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因素主要包括防御机制削弱、胃排空延迟、食管感觉异常、攻击因子作用等;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式主要包括: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维持治疗等。传统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关系密切。大黄黄连泻心汤多用于胃热攻冲型反流性食管炎,小陷胸汤多用于胆火上逆型反流性食管炎,四逆散可用于肝胃气滞型反流性食管炎,橘皮竹茹汤可用于胃虚有热型反流性食管炎,麦门冬汤多运用于胃阴不足型反流性食管炎,旋覆代赭汤可运用于痰浊阻滞、胃气上逆型反流性食管炎,旋覆花汤多运用于气滞血瘀型反流性食管炎,黄芪建中汤可运用于脾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2.
四逆陷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口、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性反流;由异常反流或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并发症。我们用四逆陷胸汤治疗66例胃食管反流病(均属碱反流型),临床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的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病机应强调木郁土壅、胃失和降,临床辨证以肝胃郁热证较为常见,运用疏肝健脾法,常用方为疏肝和胃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组织黏膜炎症、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范畴,临床上以反酸、烧心、灼热、疼痛、嗳气等为主要表现,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狭窄、出血、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等。中医学中没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吞酸”、“吐酸”、“嘈杂”、“胃脘痛”等范围。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逐渐完善,治疗上以“和法”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因在中医病名、辨证和治疗上缺乏统一标准,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概括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常用方药,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很多经方,历经千年的临床验证,目前仍然广泛用于脾胃系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现就应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的体会介绍如下。1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失调,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酸、胆汁胰液、胃蛋白酶等胃、十二指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其以反酸和烧心为典型症状,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以改善症状为主,但复发率高,远期疗效差。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马红学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且与肝、胆、脾相关。其发病多与情志、饮食因素有关。病机以肝脾不升、胆胃不降、脾气虚弱为本,湿热为标。故马老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从调畅气机、健运中州立法,兼顾清热祛湿。运用加味柴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马主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总结马红学老师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表现为食管黏膜破损。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以烧心、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咽部异物感为主的慢性炎症。其对应中医病名为“吐酸”“梅核气”“呕吐”等。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反流性食管炎也有逐渐高发趋势。山西省人民医院王宝迎教授认为,虽然该病的病位在食管,但与肝、脾胃、肺相关;治疗上应以健脾化痰、疏肝和胃、降逆止痛为关键。文章结合案例介绍王主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刚 《国医论坛》2011,26(1):30-31
残胃食管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疑,为探讨戏胃食管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2005—2009年行食管下段贲门癌术后4个月复诊有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淑娥 《光明中医》2011,26(12):2560-2560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等)异常反流入食管产生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加减旋复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0例,  相似文献   

10.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特别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形成,其临床症状主要是烧心、胸骨后疼痛等。药物治疗以抑酸及促胃动力为主。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小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肝胃郁热为其发病关键,病位多在食管及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张小萍在治疗上以辛开苦降,和胃降逆为法,自创张氏降逆汤,临证以此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病证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反流性食管炎临床上以咳喘为主症者,严季澜教授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胃郁热,胃气上逆,胃酸反流,侵蚀食管,上冲咽喉引发咳喘,临床多诊断为变异性咳喘等.以疏肝和胃、降逆制酸、宣肺平喘为治法,强调临床需辨证施治,整体合参,以提高临床治愈效果,有效减少了因食管外症为主的反流性食管炎的失治误治.  相似文献   

13.
正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慢性难治性消化科疾病,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严重者可发展为食管腺癌。研究认为,抗反流屏障的破坏、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和滑动疝等均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1]。目前,质子泵抑制药、制酸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等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反流问题,且副作用和复发率较高[2]。本文采用中药和胃益气降逆汤联合雷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食管反流所致反流物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与疼痛,可并发食管消化性溃疡或狭窄,溃疡久不愈合可癌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在临床多年,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15.
上消合剂为主治疗食管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因食管、胃连接部防反流机构障碍而导致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从而引起食管炎症,临床常见两种类型,即酸性反流物引起的消化性食管炎和碱性反流物所致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1] 。反流性食管炎病机的关键是脾虚肝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酸水上泛而发病,其病位主要在脾胃[2 ] 。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仍局限于抑酸药加食管动力药。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制剂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性反应、增进食管和胃的  相似文献   

16.
杨万期  肖弋 《中草药》2004,35(9):1085-1085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疏肝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秀英 《吉林中医药》2007,27(10):18-18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而引起食管粘膜发生消化性炎症,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笔者自2003年10月-2007年4月自拟疏肝降逆汤治疗89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临床共观察反流性食管炎89例,诊断标准以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教材《内科学》第五版  相似文献   

18.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酸性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性病变,表现为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等病理变化。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与Barrett食管、食管狭窄、食管癌关系密切,还可导致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本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笔者运用自拟疏肝动胃汤治疗5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胃食管反流病证治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过多的胃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产生的症状及并发症 ,约半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见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 ,称反流性食管炎。但相当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前者有较明显的反酸、烧心、胸痛等表现 ;后者仅有食物咽下困难、呃逆、嗳气等非特异性的表现。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抑酸剂联合胃肠动力药物 ,但只一时取效 ,易于反复。中医药治疗有很大优势。考中医文献无胃食管反流病及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名记载 ,但根据其临床表现 ,将其归…  相似文献   

20.
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立德 《河北中医》1999,21(1):55-56
目的: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加味小陷胸汤(治疗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4例,与口服三九胃泰,胃复安(对照组)治疗28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60.71%,经统计学处理,X^2=4.9,P〈0.05。结论: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一般西医疗法相比较施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