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亓延  范雪荣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1,32(3):110-115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收藏的近代齐鲁民间传统刺绣服饰和服饰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纹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近代齐鲁民间服饰纹样的主要题材、表现手法及其包含的民俗内涵。近代齐鲁服饰刺绣纹样题材非常广泛,在构图形式、组织形式、用色方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民俗内涵凝聚了齐鲁妇女丰富的民俗情感,表达了齐鲁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以及对宗教信仰的一种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2.
近代黄河流域民间枕顶在造型特点和纹样的分类、工艺、尺寸、材料等方面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枕顶的纹样表现手法多样,其用色方式、纹样设计、构图形式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文章中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103对近代黄河流域民间枕顶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数据的量化分析与相关文献对近代黄河流域枕顶的分类、纹样的题材及表现手法进行整理,并进一步总结归纳出近代黄河流域枕顶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内涵,同时指出其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几何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民间服饰,试图结合近代中国曲折波澜的社会背景,对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几何纹样形式的流变进行探究.通过对几何纹样种类题材、应用形式以及装饰手法等形式的整理和分析,论证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几何纹样形式的变迁过程,总结出其纹样形...  相似文献   

4.
近代齐鲁民间大襟服装的技艺及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亓延  崔荣荣  范雪荣 《纺织学报》2010,31(11):116-121
针对近代齐鲁民间大襟服装及其技艺“挖大襟”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通过实地考察和民艺采风,结合民俗文献及地方志资料,从民俗和技术角度对大襟单褂“挖大襟”技艺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对6大工艺流程铰衣身、开大襟、补底襟、挖拓肩、绱领子及后处理逐一进行分析,并部分做了详细图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联的民俗文化内涵:服装实用、简洁与保守的特点反映了齐鲁耕作文化和当地民族性格特征;着装行为和民间禁忌的传承表达了齐鲁人们趋吉避灾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民俗心理;技艺的高低不仅表达了齐鲁劳动妇女的思想情感,更决定了其在家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解读民间服饰绣花图案中的民俗寓意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荣荣  高卫东 《纺织学报》2006,27(5):101-103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的传统民间绣花服饰和服饰品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民间服饰图案尤其是绣花图案的题材和装饰部位进行了分类整理,结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手工艺装饰艺术解析了这些绣花图案的特定文化和符号含义,有美丽的象征,有喜庆的内涵,有吉祥的祝福,有民族的图腾符号意义,有民俗宗教教义的寄托。其民俗寓意的主题表现了古人向往和追求美好愿望的渴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民间服饰文化的秀美和雅致,是中国古代民间女子心灵手巧和智慧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民间鞋垫十字绣艺术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图案纹样所表达的文化寓意,如吉祥的祝福、喜庆的内涵、民俗图腾崇拜和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其图案纹样的艺术特色及蕴含的民俗寓意,反映了四川的农耕文化,体现了农村妇女独特的审美观和高超的技艺,表达了人们避凶趋吉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7.
马云  李宁  梅杨姿 《纺织学报》2016,37(1):64-69
以陕西南部地区民间手工枕顶绣技艺为研究对象,对陕南地区历史文化解读,运用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田野调研,以大量实物图片为资料,从图形构型、艺术表现、色彩分析三个方面着手对枕顶绣进行研究。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陕南近代枕顶绣技艺的图案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彰显了本地域人民祈福纳吉、崇尚自然的朴素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童子纹样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纹样之一,是渗透于生活之中的艺术,在中国的文化民俗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情趣。文章依托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以清末民国时期33件带有童子纹样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为例,厘清童子纹样的概念,对童子纹样的造型手法、构图形式和色彩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进一步结合实例剖析童子纹样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童子纹样表现内容丰富,艺术特征鲜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装饰载体凝聚了民众对"多子多孙"的情感渴望,寄托了"祈富求名""求喜求乐"的美好愿望,指出正确认识和深刻了解童子纹样有助于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图案素材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卢杰  牛犁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6,37(4):119-123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范,较其他类服饰更具特色;童帽装饰元素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偶然形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与儿童相关的民俗风俗提供参考,为儿童服饰设计提供了在写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它是千百年来多元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艺术创造的结果,是广大老百姓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直观体现。本文从民俗家具的内涵出发对云南民俗家具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使用的装饰纹样类型进行了划分,归纳和总结出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