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2012年7月(雨季)、12月(旱季)分别对深沟流域进行现场调查,在分析深沟“稳、拦、排”泥石流治理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深沟泥石流治理效益,结果表明:治理后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植被群落结构得以优化,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典型工程措施在泥石流沟治理中的作用及影响,结合野外调查及历史资料,对云南东川城区的深沟泥石流治理进行总结:深沟在一系列坝系群建设和多年植树造林的治理下,发育了一定规模的阶梯一深潭系统,使沟道阻力明显增强(经测河床结构强度5p达0.3以上),消减了泥石流能量,并保护河床不被侵蚀下切,岸坡稳定;而另一方面林草生长能提...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地对城市后山地区主要泥石流沟特征的分析,科学地选取治理工程措施,基本达到有效控制深沟泥石流物源的运移,减轻或消弱其它各沟泥石流危害的防治目标。通过削弱泥石流灾害的发育、发展,从而减轻地质灾害对东川市城区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泥石流堆积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元华 《地球科学》2003,28(5):533-536
以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堆积区为研究对象, 根据深沟可能爆发泥石流灾害的区域范围、规模、性质和介质特征, 按爆发20年一遇(频率5%)和100年一遇(频率1%)的泥石流灾害预测规模,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泥石流爆发历时过程的堆积运动特征及空间分布形态; 分析了不同规模泥石流堆积运动过程中, 泥石流堆积厚度及堆积运动速度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及其在泥石流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泥石流是一种突发性山地灾害,至今尚缺乏准确有效的预报方法。减灾工程也只能对一定规模的泥石流起到防御作用。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在泥石流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为基础,以数值模拟获得的流速和流深等参量为分区指标的危险性分区是泥石流危险性分区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其中,泥石流危险性动量和动能分区充分反映了泥石流的破坏能力,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定量化的分区结果。该类分区方法在城镇等有重要危害对象的泥石流减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泥石流危险区和安全区的划定、泥石流灾害预估、泥石流临灾预案制定、泥石流抢险救灾方案制定和泥石流灾情评估等,还可以应用到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山区城镇建设规划和财产保险评估等领域,并起到防灾和减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甲学沟泥石流属暴雨一沟谷型稀性泥石流,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和公路造成危害。在对甲学沟实地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将泥石流沟划分为形成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三个分区。研究该泥石流沟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发育特征,查明泥石流的成因机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对类似地质灾害的评价及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致使北川县坝底乡小河沟有诱发泥石流的危险。对坝底乡小河沟泥石流发育条件、形成演化和运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泥石流的主要特征并进行危险性分区,计算出泥石流的特征值,提出防治工程治理方案。达到建立一套分析泥石流形成、运动特征与防治工程措施之间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把野外调查、现场试验、分析评价和防治的方法推广至该类泥石流沟。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方法的有限差分原理求解,并针对泥石流运动的实际特征,模拟其堆积动态过程。以此结果为基础,分析评价了深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结合分类统计评价危险区的各类资产价值,分析评估了在2%频率条件下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对比防灾工程措施及其造价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拉萨市流沙河泥石流的形成环境.河谷坡降大、固体物质来源丰富是形成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历时短、强度大的单点局地性暴雨,是形成灾害性泥石流的主要激发因素;根据其危害特征及其现状,进行了危害程度分区.为免遭流沙河泥石流对拉萨市城市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急需对其进行全面治理.立足于长期防治,提出了以输排利导和拦截停淤相结合,辅以生物工程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阻止和消除泥石流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值模拟及防灾效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元华  陈崇希 《现代地质》2000,14(4):484-488
根据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 ,研究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的数学模型 ,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 ,用以模拟泥石流堆积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 ,结合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堆积区的实际情况 ,对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合各类受灾体经济损失评价 ,对比防灾工程造价 ,进行了减灾效益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雪敏  杨海娟 《地下水》2011,(1):133-135
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商洛市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水功能区,计算出重点河段各水功能分区相应的纳污能力,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为商洛市水资源保护、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铜川市耀州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具有黄土塬区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共同特点,属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根据该区地质环境背景,对其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度分区;结合人口、地面设施、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进行地质灾害危害度分区。将易发度分区图与危害度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获得该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图。利用该区和邻近地区历史上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与降水关系实际数据,建立该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判断图,再依据当地实际降水量来判断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发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下空间开发中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发育特征、沉降机制及防治对策等研究进展,以上海市为例,总结了近年来滨海地区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建立了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防治综合分区方法,探索了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防治原型试验设计方法,掌握了上海市浅部承压含水层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规律,提出了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双控模式及控制指标,提出了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防治措施,构建了深基坑减压降水地面沉降管控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在特大型城市安全管理、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及运营服务中得到应用,对同类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和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衡阳市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及分区,从而将本市地下水资源分成A,B,C,D四种区域,并对各区域的开采远景做了详尽的分析。分区结果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余梅山矿区(南区)含煤岩系为三叠系上统安源组大禾山段,含多个含煤段,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D8、D9两个煤组,煤组结构十分复杂,煤组判层与对比具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对井田煤岩层的物性以及测井曲线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在煤组划分与对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深基坑隔断墙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宏伟  李涛  王文芳 《岩土力学》2012,33(1):220-226
作为一种保护邻近建筑物的措施,隔断墙已经开始在深基坑工程中应用,但目前对其有关参数的设计还缺乏理论指导。以某软土地区深大基坑实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土体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模拟开挖实际工况,深入分析了隔断墙各设计参数对保护基坑邻近建筑物效果的影响,邻近建筑物沉降计算值和实测值验证了隔断墙参数优化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表位移、建筑物的横向角变量和围护墙最大位移随着隔断墙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建筑物横向角变量的减小幅度趋缓,隔断墙存在一合理深度;随着隔断墙的位置逐渐从基坑侧壁向邻近建筑物移动,隔断墙外侧地表横向和纵向沉降以及纵向不均匀沉降均减小,建筑物的横向角变量也明显减小。理论上,隔断墙越靠近邻近建筑物,保护建筑物的效果越好;隔断墙的平面设置范围对于邻近建筑的保护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以取邻近建筑物的范围作为隔墙的合理设置范围;隔断墙刚度对地表位移和建筑物角变量影响不大,实际工程中宜取中等刚度的隔断墙。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农田在不同调控措施下的土壤水蒸发量,以衡水试验场为例,以土壤水流动系统为指导,设计沟播盖腐熟秸秆、沟播不盖秸秆、盖膜穴播、平播对照4种不同调控措施下的田间试验,运用土壤水分均衡原理和土壤水分通量法,计算了不同调控措施下的土壤水蒸发量.结果表明,盖膜穴播田块的土壤水蒸发量最小,沟播盖腐熟秸秆次之,沟播不盖秸秆最大,说明盖膜穴播的土壤水分调控效果最好,而秸秆覆盖的效果优于不盖秸秆.  相似文献   

18.
In European river basins many flood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planned. However, the realisation of effective but space consuming measures such as retention areas and dike relocation mostly lags far behind time schedules. The development and set-up of an interregional and transnational basin-wide co-operation structure (“flood management alliance”) is substantial to realise catchment oriented flood management. In particular, this co-operation structure must involve spatial planning. The interregional and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structure establishes the framework for the joint accomplishment of instruments for flood risk management which is basin-wide agreed on. One of these instruments comprises financial compensations between downstream and upstream regions which shall improve the acceptance and the realisation of measures which bear disadvantages for the regions where measures are located. Existing and planned basin-wide co-operations in large transnational European river catchments demonstrate reasonable developments towards these goals. However, further efforts have to be made to exploit the chances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offers for improved flood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9.
矿床统计预测单元划分的方法与程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矿床统计预测中,如何确定最佳的统计预测单元,目前尚无通用的准则和算法,它的划分往往取决于地质学家对研究区控矿条件的认识,矿化的实际分布殂态及统计预测所采用的评价模型等多种因素。系统功能齐全,基本上满足了资源评价的各种需求,实现了预测单元划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提高城市暴雨洪涝模拟的精度, 针对城区复杂下垫面和雨水井数据缺失情况, 分别提出雨水井节点数据的确定方法和基于空间信息的汇水区分级划分方法。以武汉市青山区为研究区域, 选取2场典型降水过程, 开展SWMM模型的参数率定和验证工作, 并将基于不同方法划分的汇水区模拟结果与实际渍水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①提出的雨水井节点数据确定方法, 在雨水井实测数据缺失的城市洪涝模拟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适用性。②基于空间信息分级划分法、水文分析结合泰森多边形法和泰森多边形法所划分的汇水区, 模拟的最大积水深度中分别有100%、63%和75%的典型验证点与实际渍水程度相符, 模拟的溢流点中分别有80.0%、76.4%和77.4%的溢流点位置与5年一遇降雨渍水风险图相符。基于空间信息分级划分法所得的汇水区比较符合真实汇水情况, 且模拟结果比其他2种方法更加准确。③ 5年一遇降雨重现期下, 3种方法划分的汇水区所模拟的积水对研究区域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但遇到高于此重现期的暴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本研究可为城市暴雨洪涝模拟中雨水井节点数据确定与地表空间离散化提供新方法, 模拟结果可为城市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