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女短衫是中国传统服饰品之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物化载体,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晚清五彩绣福寿如意饰边女短衫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汉族民间服饰中的符号进行了研究。结合实例分析,从造型符号、纹饰符号和色彩符号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服饰符号进行语义解读,通过服饰符号的外部形式分析其在中华传统文化内部所发挥的物质和精神作用。其目的是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方法感受古人的造物哲学,为汉族民间服饰的研究开拓出新的空间,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资源和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其服饰符号系统极具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变,文化同化现象日益严重,彝族服饰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的舞台。面对严峻的现实,彝族服饰怎样得以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彝族服饰的款式、色彩、图纹三个方面,结合凉山彝族服饰系统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体会凉山彝族服饰的博大内涵和独特魅力,有利于在现代设计艺术中进行应用、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符号学的视角探析针织服饰设计,论述了符号学概念、针织服装中符号的运用和特点。具体分析了针织服装设计中的造型符号、色彩和图案符号、材料符号、制作工艺符号,以期正确运用符号学理论研究现代针织服装设计的符号表达形制与意义,为针织服装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陕北延川非遗布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针对陕北延川布堆画的视觉符号、行为符号和精神符号,剖析陕北延川布堆文化蕴含的生命群体意识,探索陕北延川布堆画承载的黄河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存。以符号学和设计学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整理陕北延川布堆画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根据皮尔斯符号学划分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剖析陕北延川布堆画的造型、色彩、纹样的表象特征及象征意义的表意内涵,剖析陕北延川布堆画的文化根源。研究表明陕北布堆画的视觉特征符合符号学理论构建,具备符号学赋予的内涵,符号学方法的构建为陕北布堆画的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凉山彝族服饰染织艺术作为一种地域物质文化,承载、反映了彝族先民特有的宇宙人生观与美学世界观。苏晓燕编著的《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一书不仅对凉山彝族服饰染织艺术的具体程序及蕴含的内在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还深入研究了其抽象美学特征。作者从凉山彝族服饰染织的形态抽象与元素关系抽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工艺》中的凉山彝族服饰染织的抽象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也能将凉山彝族服饰设计特有的美学理念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凉山彝族有漆器、服饰和银饰3大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种类,其装饰图案极具民族风情,风格独特。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彝族传统装饰图案具有极高的创新设计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引入分形理论,选取凉山彝族漆器、服饰和银饰3种传统手工艺种类的9种装饰图案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形维数测试分析,选择分形特征最为明显的3种图案进行分形设计。得出凉山彝族传统装饰图案的分形数据与规律,以及3种创新分形设计图案,并将其中最典型的分形设计图案应用于家具产品设计中。从而拓展了凉山彝族传统图案的研究、设计和应用方向,为凉山彝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和传播提供不同视角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角度,对服饰形象设计系统这一服饰文化的应用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其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简要分析其文化内涵。旨在基于现代信息的产品实际上,对其社会存在和文化辐射进行讨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在服饰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中,恰当地使用这种服饰语言符号意义,对于丰富设计语言、实现物质和精神文化共同发展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符号学是在西方二十世纪兴起额一门新兴学科,学界普遍认为索绪尔和皮尔斯创立了符号学。本文首先通过相关的符号学理论对满族服饰中的设计语言元素进行了分析,对满族服饰文化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进行了解读,对于满族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曾琦  傅师申  梅芳  叶娇 《纺织学报》2006,27(1):117-120
从符号学与流行传播学的角度,对服饰文化传播中的符号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代服饰传播媒介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符号,把各种服饰形象和服饰文化传递给受众,使受众接受符号意义,形成符号化的情感态度和成为流行服饰及其文化传播载体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服饰文化传播符号的研究在现代服饰设计、营销、消费和服饰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理论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符号学与设计符号学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针对达斡尔族传统刺绣纹样图形进行符号学与设计符号学的交叉思维推演,通过达斡尔族传统刺绣纹样图形的爬梳剔抉和条分缕析,探索其图形符号之下蕴藏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旨在对其符号架构进行厘清,建立系统的、清晰的相关研究脉络,论证其自身所具有的符号象征性对于相关设计的转化与应用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蒙古族刺绣图案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文化、造型结构、图案寓意、色彩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出独具蒙古族特色的刺绣图案进行创新,融合现代时尚服饰理念,设计出具有民族元素特点的服饰,为蒙古族刺绣图案的创新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周雯  陈璐  杜佳灿 《丝绸》2022,59(2):77-86
四川凉山地区作为彝族最大的聚集地,因其经济、社会及环境多种因素,凉山彝族服饰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关于凉山彝族服饰的研究概述居多而实证偏少,地域分类为主而时代特征区分不足。本文以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收藏的实物服装为样本,通过考据、测绘和结构分解,并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凉山彝族女衫的形制与结构特征,对民族传统服装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The Chinese embroide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practice in modem clothing demand consistent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Some tentative analyses will be given in the paper in exploring crafting techniques and pattern design of traditional embroidery, and as so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ideas and methods it utilizes in creative design in modem clothing. There for, it will summarize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formulary application of embroidery pattem,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corresponding techniques to combine traditional and modem materials and craftworks, and the inject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and design ideology. Thus, to inherit and develop new concept applied to modern clothing design becomes the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to both national and global fashion world.  相似文献   

14.
图案作为一种视觉要素,服装图案设计效果直接关系到服装本身的影响力和销量。在广阔的服装市场中,"独特"逐渐成为标签。近年来,"国漫"热潮来袭,为服装图案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国漫"形象的艺术特征鲜明,具备浓郁的传统文化属性。在服装图案设计逐渐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国漫"形象和表现元素在服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对推动服装图案设计创新,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都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创新素材搜集、设计以及评价等全流程,为"国漫"与服装图案设计的有效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带给服装图案设计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族一种古老的刺绣工艺,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以蒙古族刺绣纹样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蒙古族刺绣的历史、纹样特征、工艺技法、寓意及构成形式进行系统分析,提炼元素,融合现代服装设计理念,采用面料二次改造手法进行民族服装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寻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长久流传的原因,促进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与传承,分别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的影响因素、文化内涵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研究。在研究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从纹样的文化内涵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得出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的文化内涵主要受2种文化的影响:第1种是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神仙思想为主的中原文化,第2种是以佛教、袄教为主的丝绸之路文化,从中挖掘出纹样多元化的文化交融特征。从纹样深厚的文化内涵考虑,进一步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运娟  赵莉  金娟凤  陈东生 《丝绸》2020,57(2):61-65
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金苍绣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和传世实物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纺织品设计艺术与工艺角度研究泉州金苍绣的美学特征,得出金苍绣在刺绣针法、工艺审美价值、工艺服务对象方面的工艺美学特征,色彩美学特征表现在“尚红贵黄”色彩属性、与闽南文化的精神气质相吻合,纹样具有隐或显的吉祥含义、地域特征明显的美学特征。同时基于“和合”文化哲学理念,探讨其在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所蕴含的“和合文化”内涵,同时提出基于和合文化视角下泉州金苍绣研究在增强海丝沿线国家的文化认同感、提升闽派服饰创意设计文化底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莎 《纺织报告》2020,(1):68-71
以实际调查的形式研究了鲁锦图案,并对鲁锦图案的背景和发展、编织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革新,从传统的鲁锦编织模式入手,分析了传统的手工编织形式和科技编织形式,并将其应用于不同风格的针织服装中。通过对鲁锦图案在针织服装中的特点及其在针织服装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鲁锦图案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针织服装鲁锦图案的个性。通过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和创新的角度,将传统鲁锦的民族情怀和具有现代质感的针织服装的美感结合起来,达到一种新的视觉效果,使针织服装设计具有高品质、时尚、绿色的特点,解决了针织服装单调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佟 《纺织学报》2019,40(11):155-160
为拓宽女装设计在空间造型上的创新思路,以服装空间变化作为切入点,结合实例,将人体曲面与特定造型的几何式结构服装进行分解,寻找二者在平面与立体空间关系中的结构联系,提出服装几何空间设计的概念。根据款式造型与结构分析的结果,通过构成元素在几何平面纸样中的不同变化,形成服装空间的二次构成,研究了人体与服装在不同空间关系形成过程中的设计规律,归纳了3种服装几何空间设计方法。通过在特定款式纸样变化中的运用,将立体构成与平面纸样技术结合,满足了服装的个性化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0.
借助CLO 3D虚拟服装设计软件,将虚拟现实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有机结合,设计了两款广绣定制服装作品。实现了广绣定制服装的虚拟服装设计、虚拟缝制、虚拟图案设计、虚拟展示等过程,表明虚拟服装设计应用于广绣定制服装可行。为广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同时也为服装定制类型企业推进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