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改进沟道磨床砂轮修整装置,可方便调整砂轮曲率半径,从而更加容易控制沟道曲率半径,使径向游隙一定时保证轴承接触角及成组轴承接触角相互差符合产品设计要求,提高角接触球轴承的合套率。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球轴承径向游隙仪X093,X094对向心球轴承中深沟球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很适用,但对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存在不足(图1).  相似文献   

3.
球轴承接触角测量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角是角接触球轴承最重要的几何参数。分别介绍了运用轴承几何学原理和轴承运动学原理检测球轴承接触角的方法。其中,几何学检测法是通过检测轴承径向游隙间接获得接触角,运动学检测法是利用球轴承旋转套圈与保持架间的速度差检测接触角。  相似文献   

4.
提高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大力  王玉金  宋丽 《轴承》2000,(9):1-4,15
推导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径向游隙、轴向游隙、接触角和沟心距及原始径向游隙之间的相互关系 ,给出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沟心距及公差的确定方法。利用该方法 ,在轴承合套时 ,不用对沟心距进行分组就能保证1 0 0 %的合套率。附圈 2幅 ,表 2个。  相似文献   

5.
冯学延  吴云柱 《轴承》1991,(2):45-46
由于外球面球轴承的结构与普通球轴承差别较大,因此用于检查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的仪器不能用来检查外球面球轴承的游隙。X093型轴承检查仪经过改装后,可用来检测外球面球轴承径向游隙,效果很好。本文介绍了改进方法要点和改进后的效果。附图2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径向游隙、接触角关系的推导换算,分析影响接触角的各因素,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保证接触角。  相似文献   

7.
从角接触球轴承的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轴承沟位置尺寸的主要工艺因素,结合设计理论分析了沟位置尺寸偏差对轴承凸出量、装配高、径向游隙、轴向游隙、角度游隙和原始接触角等方面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保证轴承沟位置尺寸精度的有效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径向游隙直接影响角接触球轴承内部两相流的分布以及热特性。为探究不同径向游隙下角接触球轴承油气润滑两相流热特性变化规律,基于两相流理论以及轴承换热机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模拟轴承腔内油气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径向游隙和轴承运行工况对轴承腔内流场分布以及温升的影响,并通过轴承温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油气两相流中油相受离心力影响主要分布在轴承外圈,径向游隙增大使得油相体积分数减少;轴承温升随着径向游隙增大而减少,一定程度上增大径向游隙可以减少轴承生热量。研究结果为探究角接触球轴承油气润滑热特性以及改善轴承腔结构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轴承》2017,(10)
以角接触球轴承71824/P4为例,对轴承的径向游隙、内外沟曲率半径与接触角关系进行分析,根据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给出了接触角的精确控制方法,并基于VC++6.0开发了用于实际生产的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10.
蒋迪永  刘飞航  陆水根 《轴承》2001,(10):29-30
角接触球轴承的承载能力由接触角α决定 ,而α是由装配时的径向游隙间接控制的。分析了当径向游隙一定时 ,轴向游隙与锁量的变化关系 ,说明了径向游隙不能采用轴向游隙参考法控制。附图 5幅  相似文献   

11.
建立角接触球轴承的几何和数学模型,通过求解考虑热效应的Reynolds方程,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弹流润滑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角接触球轴承的点接触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完全数值解,分析了考虑热效应时角接触球轴承的几何参数(接触角、吻合度、径向游隙等)、速度及载荷对压力和膜厚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角接触球轴承时,尽量提高内圈与球体在轴向方向的吻合度以有利于润滑油膜的形成,在轴承整体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选择较小的节圆直径,可改善轴承润滑;从弹流润滑角度讲,选择合适的球体直径可使压力、膜厚、温度处于合适范围内,改善轴承工作情况;适度提高轴承的运转速度将有利于润滑油膜的形成,从而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张瑜  张慧  宋晓波  李利歌 《轴承》2011,(6):32-34
径向游隙是轴承安装时径向定位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轴承的振动、寿命和主机精度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介绍了针对内径100 mm以上轴承(包括航空航天轴承)径向游隙测量的X095 J径向游隙动态测量仪,详细分析其测量原理和结构设计,该测量仪实现了包括四点接触球轴承在内的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萍  王枫  李红  方芳 《轴承》2011,(2):52-53
针对异型双半内圈四点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特点,对深沟球轴承的通用轴向游隙检测仪进行改进,制作了专用附件,实现了该轴承轴向游隙的精确快速测量。  相似文献   

14.
轴承知识     
《哈尔滨轴承》2016,(2):37-56
正1滚动轴承的分类滚动轴承按滚动体形状可大致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球轴承按套圈结构可分为: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推力球轴承等;滚子轴承按滚子形状可分为: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等。此外,按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不同,可分为:a.径向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轴  相似文献   

15.
由于薄壁轴承内、外圈的壁厚比较薄,采用加载方式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时,容易导致被测轴承的外圈变形,影响径向游隙的测量值。根据薄壁轴承的特点,介绍了无负荷测量薄壁轴承径向游隙的方法,保证了薄壁轴承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轴承》2013,(3)
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及Ioannides及Harris疲劳寿命计算模型,分析了球径变化、沟曲率半径系数和径向游隙对角接触球轴承的Hertz接触应力、零件表层的Mises应力场及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角接触球轴承零件的表层裂纹源在沿轴承零件的周向平面内;轴承疲劳寿命随球径的增大而增大,随沟曲率半径系数和径向游隙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为:一个外圈、两个内圈;标准要求该类轴承装配时,不仅要保证其径向游隙还要保证其轴向游隙。生产该类轴承存在着不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的问题。为了提高轴承的产品质量和综合使用寿命,研究探索出符合轴承质量标准要求的双列角接触球装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向心球轴承来说,精确测量内外圈滚道直径和滚动体直径可以间接测得计算游隙值。但是由于这些测量都有一定的误差并且三者进行累积。因此,为了准确测量游隙值一般认为在游隙测量仪上进行直接测量是比较合理的。我国轴承行业,多年来一直采用X092、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游隙的概念并分析了影响轴承径向工作游隙的主要因素,以角接触球轴承为例分别计算轴承配合的有效过盈量、温度、离心力对工作游隙的影响,并通过轴承实例利用VB程序实现各影响因素变化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根据接触力学基本原理和滚动轴承设计基本理论给出了轴承载荷分布和接触应力的计算公式,应用滚动轴承载荷分布离散模型,通过编程求解轴承的载荷分布和接触应力。并以某电动机用深沟球轴承为例,计算不同径向游隙时全钢轴承和陶瓷球轴承的载荷分布和接触应力,结果表明:径向游隙对全钢轴承和陶瓷球轴承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相似;在相同载荷下,陶瓷球和钢球的接触应力大小与轴承径向游隙密切相关,且存在最优径向游隙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