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产妇1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行再次剖宫产74例,经阴道试产79例.观察阴道试产成功率,并比较两种处理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58例,阴道试产失败后改行剖宫产21例,阴道试产成功率73.42%.两组均无一例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生死亡.新生儿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再次剖宫产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并非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的产程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于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2月。2013年2月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选取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200例足月无胎膜早破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褥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足月产妇发生胎膜早破时,会导致剖宫产率增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增高,应重视及时对症处理,提高妊娠预期。  相似文献   

3.
张力  刘利佳  王淑清  暴慧君 《人民军医》2007,50(10):608-608
目的:观察芬太尼硬膜外推注预防剖宫产术中牵拉反应及宫缩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单胎、足月、无妊娠高血压及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产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在胎儿取出前硬膜外推注芬太尼0.1m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记录心率、血压、血氧分压、新生儿Apgar评分、宫缩痛及牵拉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出现宫缩痛为0,对照组为25%;牵拉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芬太尼硬膜外推注可减少硬膜外阻滞下剖宫产术中的牵拉反应及宫缩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产妇入院时是否临产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原因。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产科住院的足月分娩初产妇932例资料。依据入院时是否临产分为临产组(516例)和待产组(416例)。对两组进行常规监测和相应的医疗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结果待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临产组(P<0.05)。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指征是无指征的产妇要求和胎儿宫内窘迫。结论产妇临产时入院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南京市浦口区浦厂医院收治的13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92例行剖宫产(剖宫产组),40例行阴道分娩(顺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分析。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顺产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情况。结果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产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产褥病发病率低于剖宫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顺产组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住院时间、产时出血量及产褥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制定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分娩方案时,应对再次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指征严格把握,对于条件符合者建议其行阴道分娩,以减轻产妇痛苦,改善其分娩结局,但在分娩过程中需对产妇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如有需要应及时转行剖宫产,以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谭丽颖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1008-1008
目的:提高对脐带绕颈的认识。方法:通过B超和胎心电子监护了解胎儿宫内状况。结果:256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29例占11.32%,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率有胎儿窘迫组比无胎儿窘迫组高,急诊剖宫产术组比选择性剖宫产术组高(P〈0.01)。结论:不必以单一脐带绕颈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对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存在的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应鼓励阴道试产,但对于脐带绕颈2周以上、产程中胎头下降缓慢者,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12例,将要求行阴道分娩且符合阴道分娩条件56例作为观察组,将再次行剖宫产术分娩5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妊娠结局,观察比较两组产后24h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体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78.6%。观察组完成阴道分娩46例,其产后24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发生产褥感染2例,占3.6%;对照组为8例,占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占5.4%;对照组为5例,占9.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只要符合阴道分娩条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妊高征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06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产妇46例为观察组,无剖宫产史产妇60例为对照组A,另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100例为对照组B,比较3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结局:观察组早产、剖宫产、子宫破裂、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及围产期小儿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及对照组B(P<0.01);对照组A早产、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A胎盘早剥、急性肾功能衰竭、左心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HEI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P<0.01);不同妊娠高血压类型妊娠结局比较: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出生质量儿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而轻度子痫前期组又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妊娠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预后不良,孕晚期应加强监护,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王海娟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399-1400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方法选取分娩13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36例产妇分为脐带绕颈组和无脐带绕颈组各78例,分析自然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窘迫以及脐带绕颈周数与剖宫产率关系等各种情况数据。结果脐带绕颈组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脐带绕颈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脐带绕颈一周时,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绕颈2-3周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脐带绕颈胎儿分娩是一种特殊分娩方式,绕颈1周可以选择自然分娩试产,特殊情况下,采取剖宫产术分娩;脐带绕颈2-3周时,建议产妇行剖宫产术分娩,降低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引产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足月胎膜早破≥12h、Bishop宫颈评分≤6分、无妊娠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单胎头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为阴道放置欣普贝生的研究组和小剂量缩宫素静滴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用药12h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临产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产程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促宫颈成熟评分及引产成功率均高于缩官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用药后至临产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安全有效,与缩宫素相比,促子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临产时间短,对新生儿不良影响小,可有效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37周后高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妊娠37周后分娩的高龄初次分娩孕妇,收集孕妇年龄、孕次、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周、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6例分娩中, 303例(40.62%)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443例(59.38%)阴道试产。阴道试产中,75例(16.93%)中转剖宫产,368例(83.07%)经阴道分娩,其中38例(10.32%)产钳助产。阴道试产中,35~37岁和≥38岁年龄段,中转剖宫产率分别是17.24%和15.15%(P=0.870),产钳助产率分别是7.43%和15.15%(P=0.021)。择期剖宫产、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中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5.30%、40.00%和21.47%,P=0.000。结论 38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并不增高中转剖宫产的概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胎儿窘迫率虽然增高,但是新生儿窒息并未增加;由此可见,高龄初产妇经过产前充分评估,无阴道试产禁忌情况下,多数均能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205例双胎妊娠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胎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道分娩组第2胎儿的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刘云  王心  尚丽新  赵谦谦 《武警医学》2016,27(9):884-886
 目的 寻求改善双胎妊娠母婴结局及减少双胎妊娠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早产儿并发症、不同分娩方式及双胎特有并发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1)分娩孕周不同,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93.57%,社会因素居于剖宫产原因的首位(22.75%);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自然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46.67%)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早产是造成双胎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早产对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双胎孕妇阴道分娩,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双胎妊娠特有并发症会增高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0例正常足月分娩的孕妇,分为两组,阴道分娩组200例,剖宫产组200例,将各组又分为卡贝缩宫素组和缩宫素组。卡贝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将卡贝缩宫素100 μg静脉滴注(滴斗入);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将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滴斗入),同时持续10 U入液体静脉滴注至产后2 h。比较卡贝缩宫素组和缩宫素组产时(术时)、产后(术后)2 h及产后(术后)24 h的出血量。孕妇分娩前和分娩24 h后血红蛋白变化。结果 卡贝缩宫素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组均比缩宫素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组产时、产后2 h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均少,差值分别约为:产时120 ml,产后约45 ml,产后24 h约170 ml,卡贝缩宫素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组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也均比缩宫素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组低,差值分别约为10 g/L、15 g/L,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贝缩宫素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疗效明显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15.
刘丽恒  王青  侯磊  王欣 《武警医学》2022,33(3):231-233
 目的 探究羊膜腔灌注对足月孤立羊水过少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01至2019-01北京妇产医院产科93例足月孤立羊水过少经腹羊膜腔灌注后引产患者作为灌注组,取同期135例足月孤立羊水过少产妇未接受羊膜腔灌注而直接引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灌注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如年龄、孕次、产次、分娩孕周及羊水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灌注组中14例中转剖宫产手术, 剖宫产率15.0%;对照组中40例中转剖宫产,剖宫产率29.6%,灌注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出血量[(352.58±163.05)ml vs. (353.78±99.09)ml]、胎儿窘迫发生率(25.8% vs. 34.1%)、羊水Ⅲ度粪染发生率(19.4% vs. 24.4%)、新生儿窒息率(1.1% vs. 4.4%)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羊膜腔灌注可降低足月羊水过少产妇剖宫产率,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产妇预防性使用间苯三酚的临床价值:是否可以减少宫颈水肿的发生,是否可以缩短第一产程等等。方法 选择武警总医院2014-02至2014-11孕足月、单胎、头位初孕妇共10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在出现规律宫缩后,即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推1次/2 h,鉴于间苯三酚日最大剂量的影响,每天最多推2次。同期选择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置,任其产程自然进展。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宫颈水肿的发生人数,中转剖宫产人数,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宫颈水肿4例,对照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分别有16例和29例产妇试产失败后转为剖宫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间苯三酚为安全解痉药物,可早期预防性应用。本研究证实,临产妇预防性使用间苯三酚可以有效降低宫颈水肿的发生率,缩短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比较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肺动脉压力、动脉导管内径及闭合率的变化,探讨分娩方式对新生儿出生后循环转化过程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2019年4—11月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52例,按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92例和剖宫产组60例,分别于出生后2 h内、6 h、12 h、2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阶段剖宫产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择期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第二产程剖宫产组及对照组(未生育)四组分别通过尿垫试验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SUI及POP情况,再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测量静息至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ow n distance ,BND )、子宫颈外口移动度(the cervix down distance ,CD)、直肠壶腹移动度(the rectal ampulla down distance ,RAD)、提肛肌裂孔直径差值(the differences of levator hiatal diameter ,LHD-d)及横径差值(the differences of levator hiatal lateral diameter ,LHLR-d),四组之间进行对比,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及不同阶段剖宫产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组和第二产程剖宫产组SUI发生率相近,而两组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发生率均显著增大。阴道分娩组、第二产程剖宫产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指标除第二产程剖宫产组RAD以外均显著增大;阴道分娩组、第二产程剖宫产组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组与第二产程剖宫产组比较,除RAD以外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与阴道分娩SUI发病率相近,而择期剖宫产能降低产后SUI发生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石海霞  杭木兰 《武警医学》2015,26(5):437-439
 目的 了解足月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143例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前B超检测的残余羊水指数(AFI)分为3组:A组(8 cm≤AFI<25 cm)75例,B组(5 cm≤AFI<8 cm)38例,C组(AFI<5 cm)30例,比较3组孕妇在分娩方式、宫内感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发病率和羊水粪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组剖宫产率高于A组(70.00% vs 37.30%,P<0.05);A组自然分娩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羊水量(OR=2.912)、破膜至分娩时间(OR=2.356)与羊水粪染(OR=1.833)是产妇宫内感染、新生儿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的多少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羊水残余量越少对母婴的威胁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