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将交通管理系统与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多智能体技术相结合,即通过多个智能体有机构成多智能体系统,利用各个智能体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辅助实现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降低由于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论述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原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2.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有效利用率和交通流量,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由于交通拥挤、事故等造成的出行延误。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是通过对高科技、高水平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交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改变城市交通混乱局面的目的。针对重庆市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研究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交通现状和交通智能化水平,提出重庆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信息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5,(50):13-13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一欧盟智能交通技术示范工程交流与展示会上,6辆装有“动态交通信息系统“的大众途安和开迪轿车引起了与会官员、专家和媒体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交通智能发展情况,分析了发展交通智能系统(ITS)的必要性,阐述了ITS技术的组成和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以及未来实现智能化管理的21世纪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5.
柯路 《交通科技》2004,(4):99-101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及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已成为我国交通领域紧迫而重大的课题。简述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概况,并以几个示范城市为例,介绍不同城市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思路和进展状况,以及我国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6):77-78
2006年12月20日,由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主办,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2006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于北京成功召开。科技部、交通部、公安部、北京市委以及相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言。全国智能交通系统指导小组成员单位、智能交通业内专家、行政部门、研究机构、国内各大院校、企业、协会、行业媒体以及国外IT SJapan(日本智能交通协会)、ITS KoFean(韩国智能交通协会)、ERTICO(欧洲智能交通协会)三大组织的代表等各界人士,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技术的技术交通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基于网络技术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整体体系,提出各个相关设备模块的功能,以及通过网络互连该系统完成的功能,提出研究智能交通工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车牌识别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又是智能化交通系统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基于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车牌识别技术为以计算机视觉为基础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契机。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和其他技术理念结合,为更多领域投入更智能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DCOM式智能体的交通控制系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提出了一种智能体的实现方式——DCOM式智能体,并将其应用到交通控制中。针对交通控制中的集中指挥、分级管理和动态变化等特点,将DCOM分布组件技术和智能体技术结合起来。以DCOM式智能体管理交叉口信号、设定道路服务水平,并对堵塞道路选取替换路径,再通过“协作智能体”维护智能体间的通信,从而实现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交通控制系统。研究表明,此交通控制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交通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交通检测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宋颖华 《公路》2000,(9):34-37
分析、总结和比较了各类交通检测器的原理、性能和特点,阐述了交通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发展方向以及采用视频检测技术的车辆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路口的交通流量统计、行驶机动车辆监管、交通拥堵状况缓解,提出采用非接触式、自动化识别、双向通信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路网上的行驶车辆进行实时信息采集和数据信息交互,并结合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将获取的信息发送到后台信息处理中心,再将数据信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或交通诱导信息系统提供给交通参与者,使其合理选择最优路径,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研究结果表明,RFID技术应用于实时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比较可行。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智能交通,可为智能交通物联网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丁贤 《汽车杂志》2008,(1):277-277
10月北京举办的ITS大会,各个厂家纷纷拿出压箱底的最新技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基于实时交通系统的各项演示。让我们体验到了未来的交通信息系统的实用和便捷。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丰田公司带来的智能化车载信息系统。它集网络、车载导航、音影多媒体于一体,利用庞大的信息系统,为车辆使用者提供诸如:附带实时交通信息的路径导航、天气预报、新闻浏览、紧急救援等。  相似文献   

13.
俞山川  陈雨 《公路》2023,(2):218-224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以及数字交通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先进信息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强化交通数字治理已成为我国推动交通智能化的关键。高精度地图通过底层数据汇聚以及统一平台整合,逐渐成为打通信息孤岛的有力手段,是交通行业数字底座的重要支撑。针对高精度地图的定义、建设思路、内容构成以及技术内涵进行详细介绍,从感知、决策、执行等3个维度分析高精度地图对于智能交通的支撑作用,并分析了在智能交管、智慧公路、智慧网联等3个业务场景、10个业务小项中高精度地图的具体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屈平 《上海汽车》2005,(12):41-42
1我国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的亮点智能运输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运输的实际需求,建立起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地面运输系统。实质上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视频技术的微观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完全有能力采集到完整的微观交通流数据,即断面或区域车辆序列信息,包括每一辆车的车辆属性、位置属性和运动属性.微观交通流信息对于通行能力分析、智能交通控制、异常交通状态识别、微观交通流特性研究、宏观交通流行为理解以及实验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视频检测技术在微观交通流信息采集和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章系统分析和完整描述了断面和区域两类微观交通流信息,介绍了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微观交通流视频信息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16.
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信息采集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然后详细分析智能交通系统中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并结合上海市具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智能交通技术的信息采集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对全文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技术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基于网络技术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整体体系,提出各个相关设备模块的功能,以及通过网络互连该系统完成的功能.指出研究智能交通工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交通拥挤与智能交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交通拥挤问题将伴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长而日趋严重 ,文中着重分析了高速公路上交通拥挤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功能和以智能交通系统技术解决高速公路上交通拥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Agent技术在智能交通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目前交通问题及交通系统发展的现状,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Agent技术应用于交通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Agent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探讨了各个交通元素Agent的功能以及它们的协调合作关系,讨论了模糊控制技术在交通决策中的应用,最后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系统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概括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研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导航控制技术、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通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区域智能交通车辆系统在区域交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智能车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