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高、跑矾的特点,采用专利技术"高效絮凝塔"改善反应絮凝效果,采用专利技术"水平管沉淀技术"改造斜管沉淀池,成功将淮安市东方自来水公司三期老水厂的处理水量2.0万吨/d提升到4.5万吨/d,沉淀池出水浊度稳定小于3NTU,降低了滤池的过滤负荷,改善了饮用水水质。该工程应用是老水厂改造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针对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高、跑矾的特点,采用专利技术高效絮凝塔改善反应絮凝效果,采用专利技术水平管沉淀技术改造斜管沉淀池,成功将淮安市东方自来水公司三期老水厂的处理水量从2.0万吨/d提升到4.5万吨/d,沉淀池出水浊度稳定小于3NTU,降低了滤池的过滤负荷,改善了饮用水水质。该工程应用是老水厂改造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针对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高、跑矾的问题,采用专利技术"高效絮凝塔"改善反应絮凝效果,采用专利技术"水平管沉淀技术"改造斜管沉淀池,成功地将淮安市东方自来水公司三期老水厂的处理水量由2.0×104m3/d提升到4.5×104m3/d,沉淀池出水浊度<3 NTU,降低了滤池的过滤负荷,改善了出厂水水质。该工程应用是老水厂改造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平流沉淀池是净水工艺中常见的工艺单元,其排泥设施主要包括桁架式刮吸泥机和穿孔排泥管,因刮泥机和排泥管独立运行,常导致平流沉淀池排泥不彻底、积泥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反射技术的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方案,可实现桁架式刮吸泥机与排泥角阀联动控制,使刮泥和排泥过程精准关联,改善排泥效果。排泥系统经改造后,沉淀池出水水质提升,浊度降低53%~60%;排泥水量减少,自用水率降低约16%;排泥系统电耗大幅缩减,同比降低47%~53%。该改造方案投资仅2.8万元,在提升工艺出水水质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可为存在类似问题的水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天津市凌庄水厂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较高的问题,对斜管沉淀池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在斜管沉淀池排泥车上加装双侧表面冲洗设施,使沉淀池出水浊度明显下降,有效改善了出水水质。同时,节省了相当数量的水厂自用水和人工工时。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斜管沉淀池由于布水不均匀造成沉淀出水浊度高的问题,在斜管沉淀池前增加整流段,采用平流加斜管沉淀池相结合的形式,成功地将延安市某县城老水厂的处理水量由1.2×104m3/d提高至1.6×104m3/d,沉淀池出水浊度由6.15 NTU降到2 NTU以内,沉淀池出水TOC浓度平均值为1.85 mg/L,平均去除率为39.67%,降低了后续滤池的运行负荷,使出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7.
针对源水受到污染,藻类含量过高、总氮超标、嗅味以及亚硝酸盐超标等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了提升改造。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充分利用了原有构筑物,将平流沉淀池改造为气浮-斜管沉淀复合池,提高了处理水量。改造后解决了水厂原有工艺存在的工艺滞后、部分构筑物超负荷运行等不足,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石墩子山水厂的投药、混凝沉淀和过滤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中重点是虹吸滤池的改造,采用了反向过滤气水冲洗滤池技术和闭池反冲洗、翻板阀排水方式,同时解决了困扰过滤系统的初滤水水质差的问题.改造后的滤池过滤周期大大延长,日产水量增加了25%,在进水浊度<10 NTU的情况下,出水浊度<0.3 NTU,出水合格率>95%,冲洗效果好且冲洗水耗由日产水量的10%降为1.2%.最后对预臭氧+强化过滤模式用于水厂新建或改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陶卫  张秀龙 《供水技术》2011,5(1):36-38
针对采石水厂网格反应斜管沉淀池运行效果不佳、出水浊度超标、矾耗较高等问题,对沉淀池进行了改造,包括扩大反应池反应区面积,将网格反应改为折板絮凝反应,更换沉淀池内斜管及支架并将原集水槽换成不锈钢材质,改变水流在竖井间的流动方向等.改造后的沉淀池出水水质明显提高,年平均药剂单耗从20 kg/103m3下降为10 kg/10...  相似文献   

10.
陈亚军  吕锡武  周克梅 《山西建筑》2007,33(36):162-163
总结了南京市北河口水厂平流式沉淀池的运行特点,并探索了提高水厂出水水质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出水浊度偏高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加长平流式沉淀池集水槽长度对平流式沉淀池进行改造的方案,通过改造有效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提高了水厂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南油田双河水厂虹吸滤池存在的处理水量下降、出水浊度偏高、自用水量上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采用微孔射流辅助冲洗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与改造前相比,出水浊度显著降低,反冲洗周期适当延长,滤料含泥量明显下降,自用水量下降,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耿井水厂以黄河水为水源,设计规模为20万m3/d.近年来由于原水水质恶化和供水水质标准提高,须对耿井水厂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针对水厂原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工艺出水水质良好,滤后水浊度基本稳定在0.25 NTU左右.本工程设计特点及经验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由于高藻水源水引发的产水量下降、滤池反冲洗周期缩短、出水余铝超标、投药量大幅增加以及出水嗅味严重等问题,采用沉淀/高速气浮联用技术对水厂的平流沉淀池进行改造(不增加占地),并加设静态混合器,改善絮凝剂的混合效果.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高藻暴发期间投药量仅为改造前的1/3.  相似文献   

14.
重点介绍了中山市镇区水厂第三期扩建工程平流斜管组合沉淀池的设计特点及关键技术。该工程设计规模为5×10~4m~3/d,采用管道混合+折板絮凝池+平流斜管组合沉淀池+V型滤池+消毒常规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平流斜管组合沉淀池可显著提高除浊效率和沉淀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滤池负荷和水厂电耗。平流斜管组合沉淀池的实际工程案例和运行数据对其他水厂的升级改造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浮/气水反冲滤池用于天津芥园水厂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高藻水情况下的供水水质,天津市芥园水厂进行了第4次改造,拆除了斜管沉淀池和双向滤池,保留了平流沉淀池、快滤池和双阀滤池,新建了一座综合净化间(包括进水室、机械絮凝池、气浮池、气水反冲洗滤池、加药间、石灰间、反冲洗排水池、变配电及控制室等建构筑物)。改造后水厂的供水能力达到50×104m3/d,出水浊度为0.5NTU。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针对水厂虹吸滤池的工艺改造,应用短柄滤头、长柄滤头、直滤式滤板等新的冲洗配水方式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方案。改造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过滤效率和水质提升,可为同类水厂的工艺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湖南怀化梅子湾水厂过滤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反向过滤气水冲洗滤池技术和闭池反冲洗、翻板阀排水方式,解决了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水质无法满足新标准,以及初滤水水质差等问题。改造后的滤池过滤速度大大提高,日产水量增加了200%,在进水浊度5 NTU的情况下,出水浊度0.5 NTU,出水合格率95%,冲洗效果好且冲洗水耗由日产水量的10%降为1.2%。  相似文献   

18.
针对虹吸滤池反冲洗方式单一、冲洗强度不足,导致滤池出水水质变差、运行效率下降等问题,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一种基于气动拉板阀的虹吸滤池改造方案,通过拉板阀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冲洗水头,实现无反冲洗泵的滤池水冲作业,并通过改造滤池进出水方式,增加气冲方式,提升滤池运行效率.改造后,滤池出水水质提升,滤池平均出水浊度由0.25NT...  相似文献   

19.
合肥供水集团第二水厂设计供水能力为15万m3/d,近年来,制水生产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沉淀池矾花泛出情况突出,滤池负荷较重.为挖掘产水潜能,实现出厂水浊度从0.2NTU向0.1NTU的标准提升,公司针对4#平流沉淀池工艺落后的情况,探索应用旋喷式无阻力管道混合、涡漩流反应絮凝、横向分流式斜板沉淀等净水新技术,对原混凝沉淀池实施系统性净水工艺改造,使最大处理水量从2.5万m3/d提升至5万m3/d,有效减少矾花带出,沉淀池出水水质稳定在1NTU左右,达到减轻滤池运行负荷和提升水质水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水厂因运行时间较久,设备老化、供水水质水量不稳定的问题,永泰县南区水厂进行了取水泵站改造,以及厂区进出水管、反应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综合楼及加药间、二级泵房及自控等系统的改造。该项目通过增加临时取水泵及提高反应沉淀池进水平衡水箱标高等技术措施使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不停水施工。项目竣工后水厂出水平均浊度为0.54NTU,制水能力提高20%,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