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建立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牙列指数的正常值 ,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 92付 (男 45付 ,女 47付 ) ,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宽度 ,计算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对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 ,结论 :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在正畸临床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临床上应参照本民族和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正常殆青少年牙列指数测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重庆市正常邪青少年牙颌模型牙列指数的正常值,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正常邪台青少年牙颌模型92付(男45付,女47付),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宽度,计算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结论: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在正畸临床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参照本民族和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牙列指数的正常值,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正常牙合青少年牙颌模型92付(男45付,女47付),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宽度,计算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对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结论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在正畸临床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参照本民族和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彝族人正常(牙合)牙列指数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云南省彝族人正常[牙合]牙列指数的正常值范围,为正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彝族人正常[牙合]牙颌模型186付,对牙冠宽度、牙弓大小进行计算机辅助测量,建立彝族人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正常值范围、统计分析其结果并与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Pont指数和Bolton指数种族差异和临床应用性。结果:云南省彝族人Pont指数存在一定种族、地区和性别差异,Bolton指数差异不显著。结论:Pont指数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Bolton指数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三维扫描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个别正常牙合青少年模型,三维测量Bolton指数及Pont指数,并建立该地区青少年三维牙牙合数据库。方法 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模型191副(男72副,女119副),使用国产朗口呈dl-100口内扫描仪获取三维数字化模型,GEOMAGIC三维逆向工程处理软件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宽度,并对结果分析。结果 男女间Bolt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Pont前磨牙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Pont磨牙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牙列指数存在种族、地区、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在临床应用当中应该参照本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谷妍  谢海燕  赵春洋  张卫兵  金军  赵迪  王林 《口腔医学》2010,30(3):133-135,139
目的 测量125名江苏地区正常人群的模型,建立江苏地区正常牙及牙列指数的平均值。方法 选取正常模型125副(男61副,女64副),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宽度及长度、腭盖高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江苏地区正常人群的牙冠宽度、牙弓宽度及长度、腭盖高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Bolton指数及Pont指数无性别差异。上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全部牙冠宽度总和具有相关性,上颌中切牙与上颌前段牙弓宽度之间亦存在相关性,且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结论 牙冠形态、牙列指数存在种族、地区和性别的差异,临床上应参照本民族、本地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广西恒牙前期儿童牙列指数测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广西恒牙前期儿童正常牙合的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正常值。方法 :以200名正常牙合儿童的牙颌模型为研究对象 ,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Bolton指数和Pont指数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结论 :Bolton指数对口腔正畸的临床意义较大 ,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Pont指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正常青少年模型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得出广西壮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的冠宽、冠高、牙量分析指数的均值及标准差 ,并与其它地区、民族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检验常用牙量分析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广西境内壮族正常牙合青少年牙牙合模型10 0副 (男女各 5 0 ) ,在模型上进行所需数据的测量 ,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壮族人的冠宽与藏族人的最接近 (P >0 .0 5 ) ,但冠高小于藏族人 (P <0 .0 5 ) ;Pont指数、Bolton分析男女无差异 ;Pont指数各种族、民族间差异较大 ,而Bolton全牙比相互间差异最小 ;上下前牙量、上下全牙量 ,切牙量与侧方牙量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人类的牙冠形态、牙量分析指数存在着人种差异 ,建立各民族各地区的正常值有利于临床实际运用 ;Bolton分析、Moyers分析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安氏Ⅱ1类及安氏Ⅱ2类错与正常模型比较,分析上下颌牙冠宽度、Bolton指数差异,为安氏Ⅱ类错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正常,安氏Ⅱ1及安氏Ⅱ2错各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计算Bolton指数。结果:①安氏Ⅱ1错的上下颌侧切牙及第二前磨牙的牙冠宽度比正常大,并有显著性差异。②Bolton指数前牙比及全牙比:正常>安氏Ⅱ2错>安氏Ⅱ1错。③正常上下颌前牙牙量的直线回归方程:Y=X 10.45;全牙列的直线回归方程:Y=1.13X-2.57。结论:上下颌牙量不调是造成安氏Ⅱ类错深覆盖、深覆的因素之一;前牙量及全牙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安氏Ⅱ1与安氏Ⅱ2错上下颌牙冠宽度和Bolton指数,探讨两类错在牙特征上的差异。方法:以安氏Ⅱ1错54例,安氏Ⅱ2错3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模型进行牙冠宽度测量并计算Bolton指数。比较两类错的牙冠宽度、Bolton指数的大小以及Bolton指数不调的分布率。结果:①两类错患者的Bolton指数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②两类错间男性患者的牙冠宽度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而女性患者安氏Ⅱ1错其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磨牙,下颌中切牙、尖牙的牙冠宽度显著大于安氏Ⅱ2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类错间Bolton指数比值及Bolton指数不调率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性患者牙冠宽度间的显著差异为两类错在牙特征上较为明显的差异之一,在治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Objective To obtain the data of dental measurements in healthy Bai teenagers. Methods Normal dentognathic models were obtained in 97 teenagers. The width of the tooth crown and the size of the dental arch were measured with a venier. The measurmen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sed. Results The tooth crown in boys was wider than that in girls except first premolar and second premolar;the dental arch width and length in boys were wider than those in girl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lton index and Pont index between boys and girls. Conclusion The norms of teeth??denal arch and dentition index on normal occlusion in Bai teenage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y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guide clinical orthodontics.  相似文献   

12.
牙列拥挤患者与正常人的Pont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Pont指数与牙列拥挤的关系,探讨牙列拥挤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别选取91名正常人和 101名牙列拥挤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牙冠宽度和牙弓宽度,计算出双尖牙指数和磨牙指数,并对测量结果进行 分析。结果 (1)牙列拥挤组的双尖牙指数和磨牙指数大于正常组,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2)正常组的上颌 双尖牙牙弓宽度和上颌磨牙牙弓宽度存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正常人与牙列拥挤患者的Pont指数均无性别 差异。结论 牙列拥挤的发生与Pont指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对Bolton指数的影响以及对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取 4 3例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和 36例不拔牙治疗结果满意的病例 ,测量治疗后模型的牙齿宽度 ,计算比较其Bolton指数的差异 ;并计算不拔牙组在模拟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后的Bolton指数。结果  1 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治疗满意的病例其全牙比小于不拔牙组 ,其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2 不拔牙治疗满意的病例在模拟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后的全牙比亦小于未拔牙之前 (P <0 .0 0 1) ,与实际测量的拔牙组的全牙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P =0 .94 )。结论 拔除 4个第一双尖牙病例治疗后的全牙比小于不拔牙病例。拔牙后Bolton指数的变化对最终理想咬合关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牙列拥挤患者与正常[牙合]人Bohon指数的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正常[牙合]人91名和安氏Ⅰ类中重度牙列拥挤患者80名作为实验对象,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21岁,运用昆明医学院正畸科开发的牙[牙合]模型系统测量两组Bolton指数的各项指标,将测量结果导入SPSS,将各项指标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正常骀人与牙列拥挤患者的Bolton指数均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牙列拥挤组的6个上前牙牙冠宽度总和、6个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上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和下颌12个牙牙冠宽度总和均大于正常[牙合]组,都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而两组的Bolton前牙比和全牙比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安氏I类牙列拥挤患者Bolton指数与正常[牙合]人无明显差异,但对牙列拥挤患者应关注牙量过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Bolton前牙指数的不足进行改良。方法:取200名(男女各半)广西壮族恒牙前期正常[牙合]儿童的牙[牙合]模型,测量上下切牙近远中宽度,两者和的比值即为改良Bohon前牙指数。结果:改良Bohon前牙指数男性为76.97,女性为74.07。结论:上下颌切牙量的不调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常见原因,用改良Bolton前牙指数预测覆[牙合]覆盖关系及上下颌牙量不调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