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 CT)评估宫颈癌根治术后转移或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可疑宫颈癌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60例,均为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且有明确病理结果,均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照,评定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术后转移、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①18F-FDG PET/CT显像检出宫颈癌根治术后转移或复发阳性47例,阴性13例,其中30例肿瘤转移,17例肿瘤局部复发,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83%、85.71%、95.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90.31%;②18F-FDG PET/CT与病理及随访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P=0.000).[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诊断价值高,有其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PTBA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26例PTBAC患者的18F-FDG PET/CT及HRCT影像资料,患者均先行18F-FDG PET/CT显像,其中15例根据诊断需要0~3 d内行HRCT检查,分析两者结合对PTBAC的诊断价值。结果:全组26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确切诊断肺癌9例,恶性不除外13例,肺感染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34.6%,误诊率较高;其中15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后结合HRCT确切诊断肺癌13例,1例初次诊断感染性病变者后经结合HRCT图像诊断为肺癌,1例18F-FDG PET/CT显像及HRCT均疑为肺炎者,经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后综合评判考虑肺癌,后病理证实;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PTBAC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HRCT表现复杂多样,PET/CT结合HRCT在PTBAC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状腺癌、肺癌、结肠癌各2例,食管癌、肝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除肝癌与肾癌外,均表现为病灶局部18 F-FDG代谢增高。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可以在健康体检中有效地筛查恶性肿瘤,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胃癌治疗前诊断的价值以及显像结果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胃癌的81例患者在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阅片和半定量分析图像,以手术或经胃镜活检病理及临床随访(>6个月)为确诊依据,评价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影响。结果:81例患者中,胃癌51例,胃良性病变30例。18F-FDG PET/C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4.1%、83.3%和90.1%。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82.4%。21例患者存在腹腔及其他部位转移,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61.9%(13/21)。8例(15.7%,8/51)胃癌患者显像后更改了治疗方案。结论:18F-FDG PET/CT对胃癌治疗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6例病理已明确证实为食管癌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利用18F-FDG在肿瘤病灶及转移灶中的高代谢原理,分析全身各系统病灶放射性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析。结果 PET/CT的分期准确率(88.4%)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检查的敏感性(63.3%)、特异性(83.8%)均较单纯CT高。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对食道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8F-FDG PET/CT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 MM患者20例,均于治疗前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 诊断.结果 19例18F-FDG PET/CT检出阳性病灶(95.00%),SUV为2.81±0.98(1.30~6.00), 共检出病灶303处,其中PET有222处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73.27%),CT检出268处灶状溶骨性改变(88.45%).PET和CT同时检出的病灶为187处(61.72%);PET检出而同机CT未检出的病灶35处(11.55%);同机CT检出而PET未检出病灶81处(26.73%).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MM的诊断及评价全身累及范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宫颈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可疑宫颈癌复发、转移患者132例。所有患(~18)F-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后,口服40 mg呋塞米并多饮水,多次排尿,服呋塞米后约2 h憋尿充盈膀胱,再进行(~18)F-FDG PET/CT盆腔延迟显像。评价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宫颈癌复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132例患者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105例肿瘤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常规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42.59%(23/54),特异性为98.72%(77/78),准确性为75.76%(100/132),阳性预测值为95.83%(23/24),阴性预测值为71.30%(77/108);(~18)F-FDG PET/CT延迟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98.15%(53/54),特异性为97.44%(76/78),准确性为97.73%(129/132),阳性预测值为96.36%(53/55),阴性预测值为98.70%(76/77);(~18)F-FDG PET/CT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对诊断复发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复发、转移患者中,因排除复发病灶累及临近器官、发现小于1 cm的淋巴结转移灶及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因此临床放疗方案改变,占25.8%;因出现远处转移者放弃原来的治疗方案,采用姑息化疗,占16.2%。结论: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提高宫颈癌复发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对宫颈癌复发后临床决策、治疗后随访及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脑电图(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或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  相似文献   

9.
18F-FDG显像在管理经治肺癌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诊断、治疗经治肺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92例经治肺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显像及CT检查,检查后随访6~48个月,将未发生死亡及转移患者的标准摄取值(SUV)与其余患者相比较;分析患者SUV与其生存状况.结果对于经治肺癌患者,18F-FDG PET在诊断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上均明显优于CT;未发生死亡及转移患者SUV小于其余患者;患者生存状况与其SUV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 18F-FDG PET显像在监测肺癌治疗后患者病情及治疗计划制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在上皮性卵巢癌术后和(或)综合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临床治疗决策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上皮性卵巢癌术后,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及常规影像学方法检查患者的随访及临床评价资料,与临床随访的金标准[再次术后病理和(或)长期随访观察]进行对比,并分析PET/CT显像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 52例患者中,33例经临床随访确诊为复发和(或)转移,19例无明显复发和(或)转移.PET/CT显像以视觉分析法结合标准摄取值(SUVmax≥2.5作为阳性诊断标准),34例诊断为复发和(或)转移(真阳性30例,假阳性4例),阴性结果18例(其中3例为假阴性).PET/CT在随访中诊断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30/33)、78.95%(15/19)、86.54%(45/52)、88.24%(30/34)和83.33%(15/18);而常规影像学分别为70.00%(28/40)、58.33%(7/12)、67.31%(35/52)、84.85%(28/33)和36.84%(7/19).基于PET/CT结果,16例(16/52,30.77%)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结论 应用18F-FDG PET/CT检查对卵巢癌综合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在监测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CT、CT在乳腺癌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CT在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临床疑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和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分析肿瘤病灶摄取FDG的程度,并参考近期病理检查及CT结果。结果:27例复发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和临床随访证实有局部转移,PET/CT显像和CT检查灵敏度分别为96.30%,62.96%,PET/CT显像和CT检查的灵敏度的差异有显著性(χ2=9.247,P<0.05)。14例患者行PET/CT双时相检查,乳腺癌术后患者确诊为转移的9例患者,SUV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于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病灶的定性、定位准确性更高,优于CT,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与CT、SPECT或PET的对比研究,探讨PET/CT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经随访、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12例,CT检查12例,SPECT检查5例,PET检查7例,PET/CT检查12例,分别观察、记录病灶数目、位置、大小、核素分布、钙化等.结果12例共有病灶19个,CT显示病灶13个,SPECT静态显像发现病灶6个,灌注显像全部病灶血流灌注增加,PET发现放射性浓聚影9个,PET/CT见到异常高代谢区19个.结论CT图像能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密度;核医学图像可提供病灶代谢信息;PET/CT图像可同时观察病灶解剖与功能信息,提高了定位、定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18F-FDG PET显像在肺癌治疗效果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肺癌治疗中对肺癌放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2例肺癌患者在放化疗前后进行18F-FDG PET显像,观察肺部病灶治疗前后图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变化,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结果,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4例,进展3例;随访观察与PET显像结果一致。结论:18F-FDG PET显像能及时反映肺癌放化疗效果,对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高场强MRS和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对颞叶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62例资料完整的颞叶癫痫(TLE)患者行常规MRI、1H-MRS及18F-FDG PET/CT检查,定位结果与颅内电极脑电图及术后病理对照,行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评价常规MRI、1H-MRS、18F-FDG PET/C...  相似文献   

15.
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肾脏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CT或MRI确诊或怀疑肾脏肿瘤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患者行延迟显像。所有肾脏肿瘤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评价18F-FDG PET/CT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 30例中,肾细胞癌(RCC)24例,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淋巴瘤3例,肺癌肾转移1例,肾脏炎性病变1例。PET/CT诊断肾脏肿瘤的灵敏度为89.66%(26/29),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0.00%(27/30),阳性预测值为100%(26/26),阴性预测值为25.00%(1/4)。PET/CT检出肾癌伴肾门淋巴结转移2例,远处转移5例。8例(RCC 4例、肾淋巴瘤3例及肾转移癌1例)接受PET/CT后治疗方案发生改变。显像阳性肾癌患者Fuhrman分级高于阴性患者(P<0.05),显像阳性肾癌平均直径大于阴性者(P<0.05)。22例肾癌早期最大标准摄取(SUVmax)值与延迟显像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准确显示肾肿瘤患者局部病变及远处转移。对可疑肾淋巴瘤及肾转移瘤患者应行18F-FDG PET/CT显像,以明确分期并寻找原发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全身~(18)F-FDG PET/CT影像表现特点,评价~(18)F-FDG PET/CT对恶性黑色素瘤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28例病理证实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球内黑色素瘤表现为眼球内高密度结节,>1.0 cm病灶FDG代谢增高,PET/CT较单独PET或单独CT发现更多转移灶,但对于原发病灶的显示较MRI差.颅内恶性黑色素瘤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但对病灶的检出及鉴别诊断较MRI差.四肢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显示为局部软组织肿胀,FDG摄取未见明显增高;转移灶显示为局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单独CT对所有检出病灶诊断的阳性率为87.20%,单独PET对所有检查病灶诊断的阳性率为72.5%,PET-CT对所有检查病灶诊断的阳性率为99.1%.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对判断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PET-CT检查较单独CT或单独PET检查能够检出更多病灶,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宫颈癌诊断、监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颈癌患者60例,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确诊。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2/35)、92.0%(23/25)、91.7%(55/60)、94.1%(32/34)、88.5%(23/26)。其中7例治疗前患者,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为85.7%(6/7);宫颈癌根治术后尚未进行其他治疗的患者27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10/11)、87.5%(14/16)、88.9%(24/27);经宫颈癌根治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后的患者26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15/16)、100%(10/10)、96.2%(25/26)。与同期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更高,12例提高临床分期,特异性更高,7例降低临床分期。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于宫颈癌的诊断及残余病灶、复发病灶、转移灶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恶性黑色素瘤5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6例及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40例,分别研究PET/CT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及转移瘤的应用价值.结果 5例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病灶均异常摄取FDG, SUV 3.52~14.76,其中2例示区域淋巴结转移并经病理确诊.3例原发灶未明的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经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原发灶检出率18.75%,其中2例示远处多发转移;另2例患者临床体检发现原发灶,18F-FDG PET/CT未见原发征象.40例恶性黑色素瘤原发灶(不全)切除患者中,18F-FDG PET/CT诊断原发灶残留8例,经病理确诊5例,准确率62.50%;18F-FDG PET/CT示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病理确诊5例,阳性预测价值 71.43%;18F-FDG PET/CT 示远处多发转移14例,远处转移率35.00%(14/40);40例患者中,2例因PET/CT显像降低临床分期,11例提高分期,18例患者治疗方案改变.结论 18F-FDG PET/CT在恶性黑色素瘤准确分期方面有较大临床价值,但在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寻找原发灶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治疗前淋巴瘤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初次诊断为淋巴瘤病人的PET/CT及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PET/C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63例淋巴瘤病人分期的一致率为30.2%(19/63)。与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相比,18F-FDG PET/CT显像使69.8%(44/63)的淋巴瘤病人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17.4%(11/63)的病例在PET/CT检查中发现有多区域淋巴结及多个结外器官受累,肝或骨髓受累,淋巴瘤的临床分期从Ⅰ期上调至Ⅳ期;有25.4%(16/63)的病例在PET/CT检查中发现多区域淋巴结累及,分期上调一期;其余27.0%(17/63)的病例在PET/CT检查中发现多区域淋巴结或多个结外器官受累,临床分期上调两期。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治疗前淋巴瘤临床分期的价值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18F-FDG PET/CT及螺旋CT资料,分析肺癌病理类型、病灶大小与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以SUVmax≥2.5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本组18F-FDG PET/CT阳性率为92.00%(46/50).鳞癌的SUVmax明显高于腺癌(P<0.05);病灶大小与SUVmax呈正相关(r=0.674,P<0.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很高价值,结合螺旋CT形态学特点,能初步判断肺癌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