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大通风斜井存在出水多、截面大、坡陡等特点,是抽排水施工设计重点工作。依据杭州市紫之隧道东线K1+570~K3+555通风斜井,对大长坡面抽排水系统进行设计,对不同型号抽水泵排水量以及排水泵供电计算。设计采用多台不同型号排水泵及时抽水,采取固定泵站与移动泵站相结合设计方案,使排水效率提高了1.3倍;采用两台30 k W移动泵站水泵与一台40 k W固定泵站水泵相结合方法,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然涌水情况;对抽排水系统供电配置计算,进行变压器设置并优化了通电路线,排水专线架设高度设为4m,每5 m设置一挂钩。  相似文献   

2.
以用于自然河道的再生水补水泵站设计为例,通过对水泵选型、泵房的平面与剖面布置以及配套自动化设备设计,重点考察了再生水补水水泵的建设与运行效果情况。结果显示:含有引渠连接的地下式再生水补水泵站能够很好地完成河道补水与农业用水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隧道泵站自动化水平低、配套管理滞后、在汛期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实际情况,构建以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为核心的智能化泵站监控系统,讨论整个系统的控制方案,对相关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以及基于Kingview 6.55的上位机远程监控系统软件的开发进行具体介绍。系统实现了在线监控、均衡调度、故障保护等功能,提高了泵站的动态管理水平,优化了水泵的运行性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两座排水泵站的改造实践为例,说明泵站改造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市政排水设施功能,而应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可根据泵站功能类型设定不同的提升获得感目标。雨水泵站运行时间有限,可结合周边地块需求及泵站实际情况,将封闭的市政设施改造成开放共享的泵站公园。污水泵站一般需全年运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危险性(如臭气等),可不考虑开放,但应从周边居民嗅觉、视觉等感官度提升方面着手,尽可能消除邻避效应。  相似文献   

5.
新乡市牧野路雨水中途提升泵站在河南省首次应用了10kV高压大型潜水轴流泵,是一座工艺先进的泵站。该文从抗浮设计、墙体设计、基础及抗震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该工程雨水泵房的结构设计体会及经验。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多种约束性条件下的大型泵站前池流态,通过建立紊流不可压缩流体的速度场模型及多方案的水力模型,运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并分析了增设导流锥、导流墩对前池及吸水池流场的改善情况。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导流锥后,喇叭口下方水泵进水偏流角一般均小于4°,对改善进泵偏流效果显著;事故工况时,单侧吸水池的水泵平均流量偏差比由26.89%降低至13.26%,吸水管附近水流比较平顺、均匀。水力模型试验表明,泵站前池的八字形导流墩方案可有效地消除存在的大范围回流区和斜向流,并通过调整配水孔口的分流比加强导流作用;导流墩整流方案配水渠至前池末端最大水位落差为0.020m,满足设计方所提出的水力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汤泳  游孟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32-134,M0015
化子闸泵站是姚江二通道(慈江)东排工程的梯级泵站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加大姚江干流东排分洪能力,提升江北、镇海片防洪排涝能力。泵站设计流量150 m3/s,设计净扬程仅0.32 m,属大流量超低扬程泵站。从水力性能、工程投资、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综合比较,选用了竖井贯流泵装置,TJ04-ZL-07号水力模型。叶轮直径3.9 m,转速60 r/min,是目前国内最大口径和最低转速的竖井贯流泵装置。水泵结构设计的关键点是水导轴承,要求有较好的承载耐磨能力,并且在特低转速下能够形成油膜。经计算分析表明,选用巴氏合金油润滑轴承可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海荣 《隧道建设》2015,35(6):579-583
关角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是深长斜井的反坡排水,快速有效地排除斜井施工阶段和正洞隧道施工阶段的涌水对隧道的正常施工影响重大。针对关角隧道的水文特征及斜井反坡排水具有的长距离、高扬程和大流量等特点,对各施工阶段斜井的反坡排水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出国内外水泵配置、双联拱式固定泵站、供电线路并网等技术措施,避免了突涌水造成淹井事故的发生,同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托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实施的4座钢结构上跨桥,对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作几点探讨,在钢结构的计算理论、疲劳问题、稳定问题和制造技术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大中型双向张马泵站运行对东泖河航道的影响,并为泵站管理调度提供合适的运行方案,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不同开挖深度下整体流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水泵运行调度方式,滩面开挖高程-1.50 m,可使航道范围内横向流速小于0.3 m/s通航指标。该方案为泵站建设降低工程投资,为后期管理部门提供运行依据,确保了东泖河航道的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壮志 《隧道建设》2015,35(10):1071-1076
为降低北京地区盾构区间泵房施工的风险,采用总结与分析的方法,总结近年盾构区间泵房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3条建议:1)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适当减小泵房埋深以降低施工难度;2)在目前的施工条件下,富水地层单纯依靠洞内深孔注浆止水开挖泵房,涌水、涌砂风险较高,宜尽量采取冻结法或地面降水方案;3)深孔注浆方案作为最终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市竹园片区污水处理系统为例,利用Prophet模型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竹园片区2019年、2020年污水处理系统关键节点泵站水量的变化情况及互动关系。结果发现:竹园系统服务片区干线末端流量峰值与降雨量峰值存在滞后的相关性,溢流量与降雨量总体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末端泵站水量对污水处理厂进口水量影响较大,下游支线水量的增加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增加;选取的4个关键节点泵站水量均存在明显的周期和季节效应,周期效应体现为下半周水量持续上升,周末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季节效应表现为7月到10月水量处于高位且有明显波动,1月、2月为低位。此次针对超大型城市合流制污水处理系统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成果,可为大型排水系统的联控联调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1#、2#雨水泵站在旱季可为景观河道补水促进河道循环流动,雨季排除收水系统内的雨水至外河。该文介绍了这种多功能雨水泵站的设计,为类似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国家高度重视水污染工作,面对城市排水泵站的放江水质差的问题,上海规划新建设一批初雨调蓄池。泵站及调蓄池的设计应在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充分对调蓄池内雨水处理和回用、最大程度综合利用土地等方面思考。以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全地下排水泵站及初雨调蓄池为例,通过泵站海绵化改造、调蓄雨水就地处理、回水全面利用(喷泉景观补水、绿化浇灌、道路清洁)、景观提升开放等全方位改造,探索城市排水系统末端设施提质增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宗洲 《隧道建设》2011,31(5):588-592
为确定区间废水泵房的排水方式以及合理的选择水泵,本文对轨道交通隧道区间的2种排水方案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多台排水泵并联运行的工况进行了校核,得出如下结论: 1)隧道区间的排水泵房需经过方案对比后选择合理的方案; 2)应根据水泵厂家样本资料对单泵工况和双泵工况进行校核,从而选择出合适的水泵,使水泵在单双泵工况下都工作在高效区,而不是简单的进行流量的叠加。  相似文献   

16.
泵站工程从功能上来说可分为引水和排涝两大类。某些平原圩区泵站枢纽工程要求同时具备机排、机引、自排、自引多种工况调度功能,相对于传统泵站,其具有节省投资、减少占地、管理集中等优点。引排结合泵站的设计要点和难点在于总体布置型式的选择及运行调度方案的确定。文章结合阜阳市某水系连通项目,对引排结合多工况泵站的几种总体布置方案进行了介绍及分析,设计方案均合理可行,可为其他相关的引排结合泵站设计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设计出高性价比的地下车站室外消火栓系统,在认真研读《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及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室外消火栓分类方法,即供水类室外消火栓和救援类室外消火栓。根据对规范中“灭火救援要求”的理解,提出: 1)应保证提供满足消防需要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 2)应保证及时将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供应到火灾现场; 3)应保证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火灾现场的条件。通过分析建筑物消防水量取值的前因后果、水量组成及作用,根据对地下车站室外消火栓设计水量取值的理解,提出: 原则上应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要求确定,但对条件特别困难的单水源地下车站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20 L/s。同时,为满足“灭火救援要求”,对各种消防设施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1)对可以不设置储存室外消防用水水池的单水源地下车站,其储存室内消火栓设计水量的消防水池应按室外消防水池标准设计; 2)对于单路供水的地下车站,2个水泵接合器均必须设计在消防水池15~40 m范围,且一定要考虑消防车停放及操作空间,注意水泵接合器数量不得随便增加,同时,在水泵接合器附近应设计必要的供水类室外消火栓,不能跨主干道共用室外消火栓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室外消防水池,同样,水泵接合器和对应的供水类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也不能跨主干道设计; 3)建议在每个出入口5~40 m范围设置救援类室外消火栓。  相似文献   

18.
高栏港经济区内河网密集,水系交错,水动力条件复杂。河道(涌)兼顾行洪、纳潮、排涝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同时,该区域水系溪、湖、河、湾、海交融,区域内的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对水动力变化影响较大。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本次研究完善区域水系布置,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调整水利工程调度方案,优化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布局和规模,恢复河涌活力,可为其他河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给水工程中,有时会出现长距离输水管道,长度可达十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可能途径河流、山谷、丘陵、公路、铁路等障碍物,可能出现地下水、岩石、空洞等地质条件,可能出现几百米的高差,可能设数个加压泵站,设计比较复杂。该文对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方案中有关选线、输水管道、加压泵站等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