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泰安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泰安市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病例的1474份粪便标本分别用RT—PCR、ReahimeRT-PCR检测肠道病毒(PE)、CoxAl6和EV71核酸,另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泰安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4—8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8.71%;全市6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尤其以宁阳、肥城发病率最高;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病原学检测粪便标本1474份,其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7.67%(1145/1474),CoxAl6核酸阳性率为35.62%(525/1474),EV71核酸阳性率为24.49%(361/1474),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7.57%(259/1474)。结论2010。2012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疫情以CoxAl6、EV71感染引发病例为主,还存在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HFMD病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安康市2010—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安康市报告的所有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样品采集,用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2010—2012年安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9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4.72/10万,其中重症病例52例,死亡1例。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和11~12月,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78.85%),居住地为农村的40例(76.92%);从发病到初次就诊平均时间0.54d,从发病到诊断为重症2.86d;初次就诊者32例未诊断出手足口病,村(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医院占81.26%;临床表现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实验室EV71检测率为42.31%,其他肠道病毒检测率为9.62%,CoxA16检测率为1.92%。结论加强基层培训、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加强疾病的监测、做好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工作是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文明  王华  田昌伟 《中国热带医学》2013,(9):1080-1081,1103
目的了解昆山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昆山市2009~2011年共报告重症病例18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68/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09年的0.48/10万增至2012年的5.13/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4:1,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城区发病率为2.11/10万,乡镇发病率为2.85/10万,乡镇高于城区。重症病例病原阳性检测率为60%,其中EV71、其他肠道病毒和CA16分别占阳性病例的84.26%、10.19%、5.56%。结论2009—2012年昆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持续流行高峰,重症病例持续增加,病原体以EV71为主。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综合防控措施仍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南省2008年网络直报手足口病7992例及其中完成个案调查的760例(83例重症病例)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海南省手足口病年发病率为94.58/10万,病死率为0.04/10万,全省18个市县均有手足口病报告,男女发病率比为1.8:1。患者年龄最小1d,最大86岁,5岁以下发病占总数的95.58%,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海南省手足口病在5~6、10~11月份出现两个流行高峰。53.29%患者发热,手、足、口部同时出现皮疹占61.45%。235例患者标本病原学检查,病原阳性率为54.74%(128/235),其中EV71(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35.74%(84/23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率18.72%(44,235),83例重症患者EV71检测阳性率为30.12%(25/83)。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疾病,加强对重症病例及其病原(特别是EV71)的监测,及时识别重症和转运及救治病人,减少死亡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罗小华  孙颖颖  周焰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68-1371,1378
目的分析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中广州市黄埔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7389例,年平均发病率434.3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0.03%;发病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7月,次高峰为9~10月;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黄埔街报告病例数最多,共1327例,穗东街发病率最高,为740.41/10万;4年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7021例,占95.02%,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15:1,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检测251份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70.92%,其中CoxA16阳性率25.90%、EV71阳性率24.3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9.92%;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99起,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88.44%,对73起疫情采样,60起肠道病毒阳性,其中EV71阳性率32.88%,CoxAl6阳性率28.77%,CoxA16和EV71同时检出阳性率8.22%。结论2009~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手足口病处于高发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特征,幼儿园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场所;CoxA16和EV71肠道病毒是引起黄埔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应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在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病原监测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莫建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3,(10):1290-1292
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广西手足1:3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广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31984例,重症病例2236例,死亡123例,报告发病率为499.43/10万,病死率为0.053%。报告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占91.85%,病原学监测中EV71阳性率为39.92%,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率达97.37%。结论2012年广西手足口病整体高发,呈点多、面广、局部有暴发流行的特征,发病高峰为4~5月,主要危及5岁以下儿童,病原以EV71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河池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明确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手足口病的诊治、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4-10月份14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203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同时检测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结果 140例病例中EV核酸阳性107例,阳性率76.43%,其中EV71阳性率47.86%(67/140),CA16阳性率10.00%(14/140),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18.57%(26/140)。重症病例72例,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EV71病毒50例,其他肠道病毒12例。结论①2010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病毒;②实时荧光PCR法检测EV、EV71和CA16病毒核酸方法简便,速度快,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疫情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遵义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0 148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000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39例,重症33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为46.61/10万。2008-2010年年发病率分别为20.97/10万、45.75/10万、78.92/10万。男女发病比为2.17∶1,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1.22%。发病时间以4~7月为高峰,占病例总数的77.78%。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68.25%、24.08%。检测病例咽拭子、肛拭子标本320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40.31%,其中EV71型病毒核酸阳性68份,Cox A16病毒核酸阳性71份、其他肠道病毒1份。结论 2008-2010年遵义市手足口病呈逐年上升,同时存在EV71和CoxA16感染,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疫情监测,重点加强对托幼机构等场所的管理,开展爱国卫生整治,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年来莱芜市手足口病发病态势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方法对2008-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莱芜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 967例,其中重症病例40例(占0.45%),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是139.59/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占50.11%)。患者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34岁,5岁以下病例7 981例,占发病总数的89.00%。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病优势病毒型别分别为2009年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 71)感染31例(100.00%),2010年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 A16)感染53例(72.60%),2011年EV 71感染91例(85.05%),2012年其他肠道病毒感染50例(51.55%)。结论莱芜市手足口病的流行态势与病毒型别有关,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加强疫情监测,管理好传染源,做好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强化培训和宣传教育对防控手足口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智超  石玮  朱红霞 《海南医学》2014,(20):3097-3100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和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发现该地区手足口病原体的类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医生和流调人员采集符合聚集性疫情的手足口病病例和诊断为重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RT-PCR方法检测原始样本和分离阳性病毒株中EV、EV71和CoxA16病毒的核酸。结果聚集性疫情病例咽拭子标本共276例,共分离出病毒125例,阳性率为45.29%;其中EV71阳性率为17.75%(49/276),CoxA16阳性率为26.09%(72/276),其他EV阳性率为1.45%(4/276)。重症病例咽式子标本共21例,共分离出病毒8例,阳性率为38.09%;其中EV71阳性率为9.52%(2/21),CoxA16阳性率为23.81%(5/21),其他EV阳性率为4.76%(1/21)。聚集性疫情病例中散居儿童、学生中CoxA16的检出率高于托幼儿童,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P=0.050和χ2=8.048,P=0.005)。结论顺义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病例和重症病例均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聚集性疫情病例以托幼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应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为落实防控措施及明确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信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信阳市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信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 600例,重症23例,其中1例死亡。发病率为58.82/10万。全市10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浉河、平桥。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散居儿童发病为主,5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2.15:1。实验室检测表明:2012年信阳市手足口病流行毒株仍以EV71型为主,占48.34%,重症病例中EV71型占86.36%。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宣传教育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龙岩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点,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监测报告卡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结果 2008-2009年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47.23/10万;病例地区分布以新罗区为主,占51.32%,报告发病率为119.29/10万;年龄以5岁以下为主;性别为男女1.74∶1;季节存在5~7月和9~12月两个高峰。病原学监测结果提示,2008-2009年7个县(市、区)均监测到EV71;2008年4月前所有阳性标本均为CoxA 16,2008年6月-2009年6月均为EV71,2009年7月以后则出现CoxA16和EV71并存现象,但CoxA16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EV71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龙岩市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的地域集中性和季节性,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流行病原存在CoxA16和EV71交替或共存现象,今后一段时期总体疫情将趋于温和,但EV71引起的局部暴发流行、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的可能仍不能排除,提示仍需提高防范意识,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谭学筠  梁小华  熊飞  吴贵琴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406-1407,1419
目的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区2007~2012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7503例HFMD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共发生HFMD7503例,重症3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137.8/10万,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23%;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0~12月;城区发病多于农村(X2=9.79,P〈0.01);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5.51%,尤以1-3岁发病最高占72.11%;男女性别比例为1.53:1,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X2=307.87,P〈0.01)。病原学构成普通病例以CoxA16型、EV71型为主,聚集性和暴发病例以EV71型为流行优势株.6年间发生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共32起420例,罹患率4.77%,均发生在幼托机构。结论九龙坡区HFM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应加强托幼机构、商业集中的街道社区及流动人口聚居地5岁以下儿童HFMD防病知识宣传和疫情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黄冈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黄冈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009~2013年黄冈市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64例,重症发生率为0.2%,重症病例病死率为9.38%。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进展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χ2=4.42,P=0.035),98.4%(63/64)的重症病例发生在﹤3岁组婴幼儿中;不同年龄组间重症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17.01,P=0.000),且随着年龄上升,重症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趋势χ2=57.48,P=0.000)。散居儿童重症发生率高于幼托和学生(χ2=6.73,P=0.01)。全市有7个县有重症病例报告,浠水县报告最多(68.75%);79.7%的重症病例集中在6月和7月。重症病例以EV71型为主(59.4%),6例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5例。结论黄冈市手足口病疫情逐年升高,应对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及高发季节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以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向风义 《医学动物防制》2014,(11):1246-1249
目的掌握汉中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信息系统、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等资料对汉中市11县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用EXCEL软件进行录入和数据统计,将流行特征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2年累计报病10 938例,年均发病率286.82/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份,次高峰为11-12月份。累计死亡病例9例,年均死亡率0.16/10万。重症141例,占发病总数的1.29%。6岁以下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60:1。共发生聚集性疫情157起。共检测466份病例标本,2011年以其它肠道病毒为主,2009年、2010年、2012年均以EV 71为主。结论汉中市手足口病发病在年龄、性别、职业人群、季节有明显的差异,流行毒株以EV 71为主,其次为其它肠道病毒。因此,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防控工作,加强对手足口病病原种类的鉴定和检测,及时掌握并发现病毒的变异及致病力的改变,为科学防控提供行之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8-2012年共报告15 6895例手足口病病例,重症11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34/10万。其中2008年报告6 230例,发病率为57.02/10万;2009年报告14 149例,发病率为128.53/10万;2010年报告35 373例,发病率为319.14/10万;2011年报告46 141例,发病率为363.29/10万;2012年报告55 002例,发病率为431.34/10万。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另一个在9~10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07%(149 160/156 895),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1.74%(128 247/156 895)。死亡病例均为9~32月龄儿童。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11 826例,其中普通病例11 729例、重症病例97例。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构成比为74.23%(72/9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构成比为11.34%(11/97);普通病例中EV 71构成比为26.29%(3 084/11 729),Cox A16构成比为34.74%(4 074/11 729)。2008-2012年共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47起,托幼机构45起,占95.74%;聚集性病例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共报告30起,占63.83%(30/47)。结论 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EV 71和Cox A16为主要病原,重症病例主要由EV 71引起。聚集性病例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