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PVC近期市场预测近年来世界PVC工业已扭转了八十年代初期一度停滞不前乃至产量下降的局面,1987年世界PVC产量约1400万吨,预计1990年可达1600万吨。1987年中,香港市场悬浮法PVC3.0港元/磅,合人民币3160元/吨;美国悬浮PVC61美分/磅,  相似文献   

2.
我国PVC树脂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生产企业约70多家,1990年生产能力为270万吨;2001年已达到390万吨,实际生产2847.7万吨。预计2005年的产量将超过420万吨。目前我国PVC市场需求缺口仍较大,从国外进口的树脂2001年为200万吨。在2005年前我国将计划新增PVC生产能力200万吨/年,预测我国2001-2005年PVC的需求增长率为7.5%/年。 PVC制品的发展方向,①PVC建材向经济规模化方向发展,我国硬PVC管材占整个塑料建筑用  相似文献   

3.
国外简讯     
美国PVC用途分配比例 1982年以来美国PVC产量与消费量连年增长。1990年美国PVC消费量已达409.4万吨;1991年达415.7万吨。 1991年美国PVC消费比例为挤出制品235.7万吨,占56.7%;压延制品46.9万吨,占11.3%;糊加工制品34.5万吨,占8.3%;注射制品17.8万吨,占4.3%;吹塑成型制品8.9万吨,占2.1%;胶乳/粘合剂/密封剂3.2万吨,占0.8%;输出68.6万吨,占16.5%。  相似文献   

4.
1958年,我国第一个3000吨/年PVC车间投产。1983年全国PVC产量已达48.30万吨,它是中国的主要塑料工业之一。目前我国的单体原料路线主要还是电石乙炔法,但电石乙炔法与石油乙烯法将平分秋色。石油乙烯1977年已有一家投产,两套大型的PVC装置正在建设。中国PVC工业80%以上采用悬浮聚合体系。1983年10月,有七个新的聚合配方通过部级鉴定。大部分的30米~3聚合釜是自己制造的,80米~3聚合釜已制成,正在试车考核中。PVC中的残留单体已降到5~10ppm,逸散在环境中的单体降到30毫克/米~3以下。最后,作者就我国PVC工业的技术改造及发展前景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七月初的调查数据,截止1991年1月,美国PVC实际生产能力从1988年的不足 400万吨增加到516.2万吨,增长近30%,其中信蒂公司生产能力从68万吨/年上升到90.8万吨/年,成为世界最大的PVC生产商。而且FPC在美国的PVC能力已有49.6万吨,加上去年底正式开车的路易斯安那州Baton Rouge工厂的36.4万吨装置,FPC在美国的PVC总能力达到86万吨/年的规模。西方化学在  相似文献   

6.
3、西欧到1992年PVC总生产能力预计5.6百万吨/年,1990年为5.5百万吨/年,1988年为5.3百万吨/年。而1992年的总生产量是5.4百万吨/年,1990年为5.2百万吨/年,1989年为5.1百万吨/年,1988年为5百万吨/年。1992年PVC消耗量将为5百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进口乙烯价格的降低以及乙烯原料来源的多元化,2020~2022年,国内将新增150万吨/年乙烯法聚氯乙烯(PVC)产能。未来两年乙烯法PVC扩产项目增加,其中包括烟台万华利用丙烷裂解制取乙烯和丙烯进而投建的40万吨/年乙烯法PVC装置,以及青岛海湾化学二期40万吨/年和华谊钦州40万吨/年乙烯法PVC项目等。此前以进口乙烯和二氯乙烷、氯乙烯单体为原料的国内乙烯法PVC企业,受原料高成本和国内资源能源分布的限制,年产能约478万吨,仅占PVC  相似文献   

8.
聚氯乙烯(PVC)自1932年工业化以来,在58年的发展中已居合成树脂的第二位,占塑料总量的28%。世界PVC生产能力,预计1990年将超过1900万吨,世界PVC消费量1990年可望达到1600万吨。VCM是PVC树脂的单体。尽管合成VCM单体的技  相似文献   

9.
陕西北元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项目近日落户陕西神木县锦界工业园区。该项目投资8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50万吨/年PVC生产线将在200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二期工程50万吨/年PVC生产线将在2011年建成投产。加上已建成投产的10万吨/年PVC项目.项目完成时该公司PVC生产总规模可望达到11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随着PVC糊加工制品用途的开拓,近年来国外PVC糊树脂的生产发展十分迅速,需求量不断在增加。据统计,世界目前PVC糊树脂生产能力(包括乳液法树脂)为164万吨/年日本1979年PVC糊树脂产量为7.6万吨,而日本国内市场消费为7.4万吨,英国目前PVC糊树脂消费  相似文献   

11.
1983年世界塑料总产量为65,858,000吨,聚氯乙烯(PVC)总产量为14,203,960吨,超过聚乙烯总产量(13,105,110吨)。在塑料品种中,国外PVC总产量已跃居首位。在PVC用途分配中硬制品的比例正在增加。以西欧和日本为例,西欧七十年代初期,硬软质制品比例为51:49,七十年代末期变为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目前世界PVC生产能力约为1700万吨/年,预计到1990年将超过1900万吨/年。消费量仍在持续上升,1982年为1110万吨,1984年1298万吨,到1990年可望接近1600万吨。世界PVC的主要生产、消费市场65%集中在西欧、日本和美国。国外有人乐观地预测:在1986—1990期内,  相似文献   

13.
世界PVC生产能力已逾1100万吨/年,约占世界塑料总产量的1/5,仅次于聚乙烯,居第二位。估计生产能力将以2.9%的年增长速度增长,而需求则将以5.8%的年增长速度增长。我国年产40万吨PVC,现又引进两套20万吨装置,投产后产量将增加一倍,而目前我国增塑剂产量只有12万吨,尚缺8万吨,新装置投产后缺额将达28万吨。为解决原料苯酐、辛醇多年来短缺而造成的DOP供不应求问题,  相似文献   

14.
PVC树脂是我厂主要吃氯产品之一,1959年2月正式投产,28年以来为国家共生产PVC近60万吨。近年来我厂又搞了2万吨增产措施,目前PVC已形成5万吨生产能力,85年PVC实际产量达5万吨以上,其它技术经济指标,如电石单耗、车间成本及实物生产率已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产品一级品率和优级品率也达到全国较高水平,收到较好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PVC窗框,早在1955年,西德首先开始研究试制,至今,德国PVC窗的加工应用技术和实际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1978—1979年生产量增加了47%,耗用12.5万吨PVC。在英国,PVC窗已形成了一个新的工业部门。两年前,PVC窗只占建筑用窗总量的1%,目前已达4%,可望今年增加到7%。美国1980年用于制造PVC窗的树脂估计达2.7万吨(原文为  相似文献   

16.
在无锡市召开的全国化工产品交易会,会议反映出的变化较大重要化工产品市场信息如下:1.塑料市场起伏动荡。目前国际市场聚氯乙烯(PVC)悬浮级到岸价为565—580美元/吨,而我国议价外汇市场人民币比价下调,前几年PVC 长时间滞销,使电石法PVC 生产能力和产量都萎缩了。在进口成本大增,出口热情高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因素的刺激下,我国PVC 市场由东往西出现趋紧势头,会议上产地单位批量成交价在4250—4550元/吨之问;与PVC 类似情况还有普通级聚苯乙烯(Gpps),高压聚乙烯(LDPE),ABS 树脂,产地单位批量成交价:Gpps 5750—5950元/吨,薄膜级LDPE 6400—6550元/吨,进口台湾产ABSPA757内地交货价9800—10100元/吨;受进口猛烈冲击滞销的均聚聚丙烯,市场已起  相似文献   

17.
过氯乙烯是PVC经氯化后的产物,广泛用于涂料、粘合剂、纤维等领域。1992年全国产量1895吨。由于市场需求增大,1992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市场价恪也从1992年的15000元/吨升至年末的25000元/吨。为此有些企业已上了过氯乙  相似文献   

18.
我国聚氯乙烯(PVC)生产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PVC糊树脂生产能力还很小,全国总产量约在1.5万吨/年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同时适合不同加工需要的专用糊树脂还正在开发。我厂原有一条3500吨/年悬浮法PVC生产线,为了增加品种,新建了一个聚合工段,并把原老聚合工段进行改造,用于2000吨/年乳液法PVC糊树脂的生产。工艺上采用了锦西  相似文献   

19.
美国PVC生产现状七十年代中期美国有22家PVC生产厂商。竞争的结果,今天只剩下12家,其中又只有8家才具有相当的规模。目前美国PVC额定生产能力约为:3,904,400吨/年。 1987年日本PVC生产创历史最高记录日本PVC树脂1987年产、销量超过160万吨水平,创历史最高记录。PVC用原料,氯乙烯单体的消费量和销售量也达到了创记录的165万吨水平。苏联1987年硫酸和烧碱产量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到“八五”末期,我国PVC树脂的年产量已突破125万多吨/年,但许多中小型PVC树脂生产厂,一般还是采取落后的电石路线,由于电力资源供应等问题,加上成本高,这就造成了无法与大型PVC生产装置所采用的石油化工原料路线相抗争,产品已在市场上遇到严峻的挑战。为此,我国现存的中小型PVC生产厂只好朝多品种、少批量和加速发展新品种的方向发展,才能取得立足之地。为此,应积极开发新产品,发展专用型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