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李好民 《海南医学》2001,12(6):40-40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静滴联合维生素 E外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3 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19例 ,对照组 17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性治疗 ,包括保暖复温、补液、供给足够的热量、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利尿及支持疗法等。治疗组 19例加用小剂量多巴胺静滴联合维生素 E外用按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静滴联合维生素 E外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在基层医院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微量输液泵24 h持续静滴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喜疗妥乳膏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54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剂型维生素E胶囊外涂;观察组用微量输液泵24 h持续静滴多巴胺2~5μg/(kg.min)联合取适量喜疗妥乳膏均匀涂抹于硬肿部位按摩至有微热。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微量输液泵24h持续静滴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喜疗妥乳膏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提高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治愈率、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 -多巴胺 -速尿联合用药治疗中 -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探讨其护理。方法 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多巴胺 -速尿治疗 ,疗程 3~ 5天 ,与对照组比较硬肿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硬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多巴胺 -速尿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正确合理用药 ,密切观察尿量、硬肿范围和程度及加强基础护理是有效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及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硬肿症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新生儿硬肿症合并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硬肿完全消退时间及血清CK—MB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合并心肌损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钟厚凤 《右江医学》2009,37(4):417-4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28例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复温时间、硬肿开始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4.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温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将68例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3~5μg/kg.min-1、多巴酚丁胺3μg/kg.min-1溶于10%GS中,每日应用12h,以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直至硬肿消失。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硬肿好转时间和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1)。结论此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效果,在治疗中未发现特殊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胡海琪 《当代医学》2014,(13):128-129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硬肿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n=38)。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泵注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观察2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病情明显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起效快,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可作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林东浩  刘建华  林顺利  谢城  蔡晓华 《广东医学》2002,23(11):1212-1213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静滴加VitE外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滴及VitE外用,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7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静滴加VitE外用对新生儿硬肿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患儿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按(2~5)g/(kg·min)静滴,24h维持,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直至硬肿消失。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硬肿消痛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金梅 《右江医学》2003,31(2):140-141
目的 :探讨小剂量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 :将 6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 0 .1~ 0 .3mg/(kg·次 )、多巴胺 2~ 5 μg/(kg·min)加入 10 %GS液静滴 ,根据病情轻重每日一次 ,或隔 12小时或隔 8小时一次 ,每次持续 1~ 2小时 ,疗程以硬肿症消失为宜。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均 <0 .0 5 ) ;硬肿好转时间和消退时间均非常显著少于对照组 ( P 均 <0 .0 1)。结论 :此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效果 ,在治疗中未发现特殊的毒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自1994年1月以来,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72例,其中用鲜血浆、速尿联合辅助治疗4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2例新生儿硬肿症均符合1983年临潼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及分度标准。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胎龄、体重、分度见表1。  相似文献   

12.
许萍 《右江医学》2004,32(1):51-52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应用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生儿硬肿症患儿 5 9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对照组 (2 8例 )采用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 (3 1例 )在此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多巴胺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3 2 % ,对照组为 78.5 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硬肿平均消退时间为 4.76± 1.5 0天 ,对照组为 5 .90± 1.40天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应用可使硬肿平均消退时间明显缩短 ,且无明显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科88例住院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加用右旋糖酐和多巴胺治疗。结果 显示治疗组硬肿消退和好转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右旋糖酐与多巴胺联用可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我科88例住院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加用右旋糖酐和多巴胺治疗。结果 显示治疗组硬肿消退和好转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右旋糖酐与多巴胺联用可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多巴胺和山莨菪碱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方面的疗效情况。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114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儿均入婴儿培养箱保温,用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并加强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和山莨菪碱。结果 治疗组治愈串87.9%,死亡率12,1%,硬肿半均变软时间1.15天,硬肿完全消退平均时间34天。对照组治愈率75%,死亡率28%,便肿平均变软时间3.9天,硬肿完全消退平均时间8.1天。结论 多巴胺和山莨菪碱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降低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死亡率,可使硬肿较早变软,而且可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654-2联合维生素E外用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保暖复温、补液、补充热量、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利尿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的38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654-2联合维生素E外用治疗,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肛温回升、硬肿消退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天数、治愈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654-2联合维生素E外用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不仅效果明确,而且用药安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作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和速尿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显著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本组新生儿硬肿症68例均为1986年至1990年在我院住院患者,取其中28例作为治疗组。治疗方法是在对症治疗基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将168例患儿分为观察纽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3~5μg/(kg·min),多巴酚丁胺3μg/(kg·min)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每天应用12小时,以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直至硬肿消失。③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硬肿好转时间和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④结论小剂量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硬肿症多见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我科于1990年1月~1992年12月,采用多巴胺、酚妥拉明、低分子右旋糖酐(简称低右)联合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硬肿症4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一、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及分度标准,本组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性别、日龄、体温、发病季节、并发症等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