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HSV-1淋巴细胞杂交瘤的建立及应用单克隆抗体对HSV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SV-1 SM44株感染的BHK-21细胞及提取的感染细胞膜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以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经ELISA筛选仅与HSV-1反应的阳性克隆及克隆化,建立了一株产生抗HSV-1型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Mad-2)。经ELISA,IF及抗原吸收试验证明,该细胞系的培养上清及制备的小鼠腹水均与HSV-1呈特异性反应,但不与HSV-2反应。ELISA测定McAb Mad-2的腹水效为10~(-7),Ig亚类鉴定为IgG-1。应用Mad-2和抗HSV型共同性McAb 1A12及抗HSV-2型特异性McAbCH-A9,对43株临床HSV分离株做了ELISA及IF分型。结果表明,28株口唇、眼部感染分离株和1株宫颈炎分离株均与1A12和Mad-2反应,不与CH-A9反应,为HSV-1。余14株宫颈炎分离株均与1A12和CH-A9反应,而不与Mad-2反应,为HSV-2。ELISA和IF分型的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提示作者应用的一套抗HSV McAb有可能作为HSV型别鉴定的标准试剂。  相似文献   

2.
应用15种抗HSV型共同性和2种分别抗HSV-1和HSV-2型特异性McAb,分析了自西安地区分离出的43株HSV临床株的抗原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表明,从宫颈炎病人中分离出的15株HSV除1株为HSV-1外,14株为HSV-2。从口唇、眼部感染分离出的28株HSV均为HSV-1。用15种型共同性McAb对HSV的抗原性分析表明,6种McAb对所有临床株均呈阳性反应,另外9株McAb仅与部分HSV毒株呈阳性反应。43株HSV分离株中22株(51.2%)可与所有型共同性McAb反应,21株(48.8%)仅与部分McAb反应。比较HSV-1和HSV-2分离株与型共同性McAb反应的结果发现,HSV-2毒株的抗原性改变仅发生于3个抗原位点上,而HSV-1毒株的抗原性改变可发生于9个抗原位点上。同时对3株HSV参考株的抗原性分析表明,HSV-2参考株333仅与7种型共同性McAb反应且不与抗HSV-2型特异性McAb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由同一地区分离出的HSV在抗原性上有明显差异,对造成这种抗原性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单纯疤疹病毒(HSV)Ⅰ型SM44株和Ⅱ型SaV株分别腹腔感染BALB/c小鼠,于感染前后不同时间经腹腔注射HSV单克隆抗体(McAb)观察6株McAbs对致死性腹腔感染小鼠的被动保护作用。结果4株McAbs(2C5、1A12、Mad-2、1D10)对HSV-Ⅰ感染的小鼠有保护作用,5株McAbs(2C5、1A12、2A8、1D10、CH-A9)对HSV-Ⅱ感染的小鼠有保护作用。体内保护作用与体外的中和活性相关;并分析了McAbs在中和试验中有无补体参与条件下的保护能力。还证实了HSV糖蛋白在急性感染病程中其型特异性和型共同性抗原决定簇在体内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HSV-1SM44株感染BHK细胞,经放射性同位素~(51)Cr标记制备靶细胞,以正常小鼠脾细胞为效应细胞,应用5株抗HSV McAb,建立了McAb介导ADCC-~(51)Cr释放试验的测定方法,对McAb介导的ADCC效应测定的有关试验条件做了选择,确定了最适工作条件。ADCC测定结果表明,5株抗HSV McAb介导ADCC的活性不同,McAb 1A12,2A8,1G8无ADCC活性;而1D10和2C5 2株McAb 1:10稀释时的~(51)Cr释放率分别为27.09和25.07%,进一步稀释至10~(-2)或10~(-3)时,这2株McAb仍有ADCC活性。结果提示,不同的HSV抗原决定簇诱导产生的抗体,在介导ADCC免疫保护作用上是有差异的。并为McAb用于临床治疗HSV感染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抗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CH-A9作亲和层析,纯化出HSV-2 30,000道尔顿型特异性囊膜糖蛋白,其特性与文献报道的各种HSV囊膜糖蛋白均不相同。经ELISA间接法、HSV感染BHK细胞固定片和活细胞膜荧光染色证明,McAb CH-A9具有抗HSV-2型特异性,是针对HSV-2囊膜某一糖蛋白的。  相似文献   

6.
用抗HSV型共同性McAb和抗HSV-2型特异性McAb包被微板,建立了能检测妇女生殖器疤疹的宫颈或阴道棉拭标本中HSV抗原,并可分型的ELISA。经与病毒分离和中和试验分型对照研究,证明本法快速、敏感、特异,分型准确可靠,可用于大规模现场普查。用本法分型检测了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淋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标本中的HSV抗原,结果提示上述疾病均可感染或并发感染HSV,其中以HSV-2感染为主,占24.51%,HSV-1感染次之,占6.94%。宫颈糜烂的程度与HSV阳性检出率呈正相关。淋病患者并发HSV感染的机会更多,其中HSV-1感染较其它疾病多见。故预防HSV性传播和产道感染给新生儿,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应用捕捉法生物素-抗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apture B/SA ELISA)测定单纯疱疹病毒(HSV)的型别是在用单克隆抗体(McAb)分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兔抗HSV IgG用作捕捉抗体,生物素连接的特异性鼠抗HSV-1单克隆抗体或兔抗HSV-1、HSV-2型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作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D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D抗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取其致敏脾脏淋巴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制备腹水。检测McAb效价、抗体亚类和杂交瘤细胞核型。结果获得4株阳性杂瘤细胞株,选择一株制备腹水,ELISA效价为1∶2.4×106,中和试验效价1∶1.3×104,蛋白浓度为27.2mgmL。McAb与Ⅱ型Sabin株C抗原(ⅡC)、Ⅰ型Sabin株及Ⅲ型Phizer株D抗原(ⅠD、ⅢD)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成功的制备了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Sabin株D抗原的McAb,为进一步研究IPV效力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免疫沉淀的方法.鉴定单纯疤疹病毒(HSV)型共同性单克隆抗体(McAb)1D10的靶抗原是一分子量约为60000道尔顿的糖蛋白,另6株McAbs 1A12、Mad-2、2D11,CM—D3、2A8及1C4的靶抗原的分子量在105000~130000之间。用McAbs与HSV-1/HSV-2型间重组株作物理图谱的方法.定位出这些McAbs靶抗原的基因。McAb 1D10的靶抗原的编码基因定位于短单一序列(Us)上,在0.912~0.976遗传单位之间,这一区域与gD编码基因重叠,故认为是gD。另6  相似文献   

10.
业已发现的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有6种即gB、gC、gD、gE,gG和gH。糖蛋白C(gC)既可诱生中和抗体,也能诱导细胞免疫,gC-1还起到补体C3b受体的作用。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和用HSV-1/HSV-2型间重组株作物理图谱等方法,鉴定出6株单克隆抗体(McAb)的靶抗原为gC。 6株抗HSV的MeAbs 1A12、1C4  相似文献   

11.
以家鼠型HFRS病毒R22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2/0-Ag14融合,获得了23株能稳定分泌HFRS病毒特异性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以18株不同型别的HFRS病毒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McAb中有些为HFRS病毒组特异性的,有些为家鼠型特异性的。有2株McAb对家鼠型HFRS病毒株具有较高的中和活性,对HFRS病毒R22株感染乳鼠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泌抗骨肉瘤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建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人体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脾内一次性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NSO融合,经ELISA和 FIA筛选,获得2株分泌抗人体骨肉瘤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OS-MAb_1)和OS-MAb_2)。用ABC 免疫酶标法检测发现(OS-MAb_1)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 McAb,除对人体骨肉瘤组织呈阳性反应外,对部分骨巨细胞瘤、软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组织呈阳性反应,而对其它肿瘤组织和正常成人及胎儿组织呈阴性反应。同位素~(125)I标记该抗体,在荷人骨肉瘤裸鼠体内定位,发现72小时起到96小时肿瘤放射性影像清晰,放射性积聚高于其他部位。显示OS-MAb_1株所分泌的抗人体骨肉瘤McAb作为定位诊断和导向治疗载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用HSV—1SM_(44)株免疫C×S/1小鼠的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SP 2/0融合,经HAT选择培养,细胞融合率为100%。ELISA筛选后获得53孔产生抗HSV抗体的杂交瘤阳性孔。对1A12、2A8、1G8、1D10、2C55株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做2—5次克隆化,阳性克隆率均达到100%。杂交瘤细胞系经连续传代培养4个月,仍能稳定产生单克隆抗体,冻存的细胞系经复苏后亦能稳定产生抗体。应用ELISA及IF试验证明,5种单克隆抗体均与HSV—1和HSV—2标准株呈特异性反应。ELISA测定,杂交瘤培养上清抗体效价为10~(-2)—10~(-3),制备免疫腹水效价为10~(-4)—10~(-7)。5种单克隆抗体与EBV、CMV、JEV和HFRSV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4.
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技术已在医学生物学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解杂交瘤细胞冻存一般时间复苏后产生McAb的稳定性,我们复苏了30株杂交瘤细胞,并用其中一部分细胞株制备McAb腹水。本文就杂交瘤细胞复苏后的生长情况及细胞冻存后分泌McAb的稳定性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单克隆抗体(McAb)具有高度特异性,在病毒性疾病的诊断、防治及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曾报道建立了产生抗单纯疱疹病毒(HSV)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在临床检测HSV抗原中应用抗HSV McAb,发现其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优点。本文报道抗HSV McAb在体外及动物体内HSV感染中的中和作用及保护作用,旨在为研究抗HSV McAb的免疫学特性及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用rHIV-env_1肽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NS-1细胞融合,经4次克隆化获5株杂交瘤细胞系,其分泌抗体类型均属IgM。经连续传代6个月及液氮冻存9个月,分泌抗体特性无明显变化。5株McAb对rHIV-env_1肽或HIV-1均能明显地识别。用ELISA间接法测定各株McAb的相对亲和力,有3株(F7、B10、D6)McAb的50%最大结合浓度介于0.9~5μg/ml之间,用已如HIV-gp120抗体阳性血清阻断4株McAb与相应抗原的结合试验,所获结果各异。其中McAb B10与rHIV-env_1肽抗原的结合均可被4份HIV-gp120抗体阳性血清明显阻断,故初步认为B10McAb与抗HIV-gp120抗体中的保守肽段具有共同成分,抗HIV-env_1肽高度保守肽段的McAb,对艾滋病(AIDS)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RSV(Long株)抗原液滴鼻免疫BALB/c小鼠两次后,于小鼠腹腔脾区攻击。Sp 2/0骨髓瘤细胞和小鼠免疫脾细胞1:1O混合,50%PEG(MW1000)介导融合。用免疫间接萤光法检测,测出萤光(++)以上的阳性孔46个。对其中6个孔连续克隆三次,稳定传35代,获得稳定分泌抗RSV McAb杂交瘤细胞6D_9、4C_2、6F_3、6F_7、6H_9及10F_5六株。其小鼠腹水效价达1:8000~102400(++)。Ig亚类除6F_2外均为Ig 2a,6F_3未出沉淀线。因未做IgA、IgM类型鉴定,故有待证实。经交叉实验证明该McAb与腺病毒Ⅶ型、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Ⅲ  相似文献   

18.
用脲酶(Urease)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用PEG融合。ELISA法筛选分泌抗脲酶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建立起6株杂交瘤细胞。细胞分泌抗体滴度高、亲和力强、特异性好,长期传代稳定。  相似文献   

19.
用A群脑膜炎球菌悬液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经50%PEG处理进行融合。采用微量被动血凝试验(PHA)筛选及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后,获得4株分泌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WSA—C_(11),WSA—E_6,WSA—D_4,WSA—F_8),培养上清和诱生的小鼠腹水的特异性抗体的PHA和ELISA滴度分别为1.28—5.12×10~(-2)和1×10~(-5)—10~(-6)、4株McAb和PHA滴度均被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抑制,其血凝抑制滴度与所加抑制抗原的量成线性关系,4株McAb均与3株A群脑膜炎球菌菌株呈现强的玻片凝集反应,3株B群,2株C群,1株D群,及7株新群脑膜炎球菌菌株不发生效义玻片凝集反应。试验证明4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是针对具有群特异性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的。4株McAb具有很高的亲和力,经80~160倍稀释与A群脑膜炎球菌菌株仍呈现强的玻片凝集反应,而A群脑膜炎球菌诊断血清(Pc-Ab)高于10倍稀与本菌的玻片凝集反应明显减弱,McAc的细菌试管定量凝集反应滴度也较PcAb诊断血清高16~32倍。4株McAb均属小鼠IgM类。杂交瘤细胞系染色体计数为91~95条。4株条交瘤细胞在体外连续培养4个多月,40余代,经液氮冻存复苏后仍保持稳定的分泌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McAb),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病毒血凝素,对探讨其血凝素性质、致病与免疫机理中的作用,临床检验诊断、疫苗效果评定,亚单位疫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制剂的研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从7个方面进行总结。(1)建立分泌抗HFRS病毒血凝素McAb杂交瘤细胞系56株,鉴定其中10株证明9株为抗血凝素McAb,6株有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