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江市近郊乡镇现有蔬菜生产中配套的水利设施,水源多采用小井、大口井和小型的江河抽水站,这样的水源小巧玲珑,简便易行,投资小,适合于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但灌水方法还比较落后,主要还是采用粗放的畦灌、沟灌等方式,水量、能源都有较大的浪费。因而也就增加了...  相似文献   

2.
交替灌溉对大豆叶面积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2014连续两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节水灌溉综合试验场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在具有滑动遮雨棚的测坑中进行,就常规沟灌(CFI)、固定沟灌(FFI)和交替沟灌(AFI)对大豆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灌溉方式下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交替沟灌可以显著降低叶面积指数;交替沟灌的产量比常规沟灌和固定沟灌显著提高。所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交替沟灌是一种节水优质高效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艳 《水利科技》2023,(3):28-32+44
该文以青梗菜为研究对象,试验设微喷灌和沟灌两种灌溉方式,以不同臭氧水浓度和喷施频率分区灌溉,研究青梗菜需水耗水规律与土壤水分动态、灌溉方式和不同臭氧水喷施处理对青梗菜生理生长的影响、不同微喷灌臭氧水喷施对青梗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累积灌水量低于沟灌,呈现明显的节水效果;微喷灌较沟灌显著促进青梗菜后期生长;合适的臭氧水浓度和喷施频率能提高青梗菜产量,但高浓度或高频率喷施有减产趋势。研究成果可供蔬菜高效节水灌溉条件下寻求农药替代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灌水方式,以番茄和茄子为试材,在大棚中采用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水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番茄和茄子株高、叶片数、产量、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番茄和茄子的株高与沟灌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与沟灌相比,膜下滴灌番茄和茄子分别节水64.2%和45.3%,分别增产5.5 t/hm~2和2.7 t/hm~2。膜下滴灌番茄的灌水利用效率比沟灌番茄高出11.9 kg/m~3,膜下滴灌茄子比沟灌茄子高出3.1 kg/m~3。膜下滴灌的土壤电导率高于沟灌,且各土层间土壤电导率差异较小。综上所述,膜下滴灌可以起到节水灌溉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值得在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种植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在甘肃定西地区进行马铃薯不同补灌技术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补灌方式对马铃薯农田蒸散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壤水分水平下,滴灌处理日耗水强度为沟灌的1/2,畦灌的1/3以下,具有显著限制农田棵间蒸发和无效蒸腾的作用。同时,水分利用效率比沟灌高87. 69%,比畦灌高169. 7%。在水资源紧缺或在马铃薯设施育种产业中,马铃薯膜下滴灌补灌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定西地区进行马铃薯不同补灌技术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补灌方式对马铃薯农田蒸散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壤水分水平下,滴灌处理日耗水强度为沟灌的1/2,畦灌的1/3以下,具有显著限制农田棵间蒸发和无效蒸腾的作用。同时,水分利用效率比沟灌高87. 69%,比畦灌高169. 7%。在水资源紧缺或在马铃薯设施育种产业中,马铃薯膜下滴灌补灌方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依据田间试验结果,对涌流沟灌的灌水效果和灌溉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涌流沟灌导致了土壤入渗特性变化和田间糙率减小,与传统的连续灌溉方式相比,其总供水推进速度提高了9%-22%,灌水均匀度提高了18%-23%,灌水定额减少了8.3%-18.2%,灌溉效果较好。涌流沟灌适宜的土壤主要为结构良好的中壤土,轻壤土和砂壤土。  相似文献   

8.
细流沟灌是干旱地区节水增产一种好灌水法,已在天山山麓百万亩灌区内推广使用。它适于中耕作物的灌水,也适于小麦、糜谷、胡麻等密植作物以及瓜菜、苜蓿、苗圃等的灌水。细流沟灌的进沟流量很小,一般为0.05~0.15公升/秒。水在沟底缓缓流动,藉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细流沟灌在这里主要有三种形式:(1)垄植沟灌,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我国部分地区在旱期环境下进行沟灌的合理方式,通过进行场地农作物培育试验,进行了常规沟灌、低水位交替沟灌及高水位交替沟灌三种不同沟灌模式下的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土壤中水分流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沟灌模式下农作物茎秆直径均随时间成增大趋势,但高水位交替沟灌模式下农作物发育程度最好,最终茎秆直径达2.93cm,是常规沟灌下的1.37倍,是低水位交替沟灌模式下的1.74倍。(2)光辐射及温度对土壤中水分的径流影响很大,总径流量:高水位交替沟灌低水位交替沟灌常规沟灌。(3)引入产效因子概念分析不同试验区农作物产量与耗水量关系,分析认为丰水期采用高水位交替沟灌效益最高,旱期通过采用低水位交替沟灌可在有效节水的基础上保证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
沟灌作为传统的灌溉方式,具有节水、性价比高、环保等优点,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目前,针对沟灌水分运移及其技术参数的影响因素不统一、技术应用管理及推广仍存在部分缺陷。文章对沟灌的发展现状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剖析,归纳了沟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系统阐述了其所采用的方法和模型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可为我国西北旱作区沟灌技术应用推广和农业节水增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探索干旱区制种玉米的优良灌溉方式。以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种灌溉模式,并于2022年在民勤县开展了畦灌、滴灌、常规沟灌、交替沟灌4种灌溉方式下制种玉米的大田试验,在民勤县制种玉米种植上采取交替隔沟沟灌可显著提高制种玉米的生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全膜交替沟灌对比全膜畦灌产量提高12.2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5.35%,对比膜下滴灌产量提高了产量提高14.23%、水分利用效率也只降低了0.8%,对比全膜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92%、产量增加17.57%。干旱区制种玉米采用交替灌溉的灌溉模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灌溉方式对作物根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2年的温室大棚试验,研究了沟灌、滴管和无压灌溉不同方式对番茄根系特性、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压灌溉和滴灌根系密度分布在出水口附近3.0 cm~22.5 cm。根系密度、根长和根系水阻力系数R表现规律为无压灌溉最大,滴灌次之,沟灌最小,而根系水力传导系数恰恰相反。番茄干物质则表现为沟灌>滴灌>无压灌溉。无压灌溉与沟灌和滴灌相比,降低了耗水量,提高了产量,明显地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成果为无压灌溉在温室中的利用提供了依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灌溉方式下番茄根系层土壤温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根区土壤温度分布的影响,本文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温室种植番茄利用无压灌溉、滴灌和沟灌方式番茄根区土壤温度的变化特性。试验设置了3个无压灌溉处理、滴灌和沟灌处理,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根区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变化而变化,相同土层深度,无压灌溉比沟灌和滴灌温度高。0~2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无压灌溉处理比沟灌高1.02—1.05℃,比滴灌高0.72—0.85℃;土壤温度最大差值发生在15cm土层。根区土壤温度日振幅变化,无压灌溉表现的更明显,无压灌溉比沟灌和滴灌高5.4%一10%,而且土壤温度日振幅和土壤深度之间可以用指数关系描述。研究成果为无压灌溉在温室番茄冬季生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沟灌土壤水分动态和生长发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灌溉方式下进行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生长发育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以前,畦灌与沟灌的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差异不大,拔节后期,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其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差异逐渐明显,沟灌土壤含水量整体较畦灌增幅达到11.6%;叶面积指数(LAI)以及地上干物质分别提高11.4%和39.73%,差异性明显,但株高整体不如畦灌;从产量方面,沟灌模式在整体节水40%条件下,产量平均提高7.66%,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28 kg/m3。达到节水增产的统一。综合本试验数据,其中垄植沟灌配合3水沟灌为本次试验最佳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对比方法研究了沟灌、滴灌和膜下滴灌这三种灌溉方式对高寒地区温室番茄植株生物性状、病情指数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沟灌和滴灌相比,采用膜下滴灌灌溉方式更有利于早春温室番茄的生长。膜下滴灌处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有效降低早春温室番茄的病情指数,可以显著提高早春温室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膜下沟灌、滴灌两种方式的优与劣。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宁夏盐化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油葵生长的影响,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设置漫灌、沟灌、滴灌和渗灌4种灌水方式,通过监测土壤水分、盐分含量及油葵生长和产量指标,分析土壤水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0~20 cm土层,渗灌方式土壤含水率最高,含盐量最低;沟灌方式土壤含水率最低,含盐量最高,水分生产率最低;滴灌和渗灌处理能促进油葵出苗和生长,滴灌处理油葵的水分生产率最高,为17.51 kg/m~3。滴灌是适宜于该地区盐化土壤种植油葵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18.
曹国良  彭习渊 《人民长江》2010,41(11):102-105
以往对于沟灌入渗研究多是基于自由入渗,而对沟灌交汇入渗的研究较少,沟灌交汇入渗试验因受较多因素影响,相对复杂。为了更加方便地研究沟灌交汇入渗规律,以土壤水动力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了沟灌交汇入渗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建立了沟灌交汇入渗的二维入渗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进行了检验,以中壤土为例,试验验证了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位置的合理性,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这为进一步研究沟灌交汇入渗规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青贮玉米是河北省粮改饲的主要目标作物,但河北省在青贮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着产量低,灌水施肥不合理等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通过选取科玉188型青贮玉米作为试验材料,适宜灌水方式和施氮量作为因子进行青贮玉米种植试验。灌水方式设置畦灌和沟灌两个方式,施氮量设置4个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沟灌与畦灌相比,鲜重产量分别增加3.6%,水分利用效率增加5.26%,氮肥偏生产力增加3.8%。施氮量对青储玉米的干物质和产量影响显著。沟灌、施氮量168kg/hm2的处理组合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获得较高的青储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0.
鲁学成 《中国水利》2010,(23):48-50
通过对大田玉米全膜平作、全膜垄作沟灌、全膜双垄沟播的灌水流量、灌水定额、节水效益、作物产量以及灌前、灌后土壤含水率的研究测定,认为玉米全膜垄作沟灌技术在河西地区推广有较好的效益和前景,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灌区配置水权水量的减少,发展玉米全膜垄作沟灌农艺节水技术,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