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BV转基因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HBV基因整合对转基因小鼠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8只同一窝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小鼠和50只HBsAg阳性的HBV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鼠龄6~8周,眼眶静脉丛采血,检测血液常规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淋巴细胞百分比(L%)、中间细胞百分比(M%)、分叶细胞百分比(G%),血液生化指标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总蛋白(ALB)、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等,并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品种(HBsAg阳性鼠和阴性鼠)内及性别间比较分析。结果转基因小鼠血糖、尿素氮、肌酐、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与正常小鼠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上述6项指标在不同性别正常小鼠之间没有差异,而在不同性别转基因小鼠之间仅血糖存在差异,雄鼠血糖高于雌鼠(P<0.05)。转基因雄鼠血糖、肌酐、尿素氮明显高于正常雄鼠,而转基因雌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明显高于正常雌鼠(P<0.05)。结论 HBVDNA对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制内服中药"肾王膏"对男子摔跤运动员运动性肾阴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8名男子摔跤运动员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两个中心进行观察。实验在训练周期中大强度运动训练期间(冬训)进行,连续20天。实验组采用内服药物为干预手段,阳性对照组采用目前运动队常用的提高睾酮的营养补剂,空白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检测实验期间(实验前,训练第10天,训练第20天)血清睾酮、皮质醇、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主观疼痛度评分(VAS)、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量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样本脱落9人,共79人进入最后观察。(2)各组实验前后RPE结果无差异;实验组训练第20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实验前,空白对照组训练第10天显著低于实验前,阳性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异无显著性。(3)实验组血睾酮第20天较实验前显著上升,阳性对照组第10天较实验前显著下降,空白对照组第20天较实验前显著下降。实验前后各组皮质醇、睾酮/皮质醇比值无差异。(4)阳性对照组RBC第10天较实验前显著下降,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前后无差异,各组Hb实验前后均无差异。结论:内服中药"肾王膏"有在大强度训练期间稳定运动员血清睾酮的作用,能一定程度消除体能性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3.
复元活血饮抗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观察和探讨复元活血饮口服液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受试动物,采用转笼法、转棒法、旷野法,观察小鼠灌服复元活血饮口服液后进行耐力运动、协调运动及其运动后的自发性活动情况,同时测定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及血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补充复元活血饮小鼠耐力运动持续时间和协调运动持续时间(低药量组除外)较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显著延长(P<0·05),2min活动格数(低药量组除外)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耐力运动后高药量组小鼠自发性活动后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RBC和Hb含量分别显著高于运动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协调运动后高药量组和中药量组大鼠2min活动格数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RBC、Hb含量和血乳酸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复元活血饮口服液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GDNF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对小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受体GFRα-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连续4周的无负重递增强度游泳,每周游泳时间依次为30、60、90和120分钟,每天训练1次,每周6天,休息1天。对照组动物于相同条件下常规饲养,不参加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取材。观察两组小鼠体重,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睾酮指标,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两组小鼠海马GDNF、GFRα-1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体重、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海马GDNF、GFRα-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运动疲劳引起小鼠海马GDNF和GFRα-1 mRNA表达水平上调,提示GDNF和GFRα-1参与了运动疲劳产生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5.
聂敏 《西南军医》2008,10(4):67-67
患者男性,20岁,因发热头痛4天,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1天入院。入院前4天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全身乏力,头痛进行性加重,体温最高时达39.4℃,无咳嗽、咳痰,胸痛等其它不适症状,在当地卫生所输注青霉素治疗3天病情未见好转,病程第4天头痛加重、全身皮肤发现散在出血点,大腿肌肉酸痛,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示WBC14.8×10^9/L。RBC:4.01×10^9/L,Hb:130g/LPLT:12×109/L,NE:77.6%,LY:10.1%,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组按H_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Cimetidine)处理低压(0.5大气压)条件下生活的LACA小鼠。观察到:低氧两周后外周RBC数、PCV、Hb骨髓CFU-E数和BFU-E数明显增多,且CFU-E和BFU-E集落较大(集落直径为正常对照的3~5倍,资料未录入);外周血WBC数及骨髓CFU-GM数明显减少。CFU-S向红系分化明显增多,向巨核系、粒系分化明显减少。低氧小鼠同时给予Cimetidine两周后与低氧对照组比较,外周血RBC数、PCV、Hb、CFU-E数、BFU-E数均明显减少。外周血WBC数和Pt数在Cimetidine低剂量组(1mg/天)升高,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又有降低趋势(无统计学意义)。Cimetidine使CFU-GM数较低氧对照组明显增多,但随着剂量的增加CFU-GM增多的幅度逐渐减少。高浓度的Cimetidine(2-4mg/天)使CFU-S数较低氧对照组明显减少。CFU-S在Gmetidine的作用下向红系分化明显减少。而向粒系和巨核系的分化相对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5km负重越野训练前后机体的相关生化与外周血指标变化规律。方法 对某部步兵连队 104名战士 5km负重越野训练前后的静脉血进行 17项生化与外周血指标检测。结果 检测的 17项指标中,运动后与运动前相比,除ALT,LDH,Hb,BUN,IgA,IgM无显著差异 (P>0. 05 )外;AST,AMM,IgG差异显著 (P<0. 05 );GL,RBC,WBC,PAP,UA,CRP差异非常显著 (P<0. 01 )。结论 5km负重越野训练后可以引起机体多项检验指标的变化。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对科学合理的完成军体训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700 kPa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后大鼠血细胞计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对外周血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置动物加压舱内 ,以 70 0 k Pa空气暴露 6 0 min,每天 2次 ,连续 3d。对照大鼠以 14 7k Pa纯氧或 70 0 k Pa含 2 1k Pa氧气的氮气处理。于暴露后第 1,3,5天晨断头取血。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 (WBC)、淋巴细胞(L y)、粒细胞 (Gr)、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及血小板 (PL T)含量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结果 高气压暴露后 ,外周血 WBC有升高倾向 ,PL T有降低倾向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L y计数无变化 ,但其百分含量明显降低 (P<0 .0 5 ) ;Gr计数及百分含量均明显升高 (P<0 .0 5 ) ;CD3+ 、CD4 + CD3+ 细胞百分含量及 CD4 + CD3+ /CD8+ CD3+ 比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CD8+CD3+细胞含量变化无显著性 (P>0 .0 5 )。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后第 3天 ,上述变化均恢复正常。RBC计数在暴露后第 1天轻微减少 ,但 Hb含量明显下降 (P<0 .0 5 ) ;第 3天时两者显著升高超过暴露前水平 (P<0 .0 1) ,至第 5天降至正常对照水平。 14 7k Pa纯氧处理后也出现上述变化 ,但常氧高氮处理后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70 0 k Pa压缩空气反复暴露对大鼠血细胞计数有明显影响 ,表现有免疫抑制倾向 ,与呼吸气中高分压氧  相似文献   

9.
朱舜明  郭卫平  田琼  张洪新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260-263,F0004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MSC)同种异体移植对接受全身大剂量辐射小鼠造血修复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培养、扩增,并将第三代细胞通过尾静脉移植到同种接受全身大剂量射线照射的小鼠,测定移植后不同时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值,观测各组脾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S),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急性辐射造血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经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的小鼠,其WBC、RBC、PLT、HGB在移植后15-20 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WBC、PLT、HGB:P〈0.01;RBC:P〈0.05),移植组CFU-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种异体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能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在脾脏定居,增强造血干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并能显著提高外周血细胞数量,促进损伤后早期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5T MRI 磁疗对小鼠烫伤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雄性和雌性小鼠各14只,将砝码于沸水中加热10min后置于经脱毛处理的小鼠背部皮肤,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病理切片证实)。成模后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均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1)实验组小鼠创面在涂抹凡士林的同时接受磁疗,磁场强度为1.5T,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共治疗12d;(2)对照组小鼠创面单纯外涂凡士林治疗。分别于磁疗前(第0天)及磁疗后第3、6、9、12天观察两组小鼠创面修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创面面积在各观察时间点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病理结果亦无明显组织学差异;而磁疗第3、6、9 天,雄性和雌性实验组小鼠创面恢复情况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1.5T MRI磁疗对小鼠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131)I治疗过程中外周血象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治疗过程中131I累积剂量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方法甲状腺癌术后患者 177例 ,随访时分别测其白细胞 (WBC)、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和血小板(PLT) ,观察不同性别、年龄、131I累积治疗剂量、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转移时外周血象的变化 ,同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性别对WBC和PLT影响不大 (FW =0 .399和FP=0 .90 3 ,P均 >0 0 5 ) ,但女性RBC和Hb明显低于男性 (FR=2 5 .2 17和FH=30 .895 ,P均 <0 .0 1) ;年龄、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转移状况对血象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各131I累积治疗剂量组血象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 ,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而且血象的变化与131I累积治疗剂量间呈线性关系 ,随着131I累积治疗剂量的增加 ,血象呈降低趋势。结论 131I累积治疗剂量对骨髓抑制有一定的影响 ,其外围血象的变化与131I累积治疗剂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雷达和卫星测控从业人员血象,为制定平战时相关人员防护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纽巴氏计数板法、沙利氏色柱比色法、煌焦油蓝染色法和瑞氏染色法检测330例雷达站和卫星测控站工作人员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水平以及网织红细胞(Ret)、中性粒细胞(G)和淋巴细胞(L)比率,其中近距离接受微波辐射的操作员(操作组)174例,远距离接受微波辐射的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后勤组)156例,对照组145例。结果:操作组Hb、RBC、WBC、PLT及L低于对照组,而G及Re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勤组Hb、RBC、WBC、PLT及L低于对照组,而G及Ret高于对照组,除PLT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组与后勤组间PLT和R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微波从业人员与非微波从业人员间的血细胞值有一定差异,提示现有防护制度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PURPOSE: Exercise modulates many aspects of physiology.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experiment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impact of regular,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on resting, baseline measures of cellular immunity blood lipids, and muscle enzyme. METHODS: Male Fischer 344 rats were housed with either mobile (run, N = 10) or immobile (sedentary, N = 10) running wheels. After 4 wk of running, rats were sacrificed. Blood and muscle (long and medial heads of the triceps) were collected. From blood, white blood cell (WBC) differentials, red blood cell (RBC) count, hemoglobin, hematocrit, and lipid profiles were measured. Muscle citrate synthase (CS) activity was measur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is. RESULTS: Rats ran an average of 9.89 +/- 0.79 km.wk(-1).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circulating WBC, RBC, or eosinophils. Freewheel running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circulating neutrophils (P < 0.001), monocytes (P < 0.01), and basophils (P < 0.01), whil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lymphocytes (P < 0.001), when compared with sedentary animals. Mean corpuscular content of hemoglobin was elevated in the freewheel group (P < 0.01). Physically active animals had slightly lower triglycerides and LDL, and elevated HDL. These change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LDL/HDL ratio (P < 0.05). Muscle CS activity was unchanged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 Both the alterations in the RBC hemoglobin and lipid proteins are positive health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exercise training. The impact of the alterations in WBC differentials remains unknown but could indicate a reduction in inflammatory load. In conclusion, freewheel running provides sufficient exercise stimulus to produce some, but not all, training associated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正常大鼠及荷原发性肝癌大鼠肝动脉给药研究天冬胶作为血管栓塞剂的可行性。方法:给正常大鼠及经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原发性肝癌大鼠肝动脉注射天冬胶,注射时在X线透视下观察药物在肝脏内的分布情况。按时间分组处死后剖腹观察大鼠的肝、心、肺、肾、脑等器官的大体状况,并送病理检查。结果:①正常大鼠肝动脉内注入适量天冬胶(大约0.2 ml)后见肝动脉显示良好,可引起肝脏内散在的缺血梗死灶,而且大鼠可以存活。②如加大压力再注入0.1ml,将会造成正常大鼠肝动脉扩张及所有大鼠的死亡。③对荷原发性肝癌大鼠肝动脉内注射天冬胶后,药物除在肝动脉内分布外,还较多进入肿瘤组织内,且镜下见肿瘤结节内有大量梗死灶。结论:无论对正常大鼠,还是对荷原发性肝癌大鼠而言,天冬胶均为良好的末梢型血管栓塞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对骨骼肌BMP6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发生机制。方法:1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其中,对照组不运动,常规饲养;运动组进行4周、6 d/w、坡度为0、速度为30 m/min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前2周每天训练1次,时间从1 min开始,后2周每天训练2次,每次递增2 min,最后1次训练时间达到71min。4周末取材。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大鼠血红蛋白(Hb)等血常规;RT-PCR检测大鼠骨骼肌BMP6 mRNA和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血清铁和骨髓铁含量。结果:(1)运动组Hb低于对照组(P<0.05);(2)运动组骨骼肌BMP6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Hepcidin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3)运动组骨髓铁贮存和血清铁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可引起大鼠骨骼肌BMP6表达增强,机体贮存铁和运载铁能力均降低,导致Hb合成减少,这可能是引发运动性低血色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对改善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9—2011年我院妇产科缺铁性贫血住院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300mg/d治疗)和对照组(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900mg/d治疗)。治疗4W后复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并进行疗效比较,同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多糖铁复合物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均可使Hb、RBC、HCT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b、RBC升高更加明显(P〈0.05),HC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多糖铁复合物改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优于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是一种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的补铁制剂。  相似文献   

17.
对国家花样游泳队 4 3名运动员于 2 0 0 3年 10月的高原训练进行全程跟踪 ,并测试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发现 ,上高原后 ,运动员Hb、T、RBC、HCT、WBC等指标均稳步上升 ,尤其是Hb、RBC、HCT ,在上高原后第 2周明显升高 ,与刚上高原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与第 2周比较 ,第 3周升高幅度较小 ,但睾酮显著升高 ,上述指标在第 4周达到较高值。CK的高值出现在上高原后第 2周 ,为 2 0 8 33± 92 2 6U/L ,第 3周、第 4周则持续下降。WBC数无显著变化 ,但有上升趋势 ,提示运动训练负荷不高。建议高原训练时 ,在血红蛋白出现第 1次峰值时 ,可考虑增加运动负荷 ,尤其是运动强度 ,以达到提高机体潜能、强化提高体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翠莉  吴明阳  谢磊  尚冬梅  李博 《武警医学》2013,24(4):293-294,298
目的探讨四川高原地区不同海拔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方法抽取乐山、康定、甘孜、石渠等4个海拔高度的成年男性标本,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等8项指标;分析各组血常规指标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分析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之间,除外MCV、MCHC,其他血常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甘孜、石渠地区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原藏区血常规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应依据当地情况建立;应加强对3000 m以上地区人员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王瑞  王金萍  韩辉  李燕  王佳佳 《武警医学》2022,33(2):106-109
目的 探索肝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评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发生脾亢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10至2020-07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超声检查的42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利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测量肝脏...  相似文献   

20.
罗云 《武警医学》2022,33(4):277-28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 hs-CRP)、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WB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儿童细菌感染性肺炎的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03至2021-03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收治的98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评估病情,将试验组划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采集全部受试者血清,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间血清PCT、hs-CRP、WBC、IL-6、Hb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连续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PCT、hs-CRP、WBC、IL-6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PCT(μg/ml)表达(0.27±0.12)<轻症组(1.98±0.43)<重症组(2.04±0.45);对照组hs-CRP(mg/L)表达(5.64±2.37)<轻症组(21.27±9.13)<重症组(26.84±9.32);对照组WBC(×109/L)表达(10.46±2.95)<轻症组(23.05±3.79)<重症组(26.27±5.21);对照组IL-6(pg/L)表达(10.23±2.46)<轻症组(62.45±9.43)<重症组(96.43±12.03);重症组Hb(g/L)表达(123.43±14.85)<轻症组(126.58±16.53)<对照组(135.24±1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WBC、IL-6与患儿患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的r值分别为0.085、0.910、0.941、0.957、-0.738。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T、hs-CRP、WBC、IL-6、Hb是影响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PCT、hs-CRP、WBC、IL-6、Hb与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情况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为判断患儿早期细菌感染性肺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