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病程在1天~30天的急性期、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组25例),对照组(先药后针组25例)。两组治疗21日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84%,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治疗应尽早、分期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用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2%,两组比较,P0.05。结论: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温针、电针和闪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单纯西药治疗)、温针组(28例,患侧面部温针灸)、电针组(28例,电针疗法)和闪罐组(28例,针刺后加闪罐),疗程4周。比较各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和治愈时间。  结果:①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6.4%,电针组为85.7%,闪罐组为85.7%,均高于对照组75%(P<0.05);温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②治疗后,4组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灸治疗3个组H-B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温针组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③3个针灸治疗组患者痊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温针组短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  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其中温针疗法在恢复面神经功能和治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灸疗法治疗风寒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40例病程在4~30 d的早、中期风寒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灸合并针刺组(简称治疗1组)20例和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1组)20例。后期病程在30 d以上的40例风寒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灸合并针刺组(简称治疗2组)20例和单纯针刺组(简称对照2组)20例。治疗组针灸并用,对照组只用针法治疗。对照组取四白、翳风、合谷、颊车、太阳、迎香、阳白、攒竹等穴。治疗组取穴与对照组相同,予运动灸疗法。观察各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3期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灸治疗各期风寒性周围性面瘫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与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TDP照射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7.22%,对照组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关穴温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四关穴温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电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2.6%,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温针灸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闪罐疗法治疗恢复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温针组和针罐组,每组25例。温针组予以针刺风池、阳白透鱼腰、下关、地仓透颊车、颧髎、合谷治疗,其中颧髎用温针灸;针罐组在接受与温针组相同治疗的同时配合患侧闪罐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针罐组总有效率为92.0%,温针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闪罐疗法治疗恢复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温针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施以温针灸法;对照组34例,给予传统针刺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6.5%.结论: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挑疗法与电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对比.方法:180例中应用针挑疗法治疗(治疗组)90例,电针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9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针挑治疗组治愈率为91.11%,总有效率为100%,两者之间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1例出现副作用.结论:针挑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为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电针、温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型)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单纯电针治疗,试验组行电针、温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面部神经功能、面部残疾指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71.12%(32/4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和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温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型)的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和面部残疾指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电针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理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康复训练和电针。结果:治疗4周后,在面神经功能分级上、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电针、理疗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60.0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治愈率48.00%,总有效率80.00%,分别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观察比较,治疗后对照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方法,治疗组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在翳风穴加用温和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22/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3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1天,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疗效可靠,有效减少治疗天数,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灸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研究现状。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待的1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及激素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针灸择期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及对比分析,并对研究现状及评价进行探讨。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65/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58/68),两纽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而言,采用针灸择期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并且属于一种可靠与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收入我科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A组25人,B组25人。A组采用择期针灸治疗方法,B组采用急性期针灸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治愈17例,占68%;显效6例,占24%;有效2例,占8%,总有效率100%。B组治愈15例,占60%,显效8例,占32%,有效2例,占8%,总有效率100%。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A组治愈率高于B组,2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早期干预对预后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法合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分期针刺合用半导体激光法(治疗组47例)和单纯分期针刺法(对照组45例)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7.2%,对照组66.7%,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7.9%,对照组8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激光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以针罐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西药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7.4%,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痊愈率43.3%,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罐结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对照组64例采用祛风通络针刺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1%,对照组痊愈率为70.3%,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祛风解毒活络汤内服.结果 治疗组耳后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7d后面瘫急性伴随症状缓解情况、60 d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 (P< 0.05).结论 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林敏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0):1275-1276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取电针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月后分别在0月、3月对照观察两组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0月并发症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3月后治疗组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3月后治疗组面肌纤维性痉挛和面肌痉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个月后治疗组并发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老年人急性期电针治疗后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