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t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可以调节其他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的T细胞亚型,具有免疫应答低下和免疫抑制特性,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自稳方面具有非重要的作用,其中CD4+CD25+凋节性T细胞是最重要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调节性T细胞亚型。目前已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与预后密切相关。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洪  张志哲  李舒萍 《内科》2012,7(2):104-106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患者、25例健康人血CD4+、CD8+、CD4+CD25+,计算CD4+CD25+/CD4+比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组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其与CD4+比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无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其与C4D+比值升高,可能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前后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8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和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阳性率。结果SLE患者在诱导缓解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缓解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较治疗前回升,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合并肾损害者CD4^+CD25^+T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未合并肾损害者(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合并肾损害者更明显,且CD4^+CD25^+T细胞比率和狼疮活动性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诱导缓解治疗上调了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CD4^+CD25^+T细胞的调节机制,CD4^+CD25^+T细胞与变态反应的关系,以及CD4^+CD25^+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CD4+CD25+Treg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影响,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哮喘的新机制。方法 62名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丹参治疗组,记录试验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FEV1、PEF,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Treg的比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组的减少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FEV1、PEF、CD4+CD25+Treg的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组的增加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有效治疗哮喘,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D4+CD25+Treg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殷凯生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1):844-847
Toll样受体(TLR)是机体识别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主要受体,是介导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是环境和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TLR与哮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Th1/Th2理论并不能充分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随着对哮喘的深入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凸现其冰山一角。本文就近年来对TLR、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和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无能、免疫抑制的特性,近年来发现其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此文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抑制是维持机体有效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研究认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抑制机制中的关键成分。对该类细胞的研究多集中在自身免疫病、移植免疫、免疫耐受等方面。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也涉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进展,本文就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生及发展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明Treg细胞可抑制AITD的发生.如果清除动物体内的该类细胞,可导致AITD发病或使原有的甲状腺疾病加重,Treg细胞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激活而发挥对AITD的影响作用.无论是胸腺还是外周,不同诱导体系来源的Treg细胞均对AITD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生及发展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明Treg细胞可抑制AITD的发生.如果清除动物体内的该类细胞,可导致AITD发病或使原有的甲状腺疾病加重,Treg细胞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激活而发挥对AITD的影响作用.无论是胸腺还是外周,不同诱导体系来源的Treg细胞均对AITD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生及发展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明Treg细胞可抑制AITD的发生.如果清除动物体内的该类细胞,可导致AITD发病或使原有的甲状腺疾病加重,Treg细胞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激活而发挥对AITD的影响作用.无论是胸腺还是外周,不同诱导体系来源的Treg细胞均对AITD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M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例。结果:DCM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8.53±1.64)%,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1.4±2.17)%,P0.01;DCM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0.99±0.54)%,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55±0.55)%,P0.01;且DCM患者心功能越差,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越低。结论:DCM患者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减少,可能打破了自身免疫耐受,发生了针对心肌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DCM的发病。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被普遍认为是因Th1/Th2失衡,由过度激活的Th2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性疾病。然而,Th1/Th2理论并不能充分阐明哮喘的发病机制。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作为调节性T细胞的一种亚型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来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研究的进展及其与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者体内的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D_4~ CD_(25)~ 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者体内的功能变化。进一步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方法使用免疫磁珠分选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患者的CD_4~ CD_(25)~ 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纯度;分别用变应原或联合应用抗CD3单抗和抗CD28单抗,刺激两种来源的CD_4~ CD_(25)~ 调节性T细胞和CD_4~ CD_(25)~-5T细胞,ELISA、3H-TdR等检测CD_4~ CD_(25)~ 调节性T细胞功能。结果:来源于哮喘患者的CD4 CD2 5调节性T细胞不能抑制变应原对CD_4~ CD_(25)~-T细胞的活化增殖,而能抑制抗CD3和抗CD28单抗对CD_4~ CD_(25)~-T细胞的刺激作用。结论哮喘患者体内CD_4~ CD_(25)~ 调节性T细胞存在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异常的关系.方法 将实验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无症状HBV携带者(AsC)、乙型肝炎恢复者、正常人对照4组.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型和频率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Foxp3表达水平;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GF β1水平.根据数据不同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B或AsC组外周CD4~+T淋巴细胞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频率以及CD4~+CD25~+T淋巴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和AsC血清中TGF 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和乙型肝炎恢复者,并与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r=0.78,P<0.01).结论 CHB和AsC患者TGF β1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EE)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不同标志以及调节性T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探讨CD127与Foxp3的相关性,明确CD127定义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鉴定CD4~+CD25~+CD127~(low/-)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功能.方法 ①采用四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SLE患者(19例初发和21例缓解)及15名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CD4~+CD25~+CD127~(low-)T淋巴细胞、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CD4~+CD25~(high)T淋巴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T淋巴细胞、CD4~+CD25~(high)Foxp3~+T淋巴细胞以及CD4~+CD127~(low/-)Foxp3~+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并且将7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与外周血抗双链DNA(dsDNA)等抗体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1)评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②以流式细胞分选术结合细胞培养技术,检测和分析3例SLE患者和4名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对CD4~+CD25~-效应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与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SLE患者组7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分别为(6.1±1.7)%,(3.1±1.3)%,(2.1±1.0)%,(1.6±0.3)%,(0.97±0.28)%,(0.69±0.23)%和(0.71±0.3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者组前6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SLE患者组:CD4~+CD25~+Foxp3~+、CD4~+CD25~(high)Foxp3~+T淋巴细胞比率与IgA呈正相关;CD4~+CD25~(high)CD127~(low/-)T淋巴细胞比率与抗SSB抗体呈正相关.③SLE患者初发组和缓解组比较:SLE患者初发组7种调节性T细胞中除CD4~+CD127~(low/-)Foxp3~+T淋巴细胞比率外,其余均低于缓解组(P<0.05).④SLE患者初发组治疗前后比较:激素治疗前6种调节性T细胞比率均低于激素治疗后(P<0.05).⑤SLE患者初发组、缓解组和对照组中,CD4~+CD25~+T淋巴细胞及CD4~+CD25~(high)T淋巴细胞中Foxp3的表达与CD127低表达均呈正相关.⑥SLE患者、健康人CD4+CD25-效应性T细胞的体外增殖都可以被自身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抑制,但SLE患者的抑制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结论 SLE的免疫异常可能与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缺陷有关;CD127可能代替Foxp3作为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