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提出了基于相关原则优化阈值的小波去噪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进行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方法,采用相关原则优化阀值的小波对轴承早期故障特征进行提取,运用能量-特征法提取出信号特征,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多分类算法进行故障类型的识别。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相关原则优化阈值的小波变换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能有效地诊断出滚动轴承的典型故障。  相似文献   

2.
基于小波包和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野  陆爽 《机床与液压》2006,(6):236-240
为了解决对故障轴承的特征提取和故障特征准确分类问题,提出了应用小波包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进行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方法.小波包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征,非常适于对瞬态或时变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而支持向量机可完成模式识别和非线性回归.利用上述原理根据轴承振动信号的频域变化特征,采用小波包变换对其提取频域能量特征向量,然后利用建立的支持向量机多故障分类器完成滚动轴承故障模式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可以有效、准确地识别轴承的故障模式,为轴承故障诊断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强噪声背景和非线性等特点,为精确识别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并精准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Hanning窗插值快速傅里叶变换并利用布谷鸟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采用Hanning窗对得到的频域信号进行加窗处理并求得样本特征的均方根特征值;经过布谷鸟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CS-SVM)对样本数据进行故障诊断分类。通过凯斯西储大学的轴承故障振动信号数据进行的实验,验证了该混合智能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轴承故障准确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分类准确度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模型(DCNN)和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诊断模型。利用深度卷积模型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再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模式识别。使用经典深度卷积、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三种模型进行了5组对比实验,并对自适应提取的特征与人工特征进行了PCA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滚动轴承内圈点蚀、滚珠点蚀和外圈点蚀等10类故障进行实验诊断,准确率达到99.25%,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故障轴承的特征难以提取以及状态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多尺度排列熵(MPE)与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首先,运用EMD滤波降噪原理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降噪,而后将已降噪的信号进行多尺度排列熵分析并提取不同尺度下排列熵的较大值作为信号特征。最后,将特征信号向量输入已训练好的HMM模型进行故障类型判别。并与支持向量机(SVM)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EMD-MPE与HM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滚动轴承的故障状态能够进行有效地识别。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列车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噪声大、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奇异值分解(SVD)与排列熵(PE)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运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采集的列车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在选取合适的奇异值后对信号进行重组;然后对重组后的信号进行排列熵计算,将计算结果进行标量量化并组成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进行故障类型判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对高速列车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具有很好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单一网络模型的不确定问题,并考虑到声信号非接触式测量的优势,提出一种多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融合的滚动轴承声学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多通道传声器信号对每一个CNN进行训练,然后采用Blending模型融合方法将多CNN模型进行融合,实现更精确、更可靠的故障诊断。通过半消声室内滚动轴承实验台的传声器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与单个CNN模型、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法(RF)、多层感知机(MLP)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人工特征提取过程,通过模型融合能获得更高的诊断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声学诊断中不易选择传声器测点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滚动轴承的多类故障特征非线性难以有效辨识的问题,提出基于局部切空间排列和小波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在由集成经验模式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处理后的频带能量组成的故障特征集中,首先采用局部切空间排列进行约简降维,提取其中的低维敏感特征,随后将获取的低维敏感特征输入给小波支持向量机进行滚动轴承的多类故障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局部切空间排列(local tangent space arrangement,LTSA)和小波支持向量机(wavelet support vector machine,WSVM)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多类故障的低维敏感特征,并且相对传统诊断方法而言故障诊断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刀具故障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有效地进行刀具状态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刀具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运用小波包对AE信号进行分解和重构,然后提取各个频带里的信号能量值,将该能量值作为特征参数输入到支持向量机,进行学习训练,完成对刀具磨损状态的有效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变工况条件下的滚动轴承故障声发射信号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与改进深度信念网络(Improved Deep Belief Network,IDBN)结合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新方法。对滚动轴承故障声发射监测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GA-IDBN模型对滚动轴承的外圈、内圈、保持架故障的声发射监测信号的识别准确率明显优于DBN(深度信念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5.5%;并且,GA-IDBN模型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可以识别出滚动轴承在不同通道、不同转速情况下的运行状态。证明了GA-IDBN模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支持向量机模型状态数需要人为设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C均值-支持向量机(AFCM-SVM)的滚动轴承退化状态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算法采用相对特征建立敏感特征数据集,利用聚类评价指标构造自适应函数,实现了模型聚类结果的自动更新,获得了轴承运行过程中的最佳状态数;基于AFCM-SVM模型与各个运行状态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轴承在不同退化状态下的时间间隔,实现轴承的健康等级评估与寿命预测。根据美国NSFI/UCR智能维护中心提供的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对所提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受轴承个体差异的影响,AFCM-SVM能有效实现自动聚类,识别结果符合轴承退化演变规律;与分层狄利克雷(HDP)和K-means算法相比,AFCM-SVM具有更快的运算速度和更准确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孟祥敏  宋平  谭继文 《机床与液压》2014,42(19):181-184
采取小波包方法对数控机床滚珠丝杠故障信号进行分析,结合时域分析,提取不同故障状态下的特征值,得到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特征向量;研究并确定了应用二叉树算法与RBF核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SVM的参数寻优,建立了SVM多故障分类器,实现了滚珠丝杠的故障诊断与分类。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多故障分类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从铝合金点焊过程工艺参数曲线上提取出的特征向量,建立了铝合金点焊过程喷溅缺陷和未熔合及未完全熔合缺陷的支持向量机识别模型.根据所建立的识别模型,用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了训练,并用独立的测试数据对训练的结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支持向量机识别模型在给定的样本集的情况下,识别喷溅缺陷的准确率为96.7%,识别未熔合及未完全熔合缺陷的准确率为100%,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实现铝合金点焊多类缺陷的自动识别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顾伟  张文远  王恒 《机床与液压》2023,51(3):193-199
针对目前基于数据驱动和机制建模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疲劳故障的滚动轴承数字孪生虚拟实体模型。基于L-P疲劳失效理论,对滚动轴承全寿命周期的振动响应进行建模。在轴承五自由度非线性滚动振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滚动体-滚道冲击力的影响,对滚动轴承内、外圈局部缺陷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一种滚动轴承次表面裂纹早期故障模型,从而建立了疲劳失效下的滚动轴承全寿命数字孪生虚拟实体模型。该模型可表征轴承疲劳故障的产生、发展到严重的全过程。对不同类型的轴承疲劳故障虚拟实体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声发射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永增  韩龙  戴光 《无损检测》2010,(6):416-419,423
为诊断低速滚动轴承故障,克服传统振动法诊断时故障信号极其微弱的缺陷。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各类故障模式滚动轴承进行声信号采集,并对故障轴承声信号进行参量分析和波形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撞击数和神经网络技术对滚动轴承进行了故障诊断,提高了低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非线性特性及不同故障类型信号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MD)形态谱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VMD方法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针对分解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提出相关参数选择方法,并计算各固有模态函数(IMF)的能量波动系数,以获得对信号特征信息敏感的模态分量进行重构。计算重构信号的形态谱以反映信号的形态特征。通过FCM算法实现滚动轴承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的诊断。运用该方法对实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并将所提方法同基于原始振动信号、经验模态分解、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形态谱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更加有效提取滚动轴承信号的故障特征,实现故障类型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杜康宁  宁少慧 《机床与液压》2023,51(13):198-205
针对现有故障诊断方法多是面向单一故障进行研究,对于实际工况下的复合故障缺乏相应的诊断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有监督学习的ConvNeXt滚动轴承多工况复合故障诊断模型(TConvNeXt)。通过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将滚动轴承数据集重构为平衡数据集,以提高复合故障样本的利用率;利用迁移学习使TConvNeXt网络模型掌握判别滚动轴承复合故障信息所需的部分权重,通过格拉姆角场将一维信号转换为RGB图像输入模型,训练模型剩余权重;最后将训练后的TConvNeXt网络模型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并且利用Grad-CAM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网络诊断错误起因并对网络进行调整;将训练准确率最高的模型用于滚动轴承故障实测,检验其实际工况下的诊断能力。实验结果表明:TConvNeXt网络模型具有高诊断精度,它不仅在混叠故障诊断中表现突出,在单一故障诊断中也具有优势,能够很好地适应多工况下不同故障类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提出一种滚动轴承多故障诊断方法。对滚动轴承多故障振动信号分量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化信号的带宽实现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重构。对比所提方法与变分模态分解法,通过实验案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明显优于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即使在强噪声背景下,仍能有效地实现滚动轴承多故障信号的分解与重构,可以有效地诊断滚动轴承多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