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6):831-833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原发性肝癌围术期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旨在寻找该类患者围术期影响较轻的麻醉方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各70例,将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患者35例设为A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患者35例设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T 1、T2时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明显低于T0时(P<0.05);B组T1、T2时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T2、T3血浆IL-4、IL-10、HMGB1及VEGF-1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T1、T2、T3时血浆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明显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2.
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肝癌患者及30例同龄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MTT法用于检测部分病人外周血PBMC的增殖情况.结果 肝癌组CD4+CD25high/CD4+的比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肝癌Ⅲ期患者CD4+CD25high/CD4+比例高于Ⅰ、Ⅱ期(P<0.01);肝癌组PBMC增殖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肝癌患者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外周血PBMC增殖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下降,可能与肝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检测了41例次某些恶性肿瘤(原发性肺癌、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下简称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低于健康成人,T细胞亚群出现明显的失衡现象。同一种恶性肿瘤而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之T细胞下降水平及其亚群失衡程度不同,而属于以某一中医证型为主的不同种类恶性肿瘤患者的T细胞下降水平及其亚群失衡程度相近。从而为中医证型本质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机理探讨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肝癌间质治疗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组(A组)20例,微波消融联合间质治疗组(B组)20例,分别于消融治疗前、治疗后一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手术后一周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均较术前升高,手术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A、B两组术后间比较,B组CD3、CD4及CD4/CD8值高于A组,CD8略低于B组,仅CD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增加,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微波消融联合间质治疗后,可使免疫功能进一步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比例在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中的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临床Ⅱ、Ⅲ期宫颈癌患者140例,健康人群159例作为对照,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的比例.结果 宫颈癌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均低于健康人群;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宫颈癌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群,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汉族宫颈癌仅CD3+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人群;所有细胞比例在维、汉之间均无显著差异.HPV16+组与HPV16-组之间,CD4+T细胞、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Ⅱ、Ⅲ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且可能与HPV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酶标法(APAAP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和4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水平.[结果]肝癌患者手术前T细胞亚群中CD3 、CD4 、CD4 /CD8 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5),而CD8 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切除肿瘤2周后,患者CD3 、CD4 、CD4 /CD8 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为P<0.05), CD8 细胞数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而手术切除病灶可以积极恢复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是反应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和判断肝癌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对肝癌的综合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 ABO血型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血型分类.现有研究证实,A型血人群胃癌发病率较其他血型高,但ABO血型与胃癌预后关系的研究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胃癌预后与ABO血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患者资料,根据ABO血型对其分组,比较不同血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随访截至2014年12月,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不同血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的预后差异(pT,pN,pM投入模型1进行分析,pTNM投入模型2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667例患者,A型血200例,B型血207例,AB型血61例,O型血199例.不同血型组间患者年龄、性别、pT、pN、pM、pTNM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饮酒史和癌症家族史无统计学差异;AB型血患者Ⅲ期胃癌比例高于其他血型患者(AB型65.6%?vs?A型52.2%、B型54.6%、O型5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A型血患者吸烟比例最低,而AB型血患者吸烟比例最高(A:22.5%,B:32.9%,AB:41.0%,O:32.2%,P=0.018).生存曲线提示A型和AB型血患者累计生存率较B型血和O型血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型血相比,多因素Cox回归(Model?1:HR=1.432,95%?CI=1.082?~?1.897,P=0.012;Model?2:HR=1.329,95%?CI=1.005?~?1.756,P=0.046)均提示A型血患者预后更差;以B型为参考,多因素Cox回归(Model?1:HR=1.549,?95%?CI=1.170?~2.049,P=0.002;Model?2:HR=1.412,95%?CI=1.071?~?1.863,P=0.015)同样提示A型血患者预后更差;AB型组较O型(Model?1:HR=1.341,95%?CI=0.912?~?1.973,P=0.136;Model?2:HR=1.140,95%?CI=0.776?~?1.676,P=0.504)和B型(Model?1:HR=1.450,?95%?CI=0.985~2.134,?P=0.059;Model?2:HR=1.212,95%?CI=0.827?~?1.776,?P=0.324)组预后均更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中,A型血较O型血和B型血组预后更差,血型对疾病的影响还应在不同民族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与健康人群外周血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变化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HC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维理  唐卫国  涂茜 《重庆医学》2002,31(4):323-324
目的:探索ABO血型血液在不同季节用量比例变化规律,为合理采集储备血液及预防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对本中心1993-2000年555007人份全血及SAG-M红细胞悬液发血记录,经统计学处理。结果:O、A、AB型用血量构成比在没季节均有显著性差异,O型第一季节高,第四季度低(P<0.05);A型第三季度高,第一季度低(P<0.01);AB型第四季度高;第二季度低(P<0.05);B型用血量构成比各季度无明显差异。结论:(1)血站采备血液,可在原血型比例基础上,第一季度增加O型,减少A型;第二季度减少AB型;第三季度增加A型;第四季度增加AB型,减少O型。(2)O型血人群在春季、A型血人群在夏季、AB型血人群在冬季较其它季节更易患病,应以预防及注意。  相似文献   

10.
迄今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IL—2活性。IL—2R表达及T细胞亚群可明显变化。然而对原发性肝癌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观察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IL—2活性、IL—2R表达及T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进一步了解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变化的机制。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平均年龄46.7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HC患者ABO血型、HBVM模式分布及相互关系。方法:192例PHC按ABO血型和HBVM模式进行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HC患者A血型多于对照组(P<0.05),B血型少于对照组(P<0.01);ABO血型HBVM各模式之间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模式一四五、一五和一较对照组高(P<0.01),而模式一三五、二和0较对照组低(P<0.01);ABO各血型HBV感染者均多于无HBV感染者。结论:ABO各血型HBV感染者罹患PHC的倾向性均较无HBV感染者高,A血型和HBVM模式一四五、一五和一人群罹患PHC的倾向性较其他血型和模式高。B血型罹患PHC的倾向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ABO血型的各型肝病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指标改变状况,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探讨和治疗学与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免疫扩散和APAAP桥联酶标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NC)500例、乙肝标志物阳性的各型肝病562例,其中急性肝炎(ASC)140例,慢性肝炎(CH)192例,肝炎后肝硬化(LC)160例,原发性肝癌(PHC)70例,分别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D、IgE、补体C_3(C_3)、总补体(CH_(50))、循环免疫复合物(CIC)、E-玫瑰花环形成率(E-RFC)及T细胞亚群CD_4、CD_8及CD_4/CD_8的改变情况。结果健康人群ABO血型分布态势为A>O>B>AB,ASC组为B>O>A>AB,CH组为O>B>A>AB,LC组为B>O>AB>A,PHC组为AB>B>O>A,各肝病组与NC组相比,体液免疫指标改变明显,自ASC至PHC,IgE递增显著,IgD、IgG次之,PHC组C_3、CIC明显升高,ERF-C明显降低。AB血型的肝病IgG、IgE、C_3、CIC明显升高,E-RFC显著降低,AB血型的LC和PHC患者CD_4、CD_4/CD_8明显降低,与其他各血型组和N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HBV感染者中,AB血型者易于发生LC和PHC,这一血型的肝病患者易于出现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和细胞免疫功能不足。按ABO血型检测以上指标,对判断预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ABO血型分布特点及其与HBV感染模式和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ABORhD血型定型试剂卡对435例PHC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 assay,CMIA)检测HBV感染各项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对HBV-DNA进行定量测定.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本地区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计算其ABO各血型分布比例.结果 435例PHC患者中,ABO血型分布为A型>B型>O型>AB型,对照组ABO血型分布为O型>A型>B型>AB型;患者不同HBV感染模式与各血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A型和AB型PHC患者其HBV-DNA定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BO血型与PHC的发生以及HBV病毒载量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猪血细胞表面多糖抗原α-Gal与人ABO血型抗原的相似性.方法 人全血A、B、O、AB 4种血型的健康人的新鲜血,肝素抗凝,1 800 r/min离心,取白细胞富集层,利用confocal及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猪及人ABO 4种血型血细胞与BSI-B4-FITC结合的情况.结果 以A型血细胞为阴性对照,4种血型血小板、RBC、单个核细胞均为阴性,而粒细胞,B型有14%为(+),AB型约有8%为(+),O型约有2%为(+).结论 4种ABO血型抗原中B抗原与α-Gal的结构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ABO血型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评价ABO血型系统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有关糖尿病与ABO血型系统之间关系的原始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提取出相关的数据,使用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1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B血型和AB血型在糖尿病患者和对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B血型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例高于对照人群(OR=1.13,95%CI:1.05~1.21,P=0.000 7),AB血型则在对照人群中更为常见(OR=0.86,95%CI:0.77~0.97,P=0.01);但亚组分析时发现B血型和AB血型的分布差异仅在国外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血型(OR=0.90,95%CI:0.76~1.07,P=0.24)和O血型(OR=1.00,95%CL0.89~1.13,P=0.96)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ABO血型有关.国外人群中B血型的糖尿病发病风险高于其他血型,AB血型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子,而A血型和O血型在国内外人群中与糖尿病的发生均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大鼠体外循环期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P组在预充液中加入PHC0.05mg/kg,C组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在体外循环建立后开始转流,转流时间为2h。观察时间点为:T0:转流前;T1: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1h;T2: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2h。分别在3个时间点观察两组大鼠的血压、心率、动静脉血氧分压差(Pa-vO2)、乳酸含量、转流2h总尿量。结果:T2、T3时刻P组大鼠乳酸含量低于C组,动静脉血氧分压差、转流2h总尿量高于C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有效改善大鼠体外循环期间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ABO血型病人是否对异丙酚的效果存在差异,以期对临床麻醉应用异丙酚提供个体化依据.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病人80例,年龄40~60岁,体重50~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血型(n=20)分为A组、B组、AB组、O组.病人入室稳定10min后测定靶控输注异丙酚前T0的MAP、HR和BIS值,之后开始静脉血浆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浓度4μg/mL,目标浓度6μg/mL,分别在靶控浓度4μg/mL(T1)、4.5μg/mL(T2)、5 μg/mL( T3)、5.5μg/mL(T4)时测定MAP、HR、BIS值.分别计算每组用异丙酚后各时间点MAP、HR、BIS与麻醉前测定值的差值△.结果:各时间点△MAP、△HR比较,B组最高,(P<0.01),0组次之(P<0.05),而A组和AB组无明显差异.△BIS,只有A组在T3和T4时间点大于其它血型组.结论:不同ABO血型病人异丙酚应用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gM型和IgG型ABO血型抗体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在移植患者血型转变中的作用。方法: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监测32例移植患者ABO血型,IgM型和IgG型ABO血型抗体的变化。结果:32例ABO血型不合患者血型全部转变为供者型,造血重建时间结果分析表明血型不合对于粒系和血小板的恢复无影响;患者血型转为供者血型后,其血清中缺乏相对应的抗体;32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中有6例供受者移植模式为A→O,其中有3例发生PRCA,且均检出IgG型抗A抗体,其余29例未检测到IgG血型抗体;3例PRCA患者红系造血恢复时间明显延长。结论:IgG型ABO血型抗体可能会抑制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患者的红系分化成熟,在PRCA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监测ABO血型不合移植患者体内的ABO血型抗体变化可指导输血治疗,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怀化地区汉族献血员ABO血型分布、基因频率分布情况。方法用凝集法对2476例汉族献血员进行ABO血型检测,计算ABO血型基因频率。结果怀化地区汉族献血员ABO血型及其基因频率分布情况:A型:32.35%(801/2476);B型:23.14%(573/2476);O型:37.00%(916/2476);AB型:7.51%(186/2476);p(A)为0.2244;q(B)为0.1676;r(0)为0.6079,男、女性之间ABO及Rh血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怀化地区汉族献血员ABO血型及其基因频率分布与北方地区有差异,符合南方地区O基因频率较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比较国产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与进口微柱凝胶卡对绵阳地区不同年龄段ABO血型及Rh血型的鉴定性能。方法选择该地区4 500例血型鉴定样本,同时用国产微柱凝胶卡技术和进口微柱凝胶卡技术两种方式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的鉴定,并对样本按照年龄进行分组:0-12岁组846例,13-20岁组269例,21-30岁组166例,31-40岁组356例,41-50岁组530例,51-60岁组648例,61-70岁组1273例,〉70岁组412例。最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结果国产微柱凝胶卡与进口微柱凝胶卡A抗原、B抗原、Rh抗原检测结果比较国产微柱凝胶卡与进口微柱凝胶卡测定A抗原、B抗原及Rh抗原检测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2种微柱凝胶卡测定A抗原、B抗原及Rh抗原结果比较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国产凝胶卡与进口微柱凝胶卡测定A抗原、B抗原及Rh抗原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对不同年龄段ABO血型及Rh血型均具有较好的鉴定能力,能够满足临床对于血型鉴定的要求,且成本较进口卡低,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