
《当代石油石化》2009,(11):47-48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年,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已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大国。石油年产量由12万吨增至1.9亿吨,增长1583倍,居世界第五;原油年加工量由11.6万吨增至3.4亿吨,增长2930倍,居世界第二;天然气年产量由700万立方米增至760.8亿立方米,增长10868倍,居世界第九;乙烯年产量由零增至1025.6万吨,居世界第二;合成树脂年产量由200吨增至3129.6万吨,增长156480倍,居世界第三;合纤产量居世界第一;合成橡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4.
一、国外氯碱工业概况目前世界烧碱总产量估计大约在3600万吨左右。预计今后世界烧碱需求量将以2~3%的速度递增。世界主要国家烧碱产量如表1所示。美国烧碱产量仍居世界首位,联邦德国居第二位,日本居第三位,苏联居第四,我国产量居第五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化肥工业生产能力和化肥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氮肥居第一位,磷肥居第二位。1991年由于计划外进口化肥宏观失控(进口量折标肥4539万吨,超过计划近一倍。占国产化肥总量的47.4%。去年总供给量达1.43亿吨,超出农业对化肥需求量2800—3100万吨),严重地冲击了国产化肥市场,加上交通运输的困难,化肥积压,使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旺盛时期,产量逐年都有上升。1987年世界塑料总产量已达8937.37万吨,比1986年又增加了7.4%。聚氨酯(以下简称PU)的产量也随之有所增长,1988年世界PU总产量约400万吨,PU产量现约居世界各种合成树脂总量的第六位。近年来一直以4.27%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1990年为700万吨。其消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蜡产量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86年计划产量50.72万吨,其中供皂用蜡13.17万吨,供外贸出口11.25万吨,供国内市场26.3万吨,而全国需求量为61  相似文献   

8.
刘方斌 《中国化工》2009,(10):21-23
1949年,我国电石产量不足3000吨,2008年达1361万吨,60年增长了4536倍,居世界第一位1949年,我国煤头合成氨产量不到5000吨,2008年达3800万吨,60年增长了7600倍,居世界第一位1949年,我国煤制甲醇产量空白,2008年达901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直接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工业项目填补了世界空白。  相似文献   

9.
一 复合肥料是当今化肥发展的趋努 我国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农业使用化肥日益普遍,以及施用量的大量增加,保证了农业的大幅度增产。据美国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1982年统计,我国为世界最大的氮肥消费国,年消费氮肥(N)1196.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磷肥(P_2O_5)313.7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但钾肥(K_2O)仅39.3万吨,居世界第十二位。在化肥构成比例中,磷钾肥显然过低,我国氮与磷和钾之比(P_2O_5+K_2O)/N仅0.295,苏联1.141为我国3.87倍,美国、加拿大为我国3.32倍,就是印度也高于我国1.5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化肥工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工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化肥工业大中小并举,拥有1620家企业,其中国外引进和国产的大化肥企业19家、中型厂54家、小化肥厂1545家,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0年产量9274.4万吨(标肥),1991年产量9760.2万吨(标肥),1993年预计超过1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合成氨产量亦居世界第二位。一、化肥工业的现状我国基础化肥厂1620家中,氮肥厂1080家,磷肥厂530家。氮肥以尿素和碳铵为主,占氮肥总量90%以上,磷肥以钙镁磷  相似文献   

11.
1986年世界塑料的生产动向与1985年相似增长不大。1986年世界塑料总产量为7,894.4万吨,仅比1985年增加4.2%。世界主要塑料生产国塑料产量及其构成见表1,各国塑料生产情况列于表4。从表1、表4可知,美国、苏联1986年的塑料产量增长较大,其他国家比1985年稍有增加,但英国比1985年略为下降。美国连续三年来产量都超过2,000万吨,居第一位。接着是日本、西德、苏联、法国。中国1985年塑料产量为120.9万吨,居第14位;1986  相似文献   

12.
石化的支柱地位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七五”、“八五”和“九五”三个五年计划,我国已经进入世界石化大国的行列。到1999年底,我国以油气为主要燃料和原材料的工业部门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六分之一。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76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42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达到86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居世界前茅。石化工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比如,广东省府最高领导就曾公开表示,南海石化落户广东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有10多种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化肥、染料产量居世界第1位;纯碱、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硫酸、烧碱产量居世界第3位;合成橡胶、乙烯产量居世界第4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合成树脂产量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产量也达到世界第19  相似文献   

14.
<正> 建国以来,我国的磷肥工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磷矿、磷肥生产稳步上升,目前磷矿产量已达年产1200万吨左右,居世界四位;磷肥产量已达年产1400万吨以上,居世界三位。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因此与发展农业的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苏联合成橡胶工业是苏联石油化学工业引以为荣的一个行业。它的历史悠久,生产能力大,产量高。从1985年起,苏联合成橡胶年产量达212.5万吨,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1988年达243.5万吨,估计1989年产量达250万吨,雄踞世界榜首(参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世界染料的总产量变化不大,约为80~86万吨,产量最大的国家是西德(1981年产量为13.5万吨),其次是美国(1981年产量为11.7万吨),第三是苏联(1981年产量为8.69万吨)。我国染料产量在世界上居第四位(1981年实际生产量为7.54万吨)。 1979年,世界染料消耗总量为87万吨,其中硫化染料占18%,直接染料占17%,分散染料占16.5%,酸性和媒介染料占16.5%,还原染料占12%,活性染料占6%,冰染染料占5%,阳离子染料占4.5%,有机颜料用染料占4%,其它占0.5%。染料总品种数共有5,930,扣除重复结构的染料,共有5,232个不同化学结构的染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世界化肥总产量约1.18亿吨,较1982年(1.19吨)下降0.9%(见表1)其中氮肥产量6203万吨、下降0.2%;磷肥产量3161万吨,上升1.8%;钾肥产量2445万吨;下降5.7%。北美和西欧化肥产量普遍下降,其中美国下降2.7%,加拿大下降8.6%,西德下降7.6%,法国下降6.8%。苏联东欧和亚州化肥产量继续上升,其中苏联1983年净增产量75万吨上升3%,印度净增产量32万吨;上升7.8%。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最近公布,2003年其天然胶产量为89万吨,超过印度,位居世界第三。印度的产量为68万吨,位居世界第四,失去了其世界第三大天然胶生产国的地位。马来西亚天然胶产量居世界第三@袁树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代中期问世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它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及电绝缘性,用途极广,现已继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之后居第四位,成为六大通用塑料之一。1979年世界塑料产量为6,344万吨,  相似文献   

20.
<正> 日本的胶粘剂工业是随着日本经济的飞跃而发展起来的。1965年,日本的胶粘剂产量还不到20万吨,只有美国胶粘剂产量的一半左右,也落后于苏联、西德而居世界第四位。1972年日本的胶粘剂产量达到72万吨,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在此期间,以平均约20%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1979年,其年产量接近86万吨,创下了日本胶粘剂年产量的最高水平。进入八十年代后,日本的胶粘剂工业现状怎样?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