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市大肠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的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00例经组织学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及200例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年前猪肉食用频率、10年前动物油食用频率、腌渍食品食用频率、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患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旁系亲属患肿瘤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是1.114,1.091,1.117,1.490,2.483,5.751,11.531;喜稀软食物是保护因素,OR值为0.789;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冠心病与大肠癌呈负相关,OR值为0.230,0.441。结论:大肠癌发病与饮食因素,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消化系统疾病史及旁系亲属患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大肠癌危险因素的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的 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对 10 0例经组织学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及 2 0 0例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0年前猪肉食用频率、10年前动物油食用频率、腌渍食品食用频率、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患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旁系亲属患肿瘤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其OR值依次为 1 114 ,1 0 91,1 117,1 4 90 ,2 4 83,5 75 1,11 5 31;喜食稀软食物是保护因素 ,OR值为 0 789;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冠心病与大肠癌呈负相关 ,OR值为 0 2 30 ,0 4 4 1。结论 大肠癌发病与饮食因素、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消化系统疾病史及旁系亲属患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萧山区人群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2例经过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及204例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有红肉和腌制食物(腌肉、咸鱼)食用频率,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下消化道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其OR值及95%CI分别为4.99(2.14-11.65)、3.71(1.27-10.88)、2.60(1.03-6.56)、4.66(1.65-13.16)、3.30(1.43-7.62);保护因素有白肉、新鲜水产类、新鲜蔬菜类食用频率,体育锻炼,OR值分别为0.09(0.03-2.22),0.30(0.14-0.66),0.21(0.09-0.49),0.16(0.03-0.80)。结论:大肠癌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性格特征、下消化道疾病和肿瘤家族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监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山东省1869例大肠癌患者及3738例对照进行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大肠癌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猪肉摄入频次、油炸食品摄入频次、高温烧烤肉类摄入频次、肠息肉史、黏液血便、精神刺激史及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史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2.375,2.383,2.706,11.024,5.365,2.553,2.527;喜食大蒜、粗纤维饮食和轻体力劳动是保护因素,OR值为0.532,0.784,0.739;吸烟、饮酒、饮茶、水果、奶制品摄入与大肠癌的发病未见明显关联。结论大肠癌发生与饮食、情绪、消化道疾病及遗传有关,而喜食大蒜是大肠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并辅以文献追溯方法,收集国内1985年1月至2012年1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经Newcastle—Ottawa Seale(NOS)标准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分析软件对入选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经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纳人合格研究文献25篇,累计病例6646例,对照9957例。Meta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轻体力活动、饮茶、奶及其制品、葱蒜类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因素的合并OR值在0~1之间;吸烟、被动吸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油炸或烟熏以及腌制食品、红肉、动物油、肥肉、饮食偏咸、痔疮史、胆囊疾病史、肿瘤家族史等因素的合并OR值在1-2之间;精神创伤史、烧烤食品、饮食油腻、阑尾炎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直肠炎、直系亲属肿瘤史、旁系亲属肿瘤史等因素的合并OR值在2-5之间;肠息肉、黏液血便、慢性便秘或腹泻等因素的合并OR值大于5。结论生活方式、精神刺激、烹调方式不当、饮食油腻等、肠道相关症状或疾病、家族肿瘤史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而轻体力活动、饮茶、奶制品、膳食纤维为保护性因素,为结直肠癌的早期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直肠癌发病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选择随访至今发生的直肠癌青少年存活病例45例,及45名与病例匹配的同年龄、同性别、同居住地的非直肠癌健康者,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直肠癌的关系。结果:食用红色肉及肥肉(OR=3.634)、食用腌制品(OR=5.865)、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OR=2.057)、粘液血便史(OR=7.588)、肠息肉史(OR=7.857)、家族结直肠癌史(OR=10.936)与结直肠癌发病呈正相关,P〈0.01;而食用蔬菜水果(OR=0.597)与结直肠癌发病呈负相关,P〈0.01。结论:食用红色肉及肥肉、食用腌制食品、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粘液血便史、肠息肉史、家族结直肠癌史是直肠癌发病危险因素,而食用蔬菜水果是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因此,防治青少年直肠癌,除需特别重视个人病史及家族史外,可以从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精神心理辅导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与饮食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与大肠癌发病相关的饮食危险因素,为大肠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7-2008年辽宁省大连市新发大肠癌患者200例及同期住院符合配对条件的对照200例,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软件中的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0年前较多食用腌制食品(OR=2.154,95%CI=1.554~2.986)、动物肝脏(OR=6.553,95%CI=1.810~23.721)、煎、炸、烤制食品(OR=2.689,95%CI=1.387~5.214)是大肠癌相关饮食危险因素,而10年前较多食用新鲜蔬菜(OR=0.505,95%CI=0.310~0.821)、鸡肉(OR=0.490,95%CI=0.273~0.879)及生蒜(OR=0.467,95%CI=0.278~0.783)是大肠癌的保护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组10年前在摄人贝类、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用频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连市大肠癌的发病主要与10年前较少摄入新鲜蔬菜、生蒜、鸡肉及过多摄入腌制食品、动物肝脏、煎、炸、烤制食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对福州市6所大医院2000年4-7月的住院病人进行多组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男性287例(82.5%),女性61例(17.5%),病例组为经病理,手术或胃镜确诊的贲门癌病例93例,非贲门部胃癌病例85例及非消化道肿瘤病例73例,对照组为与肿瘤病例同期住院的骨,泌尿外科的非肿瘤病例97例,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床边询问,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身高,体重体,吸烟,饮酒,饮食状况,既往疾病史,家族肿瘤史等,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贲门癌的危险因素有每日吸烟量(OR=1.76,95%CI:1.19-2.58),10年前食用猪油(OR=4.24,95%CI:2.01-8.92),父母患胃癌(OR=3.78,95%),CI:1.06-13.41),胃部疾病史(OR=3。19,95%CI:1.46-6.96),常吃新鲜蔬菜(OR=0.21,95%CI:0.07-0.62),豆及豆制品(OR=0.29,95%CI:0.09-0.92)为保护因素。结论:贲门癌与非贲门部胃癌可能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嘉兴市常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为进行全市肿瘤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等6种常见原发恶性肿瘤600例,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嘉兴市常见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做饭时眼睛或咽喉感觉受到烟雾刺激(OR=1.37)、十年前居住地500m内周围有工厂(OR=1.82)、被动吸烟(OR=1.24)、肺结核病史(OR=3.04)、血吸虫病史(OR=3.33)、肝病和肝硬化病史(OR=5.12)、其他下消化系疾病病史(OR=16.80)和直系亲属肿瘤史(OR=1.53)为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自我调节强,易适应环境(OR=0.52)、近些年无较大的精神创伤(OR=0.63)为保护因素。结论做饭时眼睛或咽喉感觉受到烟雾刺激、十年前居住地500m内周围有工厂、被动吸烟、肺结核病史、血吸虫病史、肝病和肝硬化病史、其他下消化系疾病病史和直系亲属肿瘤史为嘉兴市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自我调节强易适应环境、近些年无较大的精神创伤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沈阳市某郊区农村60周岁以上BPH患者,对照组为无前列腺增生(排除前列腺癌、前我腺炎等疾病)的老年男性,病例与对照各100例,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PH发病与下列5种因素有关:患前列腺炎(OR=5.577,95%CI:2.147-14.482);20世纪80年代初每月肉类摄入量(OR=4.930,95%CI:2.404-10.111);舒张压(OR=1.050,95%CI:0.480-0.881)。结论:患前列腺炎、80年代初每月过多摄入肉类、舒张压高可能是BPH的危险因素;吸烟量大、饮酒量大可能是BPH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