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绥中36-1减三线糠醛精制抽余油为原料,采用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精制三段加氢组合工艺,通过催化剂级配及工艺条件优化,制备环烷基橡胶增塑剂。结果表明:在加氢处理催化剂RL-1、临氢降凝催化剂SDD-800、加氢补充精制催化剂LN-5的体积空速分别为1.3,0.8,0.6 h-1,加氢处理及临氢降凝温度均为340 ℃、加氢补充精制温度为240 ℃时,可以得到满足HG/T 5085-2016《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标准中产品N4010指标要求的环烷基橡胶增塑剂,收率超过90%。净利润较抽余油直接出售增加1 370 元/t,潜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减二线蜡油为原料,采用润滑油加氢改质工艺、加氢改质生成油实沸点蒸馏切割成窄馏分、加氢改质大于360℃馏分溶剂脱蜡等流程进行生产轻质白油试验,探讨生产轻质白油系列产品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氢改质反应温度的提高,加氢生成油中轻质馏分的收率增加、重质馏分的收率减少,用做3#白油料的加氢改质生成油160~320℃馏分段收率明显增加,加氢改质生成油切割的相同馏分段窄馏分密度和黏度相应降低,加氢改质生成油切割大于360℃馏分溶剂脱蜡试验得到脱蜡油的收率减少、密度和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环烷基原油经常减压工艺制得的减压渣油为原料,先经丙烷脱沥青处理制得脱沥青油,再分别采用加氢处理-临氢降凝-补充精制工艺(工艺A)、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工艺(工艺B)、加氢处理-补充精制-酮苯脱蜡工艺(工艺C)等3种组合工艺制备150 BS光亮油。结果表明:采用工艺A不能制备出合格的150 BS光亮油;采用工艺B、工艺C制备的产品其100℃运动黏度分别为29.83,32.58 mm~2/s,倾点均为-12℃,黏度指数分别为91,87,满足150 BS光亮油的指标要求,且产品收率分别为20.4%,19.8%(相对于减压渣油)。  相似文献   

4.
莫比尔公司进行了催化裂化与加氢脱蜡联合增产中馏份油的考察。以349~552℃减压瓦斯油为原料,如仅改变催化裂化条件使最大量生产中馏份油,所得汽油/中馏份油比率为1.3;如将349~413℃原料馏份用莫比尔中馏份油加氢脱蜡法(MDDW)处理,  相似文献   

5.
对4种克拉玛依的加氢环烷基油的运动黏度与氧化安定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这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40℃运动黏度分别为30.64 mm~2/s,46.52 mm~2/s,68.13 mm~2/s和100.30 mm~2/s。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铜片氧化法分别测定了这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后的酸值。4种加氢环烷基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依次为171.9℃,173.4℃,174.1℃和174.5℃;氧化后酸值依次为3.02 mg/g,2.76 mg/g,2.54 mg/g和2.42 mg/g。随着加氢环烷基油40℃运动黏度的增加,起始氧化温度也逐渐提高,而氧化后酸值则逐渐下降,加氢环烷基油的氧化安定性越好。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后酸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另外,4种加氢环烷基油均对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T501)有良好的感受性。(图6表3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轻质低含蜡油和重质高含蜡油为原料,用开发的PIC系列异构脱蜡催化剂,并配套使用某工业加氢预精制和补充精制催化剂,进行加氢预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试验,考察加氢预精制过程及异构脱蜡催化剂和工艺条件对润滑油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工业装置运行数据表明:通过对异构脱蜡催化剂的改进,催化剂中B酸含量增高;B酸含量、加氢精制温度、异构脱蜡温度的升高,均可提高催化剂的开环活性,进而提高产品黏度指数;与上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PIC-802相比,PIC-812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在工业装置上加工大庆650SN糠醛精制油和200SN浅度脱蜡油时,反应温度分别降低2 ℃和26 ℃,基础油收率均提高4百分点,黏度指数均提高4个单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环烷基橡胶填充油和环保轮胎橡胶填充油生产技术;针对高硫、高氮、高芳烃、高凝点环烷基油为原料开发了"组合加氢生产环烷基特种油品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生产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均清洁环保的特点;针对糠醛精制抽出油原料,开发了加氢处理-溶剂抽提组合工艺生产环保型橡胶填充油技术,在专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饱和大部分三环以上稠环芳烃,尽量保留与橡胶相容性好的三环以下芳烃及环烷烃,和目前国内抽提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目的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以海洋环烷基减压渣油经丙烷脱沥青工艺所得的脱沥青油为原料,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结果表明:在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反应压力为15 MPa,氢油体积比为1 000∶1,体积空速为0.4 h~(-1),反应温度为385或382℃;异构脱蜡反应压力为15 MPa,氢油体积比800∶1,体积空速为0.8 h~(-1),反应温度为340或345℃;补充精制反应温度为260℃的条件下,所得生成油中大于490℃馏分可达到150 BS光亮油的要求;≥280~360℃馏分可用于生产变压器油基础油;≥360~420℃馏分可用于生产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产品;≥420~490℃馏分可用于生产橡胶增塑剂环烷基矿物油产品。润滑油馏分总收率占脱沥青油的85%以上,150 BS光亮油收率约占脱沥青油的4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中ZSM-22分子筛含量对基础油倾点和基础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分子筛含量降低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但基础油收率增加。以惠州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TH-2催化剂进行加氢工艺考察以及稳定性评价,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20 ℃,反应压力14 MPa,氢油体积比600:1,体积空速1.1 h-1。装置连续运行1 000 h,催化剂性能稳定,150N基础油倾点-18 ℃,基础油总收率达到77.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稠油轻脱油减压深拔及轻脱油深拔大于500℃馏分油加氢试验,考察了各馏分对目的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轻脱油减压深拔试验表明:轻脱油中小于500℃馏分为低粘指数组分,粘温性能差,具有很强的环烷基特性,对轻脱油整体黏度指数有较大的负效应;切割轻脱油中大于500℃馏分油和未切割轻脱油加氢试验表明:相同黏度时,切割后轻脱油生产的150BS光亮油,具有较高的黏度指数,说明深拔对提高产品的黏度指数有益。  相似文献   

11.
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石油学报》2009,30(1):154-158
对石油产量的变化和峰值的预测是有前提的,预测者或者是面对简单的油田,且其储量和开发方式无大变化,或者是限定储产量的变化速度和最大可探明储量等。对基本符合这些限定的"封闭系统",预测的成果可大致符合实际情况。而对不断开拓新区新领域、发现新油田和不断革新采油工艺提高采收率的"开放系统",预测结果多会有很大(甚至定性)的误导作用。此外,还须考虑到石油生产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甚大。峰值论的鼻祖Hubbert 1956年预测美国1969-1971年石油产量达到峰值时恰逢油田及开发方式变化不大的简单情况,他言中了。而其他对世界石油峰值的预测都把复杂情况简单化,看不到石油在发展中实施着战术和战略接替,因而失败了。虽然近20年来世界石油的储产量一直为上升趋势,但石油峰值论和枯竭论等言论在媒体炒作下却流传甚广,导致公众对石油供应安全甚为恐慌,成了高油价的幕后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12.
辽河油区稠油分类及其储量等级划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原油在油层中的流动状态及工业性开发潜力为出发点,根据辽河油区5个油田17个稠油区块255个稠油样品分析结果,采用地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主要指标,地面原油密度作为第二指标,将稠油分为常规稠油,重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四类。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的开发阶段划分,对三次采油方法在中、低含水期相机“插入”而不是等到高含水期才用,提出了新的认识;对制约三次采油经济效益的因素,从战略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新疆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润滑油部分流失或变质后废弃于大气和水土中,污染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平衡。生物可降解润滑油性能符合润滑油的要求,废弃后能被微生物分解,不污染环境。生物降可解润滑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都与常规润滑油的不同,植物油作基础油及无灰分添加剂是生物降解润滑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石油峰值理论及世界石油峰值预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追溯了石油峰值理论的起源,对国内外一系列关于石油峰值理论模型的定量研究表明,石油峰值理论模型大体有3种类型:①基于生命有限体系的生命模型;②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理论的随机模型;③基于生产实践和理论推理的广义数学模型.从预测模型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国外从单循环模型发展到多循环模型,侧重于模型的纵向发展;而国内从翁氏模型发展到一系列的预测模型,侧重于模型的横向发展.利用广义翁氏模型对世界石油产量峰值进行的预测结果是:世界石油的峰值产量约为40.3×108t,峰值出现时间大约在2020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BJF-800微机开票自动发油系统,阐述了集散式自动发油系统的技术性能、系统特点和实验功能。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区稠油采油工艺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分析了辽河油区稠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技术水平,论述了提高蒸汽吞吐效果、开发方式转换、特殊工艺井相结合的常规热力采油技术,采用添加剂(催化剂)的热化学采油技术以及稠油井下改质技术机理及应用情况,指出今后可能具有发展前景的采油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非常规油的成因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晓光 《石油学报》2012,33(Z1):20-26
非常规油指勘探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油品,主要有3大类。第一类为重油和油砂, 系正常原油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形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已被大量开采。第二类为油页岩,是干酪根与黏土和细粒无机矿物的混合物,有机质丰度高但不成熟,要经过人工加热生成石油,油页岩的发现很早,分布广泛,以美国所占比例最高。第三类为页岩(致密)油,存在于成熟度较高的高有机质烃源岩夹持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中,要通过对储层的压裂改造,产生人工裂缝才能生产石油。页岩(致密)油在美国、加拿大已开始生产,但其勘探潜力及其全球分布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调研,了解和分析了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的不同含义与应用情况,对比了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提出了应用和完善致密油和页岩油概念的建议。致密油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页岩油除用于指油页岩加工的石油外,其含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致密油与页岩油异同点表现为3种情况:①致密油与页岩油概念完全不同,属于不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类型;②致密油与页岩油含义完全相同,可以互换使用;③致密油与页岩油概念既有关系,也有差别。在应用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时,要遵循"尊重习惯、方便交流"的原则。致密油和页岩油有不同含义,不要只从字面上机械理解,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实际内涵。对于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应采取"不断完善,适时修正"的原则,不断完善致密油和页岩油术语的定义,使它们的定义和应用更加科学、规范,同时也要方便、适用和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小层剩余油定量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针对一些油田小层地质储量不清,小层累计采油量不清,因而小层剩余潜力不清、盲目性挖潜,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稳产难度更大的实际情况,为了经济有效开发油田,开展小层剩余油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动静态结合系列技术处理,把全区原始地质储量合理地匹配到每口新老油井的小层上,又客观地预测单井小层累计采油量等等,获得目前单井小层剩余地质储量、剩余可动油量、采出程度等开发指标,确定小层可挖潜的空间,同时对“非储量层”采出量进行预测,了解油层的真正采出程度。经过以往压裂效果分析,该方法可信度达7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