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的3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方式治疗.男24例,女13;平均年龄40.6岁.其中椎间孔内型19例(51.4%),椎间孔外型11例(29.7%),混合型7例(18.9%).平均手术操作时间70 min,平均卧床时间9 h,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0 d,平均手术花费0.98万元. 结果 37例患者平均随访11.5个月.疗效评定按照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功能指数评分(ODI)和Nakai分级评定.随访结果 显示.患者手术前腿痛VAS指数为8.3±2.3,术后3个月为3.1±1.6,术后6个月为2.9±1.9,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手术前ODI为64.5±23.0,术后3个月为23.6±12.0,术后6个月为12.9±7.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Nakai分级:优19例(51%),良13例(35%),中2例(5%),差3例(8%),优良率为87%. 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正确选择患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穿刺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技术治疗单纯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单纯髌骨骨折69例,随机分为两组,处理微创组38例,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19~65岁,平均(31.4±0.3)岁。对照组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18~61岁,平均(30.3±0.2)岁。处理微创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穿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手术开放复位,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经半年以上随访,处理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微创组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穿刺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治疗单纯髌骨骨折固定牢固,创伤小,恢复快,能同时探查和处理膝关节其他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A3.1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同仁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中老年胸腰椎骨折且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年龄50~65岁,平均58.6岁。受伤原因:跌倒伤38例,道路交通伤7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组(PVP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组(PPSF组)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组(PVP+PPSF组),每组15例。观察3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术后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以及VAS评分。结果 PVP组、PPSF组、PVP+PPSF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5±6.4)、(62.2±10.6)、(66.5±8.5)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6±2.4)、(52.4±8.3)、(42.6±7.2)m 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0.9)、(10.8±1.6)、(9.8±1.7)d。PVP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三组术后Cobb角、椎管占位率以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PVP组术后Cobb角及椎管占位率改善低于PPS组和PVP+PPSF组。PVP组和PVP+PPSF组术后1周VAS评分优于PPSF组,但1年后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PPSF术创口小,脊柱减压效果好,而PPSF+PVP术同时具备PVP术和PPSF优点,且避免了PVP术和PPSF缺点,可能更适合于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A3.1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创伤相关的血清指标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0月符合标准的48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行体外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微创组)23例,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开放组)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前后矢状位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以及术前和术后2、8、24、48h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分别为(64.5 ±13.9)min、(57.3 ±21.1)mL、(7.2 ±2.7)d,均明显少于开放组的(81.2 ±17.3)min、(223.4 ±76.4)mL、(9.0 ±4.2)d,术后1~3d切口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矢状位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无明显差异.微创组术后24h血清CRP和CK浓度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微创组IL-6和IL-10浓度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更轻微的组织损伤及系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创伤相关的血清指标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0月符合标准的48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行体外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微创组)23例,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开放组)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前后矢状位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h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以及术前和术后2、8、24、48h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结果微创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分别为(64.5±13.9)min、(57.3±21.1)m L、(7.2±2.7)d,均明显少于开放组的(81.2±17.3)min、(223.4±76.4)m L、(9.0±4.2)d,术后1~3d切口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矢状位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无明显差异。微创组术后24h血清CRP和CK浓度明显低于开放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微创组IL-6和IL-10浓度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更轻微的组织损伤及系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微创椎间融合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03至2016-12医院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 并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临床功能ODI评分。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为(132.03±2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86.39±51.32)ml,术后引流量为(64.17±31.71)ml,术后住院天数为(7.30±1.06)d,与传统组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月采用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70岁,平均65.5岁。致伤原因:摔伤30例,道路交通伤10例。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腕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范围及上肢功能(DASH评分)等。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6.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5.6±6.5)min,术中出血量(35.8±4.5)m L,骨折愈合时间(7.5±2.5)个月;腕关节掌曲(73.2±6.4)°,背伸(64.5±4.2)°,旋前(81.6±3.5)°,旋后(76.5±5.5)°;DASH评分(5.6±2.4)分。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微创外科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0年2月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45.3±6.7)岁,均存在明显腰背痛.全身麻醉下行Quadrant辅助下关节突截骨、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经皮Sextant系统复位内固定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Cobb角等评定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35 min,平均出血量106 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4~16月,平均5.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6±3.5)分,术后3个月为(2.5±1.3)分(P<0.01);术前ODI为53.6±24.2,术后3个月为20.6±6.3(P<0.01);术前Cobb角为(32.1±4.5)°,术后3个月为(7.3±2.9)°(P<0.01).结论 Quadrant辅助下微创经关节突截骨矫形术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安全且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70~86岁,平均75.6岁.按照手术方法 的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微创组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1周内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术前及术后2、4、8、12周VAS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78.9±10.3)min、术中失血量(188.4±29.1)mL、手术切口长度(5.2±1.2)cm、住院时间(10.4±2.8)d,均少于传统组(86.1±14.2)min、(219.2±34.5)mL、(6.3±1.7)cm、(14.7±2.9)d(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8%(3/40)低于传统组25%(10/40);手术效果优良率93%(37/40)高于传统组73%(2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2、4、8、12周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经微创Super-cap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能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优良率较高,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可吸收缝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9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采用不可吸收缝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8~68岁,平均45.1岁;高处坠落伤8例,骑车摔伤2例,意外摔伤6例。根据AO/OTA分型均为34C1型。手术以克氏针垂直骨折面钻取2个骨隧道,在钢丝引导下,将不可吸收缝线穿过骨隧道并于前方包裹骨折块,最后以三星结捆扎复位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最大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按照Bostman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Lysholm评分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评估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后1d拍摄X线片显示髌骨骨折块均复位良好。16例患者均获随访(门诊、微信或电话),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7.8个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电磁导航机器人辅助与C形臂引导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36~60岁[(44.1±3.9)岁]。17例采用电磁导航机器人辅助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电磁导航组), 15例采用C形臂引导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C形臂引导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骶髂螺钉置入时间、耻骨支螺钉置入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 d、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Majeed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5.4±0.5)个月]。电磁导航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0±2.5)min、(10.9±2.6)ml, 短于或少于C形臂引导组的(50.0±3.5)min、(14.9±3.1)ml(P均<0.01)。电磁导航组骶髂螺钉置入时间和耻骨支螺钉置入时间分别为(12.4±0.2)min、(10.1±0.3)min, 短于C形臂引导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微创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老年胸腰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5 ~78岁,平均70.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1.1)d(3~7 d).损伤节段:T112例,T12 6例,L18例,L2 5例.均行PKP治疗.术后评价后凸Cobb角、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以及后凸角矫正丢失度数,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结果 所有患者获26 ~56个月随访,平均34.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98.7 min(80~ 12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2.8 ml(30~85 ml),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平均18.2 h(8~19 h),术后1周VAS评分为(0.9±0.6)分,术后X线片示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10.4°,随访24个月以上Cobb角平均丢失1.8°,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片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邻椎骨折. 结论 采用微创内固定结合PKP能快速消除疼痛和恢复功能,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CT导向下冷冻消融术治疗儿童骨样骨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9例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儿童患者行CT导向下冷冻消融治疗.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10.0~15.0岁,平均(13.0±1.6)岁,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前均行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手术使用大孔径多层螺旋CT(层厚2 mm,120 kV,250 mAs).于CT导向下应用8G骨穿针穿刺病灶中央,拔出针芯、经外套针置入17 G冷冻探针,冷冻模式采用2次冷-热循环,术中间隔5 min扫描冷冻区域,了解冰球大小和形状.术后以VAS疼痛评分评估疗效.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评分(8分1例,7分3例,6分4例,5分1例)与术后1个月(1分4例,0分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838,P<0.01).本组患者术前因长期疼痛刺激导致不同程度跛行,术后3d疼痛均明显减轻,无肢体功能障碍.1例患者术后1d发热(37.8℃),对症处理2d后缓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期内所有患者疼痛无复发.结论 CT导向下冷冻消融术治疗骨样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与传统切开治疗髌骨简单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手术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8.0±12.9)岁,均为简单横形骨折。按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切开组12例,关节镜微创组12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2.4±2.2)个月。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49.6±6.2)min显著少于传统切开组(57.9±7.2)min(P=0.006)。两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1.3)周vs.(12.3±1.2)周,P=0.210],关节镜辅助微创组患者术后HSS评分优于传统切开组(91.6±3.8 vs.86.3±4.8,P=0.007),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骨不连、感染和断钉情况。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关节镜辅助微创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质量可靠、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且不影响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变距无头拉力螺钉(Acutrak螺钉)经皮微创与Qwix螺钉切开手术治疗Jon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40例Jones骨折患者分为无头螺钉(Acutrak)组20例,Qwix螺钉组20例,并评价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AOFAS评分。结果 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3(17.2±5.5)个月。Acutrak组在术后1、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Qwix组,在术后3个月AOFAS评分明显高于Qwix组,术后并发症及取出螺钉的病例数明显少于Qwix组。结论应用Acutrak螺钉微创技术治疗与传统切开手术比较,存在更少的术后疼痛、更好的患足功能、更少的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累及硬膜囊的脊椎转移瘤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125I粒子植入及PVP累及硬膜囊的脊椎转移瘤20例患者38节病变椎体.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体力状况评分(KPS)和肿瘤病灶大小(mm3)3方面评价其疗效.分别记录术前VAS、KPS评分;术后24 h,1、3和6个月VAS及KPS评分;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出术前肿瘤病灶大小、测量术后1、3和6个月残余肿瘤病灶大小,观察肿瘤有无增大.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每个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射量为(3.8±1.6)ml,每节椎体粒子平均植入量为(35±5)粒.随访6个月~1年,平均8个月.术前VAS平均得分为7.41±0.79;术后24 h,1、3和6个月VAS平均得分分别降为5.68±0.83、3.91±0.86、3.50±0.90和2.86±0.83;术前KPS平均得分为53.64±11.66;术后24 h,1、3和6个月KPS平均得分分别为59.32±7.19、80.33±4.32、84.55±5.09和82.05±6.06.术前肿瘤病灶平均大小为(650±10)mm3,术后1、3和6个月残余肿瘤病灶大小分别为(305±9)、(138±10)和(115±7)mm3,术后1、3和6个月肿瘤控制有效率达到70.0% 、70.0%和88.9%.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PVP治疗累及硬膜囊脊椎转移瘤在技术上可行,可有效控制病灶累及脊髓,保护脊髓神经功能健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椎管内直接神经根松解和减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在西安市高陵区医院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的LDH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等临床参数;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法(JOA)评分、改良Macnab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7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4.32±15.4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6.44±6.15)ml;平均切口长度为(0.82±0.19)cm;术后VAS评分情况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时,改良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3.2%(69/74)。结论TESSYS技术治疗LDH,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恩施土家族民族自治州民族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21~64岁,平均39.5岁.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张力带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和联合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联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固定),各28例.张力带组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22~63岁,平均38.8岁;摔伤8例,重物砸伤5例,道路交通伤12例,其他伤3例.联合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1~64岁,平均40.9岁;摔伤9例,重物砸伤2例,道路交通伤13例,其他伤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均得到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9个月.张力带组平均手术时间(78.3±11.4)min、术后出血量(43.9±8.5)mL与联合组(83.6±13.5)min、(44.9±10.4)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126.7±6.3)°、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96%显著优于张力带组(103.9±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适合复杂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吴斌  徐大伟  王藩 《武警医学》2016,27(8):819-82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2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病灶为肝癌12例,胃癌10例,胰腺癌3例,结肠癌3例(共31个病灶)。采用22G Chiba针穿刺,制备化学消融剂[无水乙醇(18 ml)、聚桂醇(2 ml)、碘化油(2 ml)、洛铂(10 mg)、表阿霉素(10 mg)按9∶1∶1∶3∶3比例制成混悬液],术后1、3、6、12个月复查增强CT,评价肿瘤体积缩小及坏死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28例(31个病灶)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VAS评分为(6.3±1.5)分,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为(1.3±1.2)分(t=13.773,P<0.05);治疗前病灶最大径为(4.2±0.8)cm,治疗后12个月病灶最大径为(1.7±0.5)cm(t=14.755,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瘤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经三角肌入路微创钢板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例粉碎性移位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病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9~63岁,平均41.3岁。所有病例均采用经三角肌前中束间隙入路MIPO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通过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52.5min(45~9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5.3mL(60~110mL),平均住院时间7.2d(5~12d),15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10~26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2个月(3~6个月),1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末次随访,按照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平均(88.7±4.5)分(78~94分)。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86.7%。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3分,平均0.8分。结论经三角肌入路MIPO技术治疗粉碎性移位型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固定可靠、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