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微电脑世界》2014,(8):2-2
最近几天正在发生的2件大事儿,颇为引人瞩目。一个是LTE—FDD4G终于获批试运营;一个则是微信公众号广告自助系统(广点通)完成内测,正式开放公测申请。要知道,这可真都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大事儿哦 6月27日,工信部终于在干呼万唤下,正式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了“LTEI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LTE—FDD)”试商用经营许可,允许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内地16个重点城市开展LTE—FDD--b-TD—LTE的混合组网试验并提供相应的4G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据南方都市报近日多方证实,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工信部针对部分城市,发放FDD试商用牌照。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顺势而为",并于5.17电信日当天宣布在多个城市开通FDD LTE试验网。FDD是全球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终端最丰富的4G模式。虽然工信部于去年12月4日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3家运营商颁发了TD-LTE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息化》2012,(13):6-6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一行到杭州调研TD—LTE规模技术试验情况。刘利华对TD—LTE规模试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工信部将坚定不移地推动4G发展,并从政策、环境、资源保障等方面加大对TD—LTE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国内LTE用户数已经突破千万,截止到5月份,TD-LTE终端290款,手机220款。并首次出现了8款支持TD-LTE+CDMA的手机。随着LTE FDD实验网的建设,TD-LTE与LTE FDD融合组网也成为了目前需要大力解决的挑战。闻库表示,若想实现LTE繁荣发展,就需要在三个方面推动融合。首先,要实现网络的融合。TD—LTE采用了很多关键的技术,在混合组网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加快推进混合组网  相似文献   

5.
中国移动要求自2014年5月31日起,送测的4G定制手机必须支持5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于6月27日正式获批分别在16个城市开展TD—LTE与FDD—LTE两大4G制式的LTE混合组网试验。至此,4G制式的大戏套路基本明朗。而对于混合组网的操作模式而言,智能手机是否能够支持多种网络制式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日工信部表示,国产4G制式TD—LTE已具备预商用能力,工信部将推出扶持政策,加快TD—LTE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好书推荐     
《互联网天地》2012,(10):60
《LTE FDD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本书系统介绍LTE基本原理、组网关键解决方案,包括LTE概述及技术标准进展、LTE关键技术、LTE无线接入网架构、空中接口协议、LTE物理层、QoS与调度、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SON技术、EMBMS、LTE无线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8.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在出席2009移动通信大会期间的2009国际LTE论坛时表示,由于TD—LTE能提供高速率、低延迟、低成本,相信其必将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TDD频段宽带移动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带宽保护、CP开销、上、下行链路开销等方面对LTE FDD以及LTE TDD系统的空中接口开销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有助于对LTE系统的无线频谱的使用效率的了解,也有助于LTE网络规划时的系统容量的准确计算.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2月18日下午,中国移动联合爱立信与中兴通讯两大电信设备商,通过LTETDD/FDD融合组网的方式在香港正式启动TD.LTE商用网络。该网络不但是亚太地区首个LTETDD/FDD双模融合商用网络,也成为中国移动TD.LTE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第一个取得正式商用的网络。 虽然网络整体规模不是很大,但鉴于香港复杂的无线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特别是作为中国移动在内地大规模部署TD.LTE网络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化》2012,(16):10-1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赴杭州调研TD—LTE试验网建设和应用情况。苗圩一行乘坐TD—LTE体验车观看了多路高清视频、高速海量数据下载、移动视频监控和直播等TD—LTE业务应用,实地参观了F/D频段TD—LTE基站,体验了杭州TD—LTE网络性能,并听取了中国移动和电信研究院关于TD—LTE发展的相关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2.
《电脑迷》2014,(1):5-5
正工信部终于在2013年年底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放TD-LTE和FDD LTE牌照,这标志着4G网络正式启动。一边是运营商的全力以赴,一边是用户们的翘首期盼……4G来得正是时候。4G是重大利好工信部于2013年12月4日正式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4 G牌照,中国移动的4 G频段为1880MHz~1900MHz、2320MHz~2370MHz、2 5 7 5 M H z~2 6 3 5 M H z,中国联通为2300MHz~2320MHz、2555MHz~2575MHz,中国电信为2370MHz~2390MHz、2635MHz~2655MHz。同时,中国政府正在考虑1.4GHz、3.5GHz用于TDD后续发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3GPP LTE下行系统中帧结构类型的快速检测方法。LTE系统同时支持TDD和FDD两种帧结构,接收机在同步过程中需要预先判断是哪种帧结构类型。提出利用LTE系统中主同步序列和辅同步序列的时域镜像特征进行帧结构类型判断,能够在保证检测性能的情况下,以较低的运算量实现快速检测。所提方法可应用于LTE及LTE Advanced系统下行接收机的实现,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新电脑》2014,(1):108-111
移动4G手机:TD—LTE网络的牌照发放了,这是中尉移动主推的4G网络。更国际化的、联通主推的FDD—LTE却不见踪影。历时多年谈判,苹果与中国移动终于达成了合作,TD—LTE版iPhone将于2014年1月17号发售。在3G网络时代,中国移动由于技术落后和终端不给力导致“高端用户”大量流失到中国联通,在4G网络时代“快人一步”的中国移动终于迎来翻身的机会,虽然不得已用4G打3G,但这实在是聪明的一招,或许真实的体验未必有明显优势50Mb/s片右的网速与21Mb/s(最高42Mb/s)相比其实并没有质的提升,但全IP架构的4G网络的确听上去高端大气上档次。  相似文献   

15.
张珂  康剑锋 《软件》2010,31(12):1-7
本文对TD-LTE上行系统,从接收天线类型,上下行时隙配置,小区规模,系统带宽,载波频率这些不同的维度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评估。同时在TD-LTE上行系统中对HPSS技术进行了评估。评估采用了符合3GPPE-UTRANLTE规范的系统级仿真平台。TD—LTE系统在1×8s天线配置下,性能明显优于FDD 1×2系统。TD—LTE系统小区边缘用户对小区半径更为敏感。HPSS技术更适用于大半径小区,可使平均吞吐提高40%,边缘吞吐提高62%。  相似文献   

16.
虽然是盛夏了,号称火炉的南京却出奇的凉快。6月底,2014年天翼手机交易会暨移动互联网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展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了FDD—LTE实验网牌照。这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而言,无异于—场期盼多时的“春雨”。业界看来,这纸批文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得以正式杀入4G战局,扭转不利局面的“利器”。  相似文献   

17.
<正>新品多频4G LTE收发器专为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应用而设计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推出MB86L13A LTE(FDD和TDD)优化收发器。该全新收发器为面向LTE专向应用开发,采用富士通开拓的RFIC设计架构,无需外部的低噪声放大器(LNAs)和级间声表面波(SAW)滤波器,可覆盖700MHz~2700MHz的频谱。该全新设备与上个月发布  相似文献   

18.
《新电脑》2014,(4):36-37
中国电信虽然是第二家宣布4G商用的运营商,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电信是最尴尬的,由于其采用的CDMAEV—DO3G制式并不支持向FDD—LTE和TDD—LTE进行平滑过渡,所以中国电信如选择建网,就必须新建。不过,中国电信3G网络目前还未盈利,如继续投入巨资在全国新建一张4G网络,无疑压力巨大。尽管过去几年中国电信打覆盖牌吸引了不少用户,但显然速度和覆盖严重不成比例,一旦联通与移动全面开推4G,那么中国电信目前的3.1Mb/s的EV—DOA就没有了任何优势。  相似文献   

19.
4G洗牌在即     
《新电脑》2014,(1):1-1
自从2008年3G网络试商用至今,5年的时间过去了。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宣布给三大运营商分配TD—LTE频段,此举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运营商的竞争态势将发生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世界》2011,(6):16-16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透露,由我国主导的4G技术TD—LTEE备启动规模试验的技术条件,预计年内能够完成预商用设备的研发工作,2012年完成面向商用设备的研发。美国各大运营商都已确定了4G的战略规划,Verizon、T—Mobile、Sprint将会在今年年中初步建立4G网络;日本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oftbank计划在2011年开通TD--LTE服务。台湾运营商远传电信打算同中移动合作建设。TD—LTE实验性网络;欧洲达沃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