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经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延长、闭经等,或是在月经前后出现腰腹痛及全身症状。韩延华教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韩老师认为,月经病虽与五脏六腑都有关系,但与肝最为密切。肝藏血,主疏泄,与冲脉血海关系密切,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对女子的月经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历代医家的论述为基础,从肝郁的角度总结了韩延华教授在治疗月经病方面的临床经验,拟以疏肝、调肝、养肝佐以补肾的用药原则,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妇女月经病,在妇女经、带、胎、产、乳诸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水来源于肾,与肝密切,与经络、气血也十分密切.但月经之本在肝肾,调肝补肾是治妇女月经病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根据"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从肝经的循行,肝与天癸,肝于肾的关系论治月经病,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从疏肝、养肝、清肝、柔肝、平肝的基本治疗方法上论治月经病,随证灵活加减,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试析月经病从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病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不一,症状复杂.因此,调治月经病,首先应了解月经的生理病理,发病因素.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但其发病的本质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气血、冲任二脉失调.其中尤以肾的功能失调最为常见,兹就肾与月经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治疗月经病从肾论治的临床意义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右半肝切除手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更佳选择。方法对67例原发性肝右叶癌行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行右半肝切除58例,扩大右半肝切除9例,按肝血流阻断方法不同分为3组,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组)27例,半肝血流阻断(SHVE组)26例,全肝血流阻断(THVE组)14例,分析应用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对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8%,病死率4.5%;3组并发症发生率(51.9%、23.1%、57.1%)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SHVE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癌患者右半肝切除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的方法与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密切;合理选择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是有效控制失血、保证右半肝切除手术成功、术后肝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肝与失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医肝的生理和病理方面阐述了肝与失眠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肝功能失调对失眠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一关系指导失眠这一病证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严重肝外伤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7例严重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7例均为外伤所致.AAST标准属Ⅲ级者34例,Ⅳ级47例,V级5例,Ⅵ级1例.87例均手术治疗.治愈75例(86.2%),死亡12例(13.8%).死亡原因严重失血性休克6例,合并严重脑挫伤3例,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3例.结论常规的腹腔穿刺和腹部B超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手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重要手段,加强伴发伤和休克处理对降低严重肝外伤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论证肝气虚存在的理论渊源。通过对肝气虚的论述,认为肝气虚是妇女月经病变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并提出肝气虚是导致痛经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益气理肝法是治疗气虚型痛经的根本大法,并对此进行论证,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及临床运用方剂。  相似文献   

9.
谢胜华 《广州医药》2006,37(4):57-58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物对合并HBV的肺结核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方法 对50例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与172例无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的比较.结果 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28例,占56.0%,无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发生肝损害41例,占23.8%,HBV感染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BV感染组(P<0.01).结论 合并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护肝治疗,注意肝功能的损害,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机关键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与肝的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是大多数Ⅱ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肝论治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病因病机为肝脾失调,肝失疏泄,或素体脾虚肝木乘脾(胃),或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胃热伤阴(胃阴虚),或肝郁气滞,血瘀气虚(脾气虚)等。临床常分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等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施行肝切除术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外伤III级11例;IV级26例,V级5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28例,规则性肝切除14例.结果死亡8例,死亡率19%,1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非规则性肝切除死亡率明显低于规则性肝切除(P<0.05),2种术式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规则肝切除操作简单,失血少,为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其效果优于规则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成肇仁教授临床治疗月经病,辨证论治中体现了肝体阴用阳的特点。首先介绍了肝体阴用阳的理论来源及月经病与肝体阴用阳的关系,然后分别选取了月经后期、月经先期、痛经3个典型医案进行了分析。治疗月经病,成老擅长运用逍遥散,注重把握肝郁、脾虚、血少三个环节,孰轻孰重,灵活组方,甄别用药。  相似文献   

14.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分析17例肝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段切除、半肝和扩大半肝切除,观察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和手术到出院时间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6.65 ml±365.25 ml,术中血压平稳,血氧饱和度98%~100%,平均手术时间304.00 min±154.18 min,手术到出院时间13.47 d±4.56 d,术后肝功能均在2周内恢复.结论半肝血流阻断切肝能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避免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血压波动小,术后肝功能恢复快.不仅可应用于规则性半肝切除,亦适用于肝段切除,扩大半肝切除和前入路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肝脏穿刺病例的临床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阳  刘玉环 《吉林医学》2004,25(2):68-69
目的本文研究了肝穿刺病例的临床与病理诊断及病理分级分期.方法66例肝穿刺病例均采用快速肝穿刺法.穿刺组织常规固定、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慢性肝炎肝根据Scheuer推荐标准进行分级分期.结果66例肝穿刺病例的临床、病理诊断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9例;亚急性重症乙型肝炎10例;慢性肝炎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8例;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6例;原发性肝癌、肝脏平滑肌肉瘤、中毒性肝损害各1例.结论肝穿刺活检能客观地反映肝脏的病变性质和程度,对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治肝八法在妇科临床应用浅谈刘文圭(山东省临沂地区中医院276007)主题词月经失调/中医药疗法,疏肝,泻肝,平肝,柔肝,温肝女子的生理病理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笔者从临床实践中观察,治肝法在妇科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就几种...  相似文献   

17.
肝与津液的关系尤为密切.肝藏血,津血同源,血足则津沛;肝主疏泄,调畅三焦气机,有助于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调达则是津血输布的目的保证.肝主疏泄、藏血功能失调则口干、眼干、疲乏诸症蜂起.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肝失疏泄及肝血不足.从肝论治,使肝气条达,气津得宣,津必上承;养血柔肝,以期肝疏气调,气血平和;加以怡情养性,调肝解郁,疏畅气机,燥证自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过敏性鼻炎与情志变化的关系,阐述从肝论治,调节情志对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过程的影响.认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可在局部取穴及辨证取穴的基础上,加用合谷、太冲、肝俞等疏肝调神之穴来提高临床疗效.从肝论治,疏肝调神法可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蔡玲  张泰昌  张玫 《北京医学》2004,26(4):236-237
目的 探讨SARS低氧血症与肝转氨酶的关系.方法 对96例SARS住院患者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及肝转氨酶.结果 46例SARS低氧血症患者中肝转氨酶升高26例(56.52%),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并发肝转氨酶异常高于轻度低氧血症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ARS低氧血症与肝转氨酶关系密切,在治疗低氧血症的同时,应注意保肝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因为妇人以血为用,肝主藏血故也.内经指出:"肝藏血,主情志,性喜疏泄条达,与气血休戚相关";而"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景岳全书>),可见肝与妇科病的关系至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