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经干部,算起来已经在农经战线上奋斗了六七个春秋,虽说时间不太长,但那两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成为我生命中永远抹不掉的记忆。那些与农民打交道、与农民同来往、与老会计同甘共苦的日子,回想起那些苦中有乐的往事,我为与“农经”结下的不解之缘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因为农经工作为我的生命增添了新的光彩。记得我六年前大学毕业分到偏远的山区小镇工作时,面对亘古不变的大山,面对清水“衙门”的农经站,我曾一度对工作失去过信心,也曾对前途迷茫无措,是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理财的老会计的行动教育了我,是他们扎根基层当好…  相似文献   

2.
当工资表上的“工龄”栏为“7”时,衣镜中的我也平添了一些成熟。农经战线7年的穿梭,昔日女大学生的那一股纯真早已荡然无存。面对那些见风使舵、抛媚献眼、勾心斗角,我只能紧锁眉头,紧绷心弦,唯恐一不  相似文献   

3.
我心无悔     
1989年我从林校毕业被分配到白土镇农经站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与我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有的改了行,有的当上了书记、镇长,而我依然是个农经站长,但为了农经事业,为了一方百姓,我无怨无悔,甘做一辈子农经人。由于所学专业与农经不对口,为适应工作需要,我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除了通过《农村财务会计》等杂志学习经营管理和财会知识外,又自费先后考入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经管理专业参加函授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同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自己很快成为全县农经行业的业务骨干。2001年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竞争上岗考试中,我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别了选我要暂别你了。我魂牵梦绕,相濡以沫的农经事业。和农经结缘是因为父亲。父亲是农经线上的一员老兵,在农经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曾获得过全国农经工作先进个人的殊荣。因为父亲作媒,十年前在江汉平原上的一所农校,我和农经相恋了。三年中,“三更灯火五更鸡”你我相依,春花秋月、酷日寒风你我相偎,高山流水见证了你我相伴。三年青春如火的热恋,你成了我立业之本,谋生之术。走上工作岗位,在工作的实践中你教会了我很多。面对农村审计中发现的丑恶,我学会了嫉恶如仇,无欲则刚;面对老百姓的误解,我学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  相似文献   

5.
平凡中感动     
当工资表上的“工龄”栏为“7”时,衣镜中的我也平添了一些成熟。农经战线7年的穿梭,昔日女大学生的那一股纯真早已荡然无存。面对那些见风使舵、抛媚献眼、勾心斗角,我只能紧锁眉头,紧绷心弦,唯恐一不小心卷入是非。这样生活着实太累,可心里始终有那么一方净土,装着感动我永远  相似文献   

6.
干农经这行已有10年光景,回想初涉业务之时,真让我难齿当年之事。记得1993年我刚调入农经系统就赶上一年一度的年报,站长安排我做农民负担报表,乡镇的年报报上来了,汇总起来就是不平,有的多、有的少,只认得从汇总数字查对,认不得要从乡镇或是村委会一级核查,害得我从晚上8点一直到凌晨3点找不出错在哪,而离上级的日期又迫在眉睫。真的,当时心里七上八下地“咚咚”直跳,你说怪不怪,明知深夜,就是睡不着觉,第二天眼睛害了怕光症,还花了不少冤枉钱看医生呢。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决心,要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然就当不好一名合格的农经干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农经工作的内容也很多,面对新形势,我个人认为,农经工作要着重做好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做账如做人     
“这些业务我都会,但我不能做,我有我的苦衷。”在查完三年包包账后,刚刚二十出头的村农经员借着酒兴,很老到地对我说。会做不做?这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次财务审计。那是刚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被请去到一个山区村查账。那是个省级贫困村,却有人贪污公款。当时面对的是村支书,主任、农经员(会计兼出纳)。农经员是一个50多岁的老汉,已从事农经工作18年,人看起来很朴素,甚至有点可怜:身着中山装,脚穿解放鞋,嘴抽劣质烟,满脸皱纹,第一印象我认为此人不会贪污。经过查账发现,近5年来村账务虽然简单但很不完整,几年不入账的原始单据摆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9.
正看到《农村财务会计》编辑部举办创刊60周年读者征文活动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我与《农村财务会计》之间发生的学刊、用刊、撰稿那些事,如同过电影般在我脑海回放,有的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我在学校学的是农学专业,1981年7月毕业分配到束鹿县公社股改行从事农经工作,是一名地道的"门外汉"和"菜鸟"。参加工作的第一二年,我参加了省、市主管部门举办的农经管理培训班、农产品成本核算培训班和包  相似文献   

10.
我是会计人,更是农经人。当年,我带着少年的稚气和梦想走出贫穷的小村踏进农校,两年后,我满怀青春热情走出校园迈入农经队伍,财会成了我的工作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做好工作,我逐字逐句啃过无数本农经、财会类书籍,洒下过无数汗水。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与成功。  相似文献   

11.
依依农经情     
当了六年农经人,从一个农经工作的“门外汉”,到一个热爱农经的“前沿兵”,几多辛苦,几多憧憬。而今,当离开为之流汗流血的事业,更多的是依恋,更多的是怀旧。记得六年前,从高校刚毕业,学行政管理的我被分配到乡镇农经站工作,当时我对农经与财会知识一无所知,曾有过抱怨和灰心,自己也因不懂业务而被下派到村包点。工作闲暇之余,常浏览一些书籍和杂志,于是身边一本陌生的杂志———《农村财务会计》很快吸引了我,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每一篇文章,钻研每一项业务知识。零的开始,新的起步,日积月累,收获颇丰。一年后,我从包村回…  相似文献   

12.
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考试考核而走上乡镇农经工作岗位的。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使我爱上了农经工作。我深知:干好农经工作不能三心二意,但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具有“三心”、“二意”。一要有乐于奉献的爱心。作为农经工作者,首先须要有一颗热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干好工作,我们要以服务农经、服务“三农”为荣。多年来,我在农经工作实践中,遇到挫折也曾叹息过,遇到机遇也曾动摇过,但一想到光荣而神圣的农经事业需要我们去奉献,这又坚定了我干一辈子农经工作的信心。前年镇…  相似文献   

13.
<正>我来自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农委,很荣幸受邀参加《农民文摘》创刊30周年读者座谈会。我是《农民文摘》的忠实读者,我喜欢《农民文摘》,原因有三点:一是《农民文摘》是我的一本工具书。我从1981年参加工作,30多年来没有离开过农业、没有离开过农经工作,《农民文摘》创刊之初,我在乡镇当农经员,不仅自己学习《农民文摘》,同时还承担为基层干部发行订阅的任务,应该说与《农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义县高台子镇农经站会计孟庆年已近古稀,但熟悉他的人都称其“小孟”,因为曾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有的退休,有的到其他部门任职或者走上领导岗位,而他仍默默奋战在农经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半百农经人。  相似文献   

15.
屈指算来,我做会计工作已25年有余,从生产队会计到乡农经站总会计就干了21年,也算得上农经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了.我曾多次参与农村财务大清查和财务体制改革工作,经历过由珠算盘、计算器和电算化各种核算工具时代.转眼间,我调离农经站4年了,但我依然眷恋和关注农经事业的发展.这份会计经历教会了我兢兢业业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相似文献   

16.
二十多年的农经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搞好农经工作,不是只掌握一项业务技能就干得了的,也不是知道了一些政策就做得好的.当一名合格的农经人,还要有"八度". 一、干事有热度 农经工作不像农技工作那样,做了立马见效果,如果不用心去感受,有时会枯燥无味,这需要农经人在工作时充满激情,从心里去喜欢.只有满怀激情,才能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潜力,把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17.
以前听到“人才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时,只当是一句说辞,但自从认识廖福柳以后,才知这句话是多么贴切.他说话老练、干事认真、为人实在,同事之间,不管工作年限长短,年龄大小,都爱喊他柳哥.从事农经工作20多年来,还没有哪个人像他这样让我佩服至极.柳哥1992年从农校毕业分到重庆市忠县永丰镇当农经干部,碰上机构改革没有挪过窝,遇到镇里人事变动也没有改过道,一起工作的同事调的调、离的离,就只有他坚守在农经岗位上.  相似文献   

18.
无悔农经事     
1992年3月,我是在撤区并乡的浩大声势中走进农经队伍,成了农经战线上的一员,屈指算来,至今我当农经会计已11个年头了。回想自己所走的路虽坎坷不平,但始  相似文献   

19.
圆梦     
孩提时代,爷爷是生产小队会计,父亲是乡镇干部,受此影响,兼具会计与干部身份的"农经人"的雏形,便很早就在我的脑海里打上了烙印.曾几何时,梦想着长大后当一名财务管理干部,这也许就是当农经人最初的"萌动".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义县高台子镇农经站会计孟庆年已近古稀,但熟悉他的人都称其“小孟”,因为曾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有的退休,有的到其他部门任职或者走上领导岗位,而他仍默默奋战在农经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半百农经人。1955年,正值全国大兴初级社时代,18岁的孟庆年有幸到了营丰五社(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