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低温液化气体的日益广泛应用,深冷容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深冷容器的轻量化,对于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显著减薄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的壁厚,减轻重量。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已将该技术用于制造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在简要介绍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发展历史、标准和优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讨论了该技术推广应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的磨削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是指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一般分为马氏体类不锈钢、铁素体类不锈钢、奥氏体类不锈钢、奥氏体 铁素体类不锈钢。其中以奥氏体类不锈钢、奥氏体 铁素体类不锈钢最难加工。不锈钢磨削的特点1.材料韧性强,切屑温度高不锈钢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高,材料延伸率为45钢的2.5-2.8倍,为40Cr的4-5倍,因此,切屑要被切  相似文献   

3.
卢庆熊 《机械制造》1990,(12):28-29
去年,南京轻工业机械厂提出铰削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工件的标准铰刀的刀具耐用度较低,一般只能加工10~20个孔,要求我校改进。经过我们的研究和试验,发现在标准铰刀上进行改磨几何参数和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后,能使铰刀的刀具耐用度大大提高,可加工60~78个孔。仅此一种规格的铰刀,每年可节约上百把。加工表面粗糙度也从原来的1.6μm改善到0.8μm。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奥氏体不锈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1.不锈钢的物理性能 1Cr18Ni9Ti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抗蚀性和耐酸性,工艺上易于冲压和焊接。广泛采用来制造食品机械中的零件。如啤酒灌装机中的很多零件:阀、阀座等都用它来制造。另外,不锈钢的高温强度高、硬度高。奥氏体类不锈钢在700℃的高温下,机械性能下降很少;1Cr18Ni9Ti不锈钢有一个特点是导热率低,会使工件被切削时由  相似文献   

4.
钢中含有18%Cr、8%Ni为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1Cr18Ni9Ti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航空航海、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和五金制品等工业部门。该钢在常温和低温下有良好韧性、塑性、焊接性、抗蚀性及无磁性,室温组织为奥氏体。  相似文献   

5.
碳钢按碳量分为低碳钢(C<0.25%)、中碳钢(C=0.25%~0.60%)和高碳钢(C>0.60%)三种。碳钢的基体是珠光体,奥氏体不锈钢的基体是奥氏体,因此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实属异种基体金属的焊接。这里主要介绍工程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低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一、低碳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  相似文献   

6.
室温应变强化技术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内容器的壁厚,是一种省材节能的绿色制造技术。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将该技术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的制造。中国采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从材料、设计、制造和检验等方面,对奥氏体不锈钢制深冷容器室温应变强化技术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新技术——PST技术。该技术成功地运用现代表面物理-化学,表面工程和物理冶金相结合的原理,使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几十微米的强化层。这一强化层不但具有高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能,而且具有不差于或者优于奥氏体不锈钢本身的耐腐蚀性能,且处理温度低。因此,PST技术可用于处理各种奥氏体不锈钢零件,从而得到优良的综合机械及化学性能,提高零件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相似文献   

8.
张颜艳  钟明灯  郑森伟 《机电技术》2012,(5):140-142,146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在研究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粒噪声和频谱噪声的基础上,把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特性用在奥氏体不锈钢的超声检测中,有效的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的信噪比,有利于识别缺陷的存在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9.
304不锈钢属于非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在应变强化过程中,应变温度、应变速率、应变量等均可改变应变诱发马氏体的转变量和转变速率及内部组织滑移线、形变孪晶、位错和层错密度的转变量和转变速率,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应变硬化行为。针对304奥氏体不锈钢,主要从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应变硬化指数两方面,研究了应变速率对其室温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奥氏体不锈钢在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一些化工行业的过流部件一般都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或其他耐腐蚀不锈钢。我公司生产化工泵,很多部件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主,大多数采用铸件加工。由于铸件不锈钢表面相对于加工面不够光亮,所以在我公司内部俗称“黑皮”。本文主要讲述奥氏体及双相不锈钢的加工,以下就简称“不锈钢”。不锈钢切削性极差,“黑皮”的硬度较高,这都成为了不锈钢铸件加工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各种低温下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构件所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类型、牌号、性能及其检验。评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各种低温下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构件所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类型、牌号、性能及其检验。评述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奥氏体相转变为马氏体相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应对某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奥民体不锈钢中铁素体的形成机理,以及铁素体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总结对比了各种测量铁素体含量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正1.概述316L不锈钢属于奥氏体不锈钢,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耐腐蚀性,综合性能优良。由于添加了Mo元素(2%~3%),316L不锈钢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点蚀性、抗蠕变性、耐高温性,而且加工硬化性能较好,故在管道、热交换器、食品设备、化工设备及钟表器械等行业被广泛使用。因此,研究和掌握316L不锈钢的焊接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难加工材料,奥氏体不锈钢机械加工性能较差,为了提高其加工效率,本文采用两种来自不同厂家的铣刀,基于往复式斜坡切入铣削方式、普通直槽铣削方式和摆线铣削方式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的三种铣削方式中,摆线铣削方式能有效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6.
低温用奥氏体不锈钢阀门零件的深冷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郎咸东  金瑛 《阀门》2002,(2):19-20,32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低温条件下的金属相组织变化及尺寸变化的机理,提高了低温阀门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晶间腐蚀和热烈纹)的原因;介绍了防止和减少晶间腐蚀、热烈纹的常用措施;讲述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电弧焊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潘家声 《压力容器》1992,9(6):58-63
1 前言 Ni-Cr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耐腐蚀和高温性能而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核电、造船等领域,因而在管道安装中需要煨制的奥氏体不锈钢弯头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目前煨制的大口径不锈钢管大多从日本、美国、西德等国进口,管道的产地、规格及牌号多而杂,如何防止周向裂纹的产生,其规律较难掌握,这  相似文献   

19.
陈俊  赵玉坤 《中国机械》2014,(8):209-210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本文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时产生热裂纹、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原因和防治措施,在生产中加以预防,便可获得优良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冷轧、冷拔、退火处理及酸洗等工艺实现了32mm×7mm规格UNS N0890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的国产化,并对成品管的室温力学性能、晶粒度和晶间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和酸洗为关键的生产工艺,中间退火工艺为(1 060~1 100)℃×40min,成品退火工艺为(1 040~1 080)℃×35min,酸洗液为6%HF+12%HNO3,酸洗温度为30~40℃,酸洗时间为15h,在此工工艺条件下成品不锈钢无缝管的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