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铁催化剂。在实验室中,该催化剂可高效将以植物为原料制成的H2、CO2合成气转化为普通塑料的主要成分乙烯和丙烯,且转化过程中不会大量产生无用的甲烷等副产品。此前,生物塑料主要以玉米等农作物为基础在微生物作用下制成,可再生且环保,但使用范围有限,无法取代由石油或原油副产品制成的塑料。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碳源,其高效利用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纽带。近年来,基于化石能源的塑料制品使用和废弃量快速增加,其难于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生物质与塑料的催化共热解技术能够得到选择性更高的产品,进而提升高附加值产物的产率和品质,是生物质与塑料规模化利用的重要方向。本文从生物质与塑料高效转化的角度出发,梳理了生物质与塑料催化共热解技术研究进展,对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机理、ZSM-5基催化剂共热解、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共热解、碱/碱土金属催化剂共热解、多催化剂共热解等不同种类的催化共热解研究前沿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原位催化和非原位催化的共热解方式,展望了生物质与塑料催化共热解的主要技术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生物质与塑料的高效协同转化提供方法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将废弃塑料热解处理转化为汽油、柴油.油质质量关键环节之一为催化剂的合理选择、制备.我们通过大量实验筛选S—2#催化剂并着重讨论有关技术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欢  万坤  牛波  张亚运  龙东辉 《化工进展》2022,41(3):1453-1469
塑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大规模生产和不恰当的处置已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通过化学回收和化学升级再造的方法将废弃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实现塑料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废弃塑料的回收现状和化学升级再造的途径,包括催化热解、化学解聚、催化氢解、光催化、化学氧化等,着重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于产物分布和产率的影响、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反应机理等。针对目前存在的反应条件严苛、催化剂成本高且重复利用性差等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工艺条件、弄清催化剂失活机理和开发价格低廉的高效催化剂,有望进一步实现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艺蕾  马跃  李术元  岳长涛 《化工进展》2021,40(5):2784-2801
通过热解和催化热解技术将废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是一种有前途的回收途径,可解决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化,这种方法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环境优势,为塑料的回收行业确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石蜡、轻质芳烃(BTX)、低碳烯烃和苯乙烯等产品为出发点,阐述了不同聚烯烃塑料的热解特性,详细介绍了温度和停留时间对产品分布和收率的影响,然后基于聚烯烃空间结构的差异,讨论了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的热解机理,并对催化剂的酸强度和孔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着重分析,以改善产品选择性。此外,文章简述了聚氯乙烯脱氯的三类过程,即热解脱氯、催化热解脱氯和吸附脱氯。最后指出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成本高、重复使用活性低等潜在问题,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优化工艺路线、开发价格低廉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美国加州新光技术公司(Newlight Technologies)在10月11日宣布,将为其气体转塑料生产线每年新增约45 t的产能。该公司称,这种工艺能把空气以及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转化为成本低于石油基塑料的高性能生物塑料。这套已获得专利的系统能够高效地通过生物催化剂把  相似文献   

7.
中石化西安分公司制氢装置转化催化剂在短期生产运行过程中,因催化剂积碳导致转化炉管表面出现大面积花斑,近半数炉管出现红管,炉管差压增大,转化出口甲烷含量超标,芳烃穿透.对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后表明:装置开停车频繁;转化催化剂多次积碳-烧碳使催化剂表面剥蚀破碎、跑损严重为主要原因.针对失活原因制定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IHI)最近开发出一种新的回收废料方法,可将废聚烯烃塑料转化为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BTX)。该工艺采用由日本Muroran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的含镓MFI型沸石催化剂。其转化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在450~510℃、0.1MPa下,对废聚烯烃塑料进行热降解和气化(氯在气体洗涤塔中被脱除);随后,反应物在500~580℃和Ga—MFI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BTX,BTX产率约50%,其中苯为15%、甲苯为20%、二甲苯为15%。IHI建设了一座生产能力为10kg/h的试验装置,目前正在对该新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与助剂》2004,(6):55-56
邻苯二甲酸酯类产品如DOP,DEP等是主要的增塑剂,由于质优价廉,在塑料、橡胶的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合成中,所使用的催化剂分为酸性催化剂和非酸性催化剂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刘仲堪 《大氮肥》1996,19(3):224-227,236
用定温还原迎头色谱法和程序升温还原法,对加与不加稀土的两种转化催化剂的还原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温度对还原性能有明显影响,两种催化剂的还原均按两种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即低温时遵循速度控制-成核作用机理,高温时按瞬间成核-收缩球模型进行,稀土对转化催化剂还原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增加催化剂中核化中心数目,其次是降低还原活化能,RE2O3以对转化催化剂还原的促进作用具有持久性,经高温氧化后此促进作用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以高温烧结氧化铝为载体,镍为活性组份,高熔点稀土氧化物为助剂制备的二段转化炉催化剂具有使用强度高,耐热性能好,转化活性稳定。床层阻力降低等特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同类催化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以半导体为催化剂,对CO_2进行光催化还原的产物及产率、光转化效率、反应途经和机理以及催化剂制备等方面的国外研究的进展,以引起国内读者注意并开展此项具有诱人前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健民 《粘接》2010,31(3):74-78
1前言 为了保持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化学是很重要的。以塑料为例,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的各类塑料达2亿2千万吨,对石化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负担。近年来为了降低CO2排放量,科技人员研究了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特别是植物资源制造聚合物的工艺。在制造绿色塑料的工艺中,用环境友好的酶催化体系代替卤素催化剂体系。发酵法和酶催化剂聚合法有望成为未来塑料合成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兖州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反应釜研究了两种铁系催化剂对煤高温快速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担载Fe2S3的催化剂和高分散铁系催化剂对煤的热解行为影响较小;担载Fe2S3催化剂促进了氢气参与反应和煤液化产物向轻质化转化,在优秀和足量的供氢溶剂条件下,溶剂的供氢速度明显优于氢气转换的供氢速度,催化剂的作用不明显;对比添加高分散铁系催化剂并加助剂S和添加Fe2S3催化剂的煤高温快速液化,发现元素S的作用与S和主催化剂铁的结合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斌  解铭  齐翔  张乐  王光远  申利红  王博 《化工进展》2019,38(4):1739-1745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塑料改性剂及表面涂料等诸多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MMA 合成路线众多。本文综述了以乙烯为起始原料,经过羰基化反应制备丙醛、丙酸和丙酸甲酯等中间产物,然后经羟醛缩合反应制备MMA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乙烯制备MMA的3条工艺路线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中间产物与甲醛的缩合反应是乙烯路线的关键步骤,重点介绍了羟醛缩合反应及其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目前用于气相催化羟醛缩合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V、Si、P酸性催化剂和K、Cs碱性催化剂,其中以Cs为主活性组分的碱性催化剂研究最为广泛,载体种类、助剂、制备方法、反应条件等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寿命等具有较大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需加强对羟醛缩合反应催化机理的研究,具有酸碱两性的复合催化剂是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郭秀春 《化工时刊》1994,(9):27-27,26
一、前言 道塑料公司开发的Insite技术是类似于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技术。Insite泛指催化剂、技术和产品。它以特有的限定几何形状(CG)之催化剂和道公司的特有聚合工艺为特点,产品是加工性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长支链聚烯烃树脂。 二、Insite技术及特点 Insite技术所用的CG催化剂以ⅣB族过渡金属(加钛)为基础,然后与杂原子(加氮)结合的单环戊二烯基团形成共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段转化催化剂Z111-6与CN-16混装时的装填方式;论述了催化剂的升温还原过程和运行状况;分析了一段转化管外壁超温和催化剂析碳的原因,实施了改进措施。运行结果表明,转化管壁温平均为850℃,比使用其他型号的催化剂降低了15~20℃。  相似文献   

18.
邵锐 《川化》1998,(3):1-6
在合成氨工业发展不同阶段,我厂为一、二段转化配套开发的转化催化剂新产品的状况及在新的节能降耗形势下研究的转化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碱性电解水具有操作易实现、设备费用低和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将可再生资源转化为氢能的技术。但电解水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因此需要高效催化剂提高能量转化效率。钌具有与铂相近的金属-氢键强度,是极具前景的制氢催化剂。综述了近年来钌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碱性电解水制氢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廉价过渡金属材料相比,钌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析氢材料。以目前主要研究的钌金属及其合金、钌基磷化物、钌基硫化物、钌基硒化物为代表,分别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价,最后提出了钌基电催化剂在制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CO变换催化剂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德显 《大氮肥》1994,17(2):83-88
CO变换催化剂技术进展齐鲁石化公司荣德显1前言在合成氨厂所用7种催化剂中,最重要的是转化、变换和氨合成三类催化剂。变换反应的作用主要有两条:一是起到净化粗合成气的作用,即将转化尾气中含有的CO转化成CO_2,CO_2比较容易从粗合成气中脱除,以避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