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掌握广州市白云区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白云区各监测点医院上报的、由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和审核的心脑血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户籍居民2013年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328.86/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56/10万;死亡率为33.22/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7/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372.07/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85.20/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3.6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32.81/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299.36/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8.21/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29.49/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5.01/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6.21%,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80.00%。结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多,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重视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某社区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心脑血管病监测数据,对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病例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上海市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核实表》进行调查核实,采用粗发病与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指标,对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另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年平均粗发病率为180.99/10万,标化发病率为90.18/10万;脑血管病年平均粗死亡率130.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83/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发病率为23.5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1.17/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粗死亡率为5.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6/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无性别差异,其发病率、死亡率从55岁后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及早控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发病59 291例,发病率为806.67/10万,标化发病率为574.32/10万;死亡13 672例,死亡率为186.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7.5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907.56/10万,死亡率为209.28/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704.92/10万,死亡率为162.54/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09/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82.58/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9.07/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96.94/10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低于心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94%,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7.99%。结论心脑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7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计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55 669例,发病率为741.69/10万,标化发病率为597.35/10万;死亡14 658例,死亡率为19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1.27/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718.34/10万,死亡率为167.21/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为435.48/10万,死亡率为89.78/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24.87/10万,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16.82/10万,脑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死亡率为92.10/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为103.19/1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脑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发病和死亡均集中在75~岁组人群,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的83.22%,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4.40%。心脑血管疾病以脑卒中为主,不同类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结论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血病在人群中的死亡模式。[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87~1998年宁波市白血病死亡报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市区白血病年平均死亡率为3.33/10万(其中男性为3.93/10万,女性为2.71/10万),占市区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6%;白血病对男性的危害比女性严重,死亡性比例为1.5(P<0.01);白血病年龄组死亡率曲线分布有一定特征,白血病死亡可出现于各年龄组,其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较高;城乡分布以乡村显著高于城市(P<0.05)。[结论] 白血病的防治仍是现在乃至今后我市恶性肿瘤防治研究之重点。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杨浦区1996~2001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 了解健康教育对意外伤害死亡率的影响 ,明确预防意外伤害的重点内容。  [方法 ] 分析杨浦区1996~ 2 0 0 1年意外伤害死亡变化情况。  [结果 ]  1996~ 1998年意外伤害死亡率逐年上升 ,分别为 48.88/ 10万、5 1.83 / 10万和 5 5 .3 5 / 10万 ,1999~ 2 0 0 1年逐年下降 ,分别为 48.11/ 10万、3 9.66/ 10万和 2 7.45 / 10万 ;意外伤害死亡原因主要为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自杀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意外伤害死亡率构成不同。  [结论 ] 健康宣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意外伤害死亡率 ,意外跌落、交通事故、自杀应成为意外伤害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结核病筛查和卡介苗接种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海市徐汇区外来流动人口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1999年发病人数为 10 8人 ,登记发病率为 84.46/10万 ;2 0 0 0年发病人数 116人 ,登记发病率为 73.0 7/10万。而本区常住户口 1999年发病人数 32 7人 ,登记发病率为 38.0 1/10万 ;2 0 0 0年发病人数为 2 72人 ,登记发病率为 31.35 /10万。流动人口结核病登记发病率是常住户口的 2 .2~ 2 .3倍。依据上海市卫生局 ( 1998) 31号文件“仍对外地来沪的新兵、新入学大专院校学生等特殊人群进行卡介苗复种”的规定 ,针对外地来沪青、壮、少年大多来自农村及边远地区 ,其卡介苗接种率低、原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4年江阴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江阴市监测病种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病和死亡病例,分析该市居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4年江阴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总发病率为723.59/10万,以脑血管病为主,占心脑血管病发病总数的94.37%。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93.90/10万,占总死亡原因的第2位。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今后应重点加强对中老年居民尤其是男性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三明市三元区和永安市2个慢性病示范区户籍居民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数据,探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 根据2016—2020年三明市2个慢性病示范区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亡数据,分析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情况。结果 监测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平均发病率为579.91/10万,标化发病率为414.78/10万;其中冠心病急性事件和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91.88/10万和488.03/10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64.06/10万和350.72/10万。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平均发病率(发病率692.22/10万,标化发病率480.17/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570.76/10万,标化发病率341.02/10万),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59,P<0.001)。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最高。监测人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年平均死亡率为93.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9.31/10万,占总死亡15.53%。...  相似文献   

10.
大丰市子宫颈癌30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探讨子宫颈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和规律。  [方法 ] 分析大丰市 1971~ 2 0 0 0年子宫颈癌死亡率变化与防治工作的关系。  [结果 ] 标化发病率由 3 6.16/10万下降至 9.65 /10万 ,年病死率由 2 6.0 3 %下降至11.46% ,标化死亡率由 3 2 .69/10万下降至 2 .45 /10万 ,死亡年龄中位数由 60 .87岁上升至 67岁。死亡率曲线依次呈明显下降期、波动期、波动下降期。  [结论 ] 子宫颈癌死亡率下降或波动与性病防治、妇女病查治、计划生育和子宫颈癌筛查等工作有密切关系 ,子宫颈癌死亡年龄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死亡登记资料,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预计2022年及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结果 2012—2018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户籍人口平均粗死亡率为180.45/10万(男性203.79/10万、女性156.72/10万、心脏病99.27/10万、脑血管病81.18/10万),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为0.40%,趋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平均标化死亡率为81.94/10万(男性102.91/10万、女性60.81/10万、心脏病45.03/10万、脑血管病36.90/10万),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为-2.66%,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除80~84岁组外,35岁以上各年龄组男性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趋势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按照2012—2018年变化速度预测,2022年肇庆市端州区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191.13/10万,2030年为201.64/10万。结论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以达到健康中国行动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徐汇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完善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10年户籍人口急性肝炎疫情和病原学分型年报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0年徐汇区急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26.88/10万,青壮年高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70:1,城乡结合地区发病率(32.32...  相似文献   

13.
陈斌  张金玲  陈希 《职业与健康》2013,(19):2519-2520
目的分析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各类监测疾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对预防控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监测病种包括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收集浦江镇监测病种的发病率、死亡率资料,与上海市同期数据做出比较,对危险因素调查情况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年浦江镇监测病种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与冠心病死亡率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4.7/10万、9.2/10万、38.5/10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或死亡数量随之增加,80岁以上居民占30%以上,其中卒中未分型(脑中风)、冠心病死亡人群中80岁以上患者占60%以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发病或死亡的患者中有高血压史的患者占40%以上,其中脑梗死、脑卒中发病或死亡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的占80%以上,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也是各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全面覆盖、分片负责的闵行区家庭医生制慢性病防治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居民1987~2001年心血管病死亡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合肥市居民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规律 ,寻找防治措施。方法 对前 5年和后 5年平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及寿命损失年 (YPLL)进行比较。结果 居民全死因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由 2 0世纪 80年代末的 4 1 7.5 5 /1 0万和 4 6 1 .83/1 0万 ,下降至 2 0世纪 90年代末的 379.1 1 /1 0万和4 2 8.79/1 0万。但心血管病呈上升趋势 ,由 1 2 5 .2 5 /1 0万和 1 39.4 6 /1 0万 ,上升至 1 2 6 .85 /1 0万和 1 4 6 .0 4 /1 0万。其中 ,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病上升较快 ,分别上升 6 5 .4 3%和 4 1 .5 7%。男性死于心血管病者高于女性 ,且近年来明显增加并有年龄组提前趋势。结论 合肥市居民心血管病死亡正逐渐上升。脑血管病和心肌梗塞是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 ,而男性早期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心脑血管病人群监测资料,对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海安县≥65岁人口占总人口17%,心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占全死因的39.23%。心肌梗死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32.27/10万、15.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24.60/10万、10.87/10万;脑卒中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299.93/10万、133.45/10万;脑卒中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131.53/10万、48.11/10万。各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为226.31/10万,占76.87%。不同性别人群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结论提示海安县心血管病流行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加强一、二级预防,针对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杨诚  张红梅  王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4):456-457,460
目的分析南京市雨花台区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累计发病5 882例,死亡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1.2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16/10万。痢疾、肺结核、梅毒10年中一直位居发病率的前5位。发病分类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所占比例最高,为35.02%,结论 2001—2010年该区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痢疾、肺结核、梅毒是雨花台区传染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同时进一步关注和控制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报告伤害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程度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 方法 通过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 ,对徐汇区的所有中小学在校学生进行监测 ,并对案例进行调查。 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 3 3 9.9/10万 ,按年龄上升 ;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 ;伤害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不慎、嬉闹和体育性其他伤害 ;伤害发生的类型占第一位的是跌落 ;伤害发生的性质占第一位是骨折 ;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学校。 结论 通过中小学生伤害检测系统 ,可以及时了解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 ,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烟台市2012 - 2018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病死亡流行趋势以及疾病负担,为制定本地化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烟台市2012 - 2018年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运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病和死亡流行趋势,采用WHO推荐的疾病负担分析方法,计算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结果 烟台市2012 - 2018年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年均报告发病率546.40/10万(标化发病率273.56/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232.93/10万(标化死亡率104.76/10万),发病率及标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分别为11.55%和9.25%;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分别为 - 1.82%和 - 6.34%。烟台市脑卒中的DALYs强度为17.35人年/千人,冠心病急性事件的DALYs强度为11.51人年/千人,二者死亡负担所占比例均大于失能负担,且男性DALYs强度均高于女性。60岁以后均明显增加,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结论 烟台市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应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和适合烟台当地特点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7 -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及过早死亡概率,为制定适宜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07 - 2018年东城区户籍居民死因登记资料,分析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死亡比例,应用WHO推荐的早死概率计算方法,计算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对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 - 2018年东城区慢性病年均死亡率为613.94/10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 = 1.41%,P<0.001),年均标化率为294.6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 = - 1.39%,P = 0.002),男性和女性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2.24/10万和259.31/10万,均呈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P<0.05)。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分别占死亡总数的43.72%、27.82%、8.08%和2.84%,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分别为 - 1.59%和 - 2.47%,P值分别为0.006和0.001)。65岁以下人群死于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心脑血管疾病,70岁组恶性肿瘤死亡比例开始下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9.23%,男性高于女性,女性早死概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APC = - 2.57%,P<0.001)。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病是影响东城区户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007 - 2018年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为过早死亡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教育机构水痘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教育机构水痘防治对策和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上海市徐汇区集体机构报告的水痘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徐汇区共报告水痘聚集性事件177起,其中99.44%为教育机构报告,教育机构5 a平均发病率为202.25/10万,中小学报告疫情数占80.57%,小学和中学5 a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22.55/10万和277.33/10万.10-12月和4-6月高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27∶1;自2007年起,教育机构水痘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接种水痘疫苗时间的延长,发病概率有上升趋势;首发病例的发热率高于续发病例.结论 徐汇区水痘聚集性疫情有上升趋势,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发时间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