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杭州某高尚坡地居住区为例,阐述了在居住区收集、利用区块内的雨水作为景观用水、绿化浇灌等水源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可回用量、收集方法、处理工艺及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初期雨水弃流的重要性和弃流方法的选择,对雨水净化工艺进行了介绍。针对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北区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初期雨水弃流的预处理方案,雨水处理采用气浮/消毒工艺,出水可作为小区绿化、景观用水。  相似文献   

3.
谢小萍  李文驹 《华中建筑》2003,21(5):94-95,99
以住宅小区景观生态设计基本原则为前提,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探讨适宜于该地区的雨水利用与住宅小区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并以此为依据对现有住宅小区进行改进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青岛某小区依山而建的实际情况,设计大、小两套雨水排水系统,将洪水排放、雨水利用及小区景观水系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经济、生态及美观的依山小区室外排水系统,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雨水综合利用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包括对雨水径流的收集、调蓄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以及通过设置低势绿地、景观性渗滤设施增加雨水入渗的间接利用.提出为推进上海市大型公共设施的雨水收集和利用,除了传统理念的转变和技术进步外,关键在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采取强制性和优惠性并举的措施,有利于促进雨水综合利用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景观实例,阐述其中对场地设计、雨水的运用及其形成的景观,浅析、探讨绿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雨水生态化利用,是科学配置城市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现代城市雨水生态化利用可实现水资源涵养与保护、生态节水、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城市内涝、减轻城市排水管网及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而健康活力的城市景观就是确保景观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雨水生态化利用是一项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7)
淡水资源的短缺己成为人类特别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绿地中无论造景还是绿地的养护管理也同样面临着缺水的危机。提出雨水利用的景观化,希望能被更多和更为广泛的使用。成为园林绿地水环境建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黄土沟壑区干旱少雨,雨季集中且多暴雨的自然气候特征为切入点,对该区域传统的雨水收集利用经验进行挖掘整理,针对该区域新型农村社区景观建设提出雨水利用式的景观设计策略,并在地处豫西黄土沟壑区内的高庙社区进行相关设计实践。希望通过景观干预的手段协调黄土沟壑区新型农村社区景观建设与生态涵养之间的关系,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为黄土沟壑区新型农村社区景观建设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局部控制、整体调节的原理,以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的方法对杭州沿山河区域的传统排水方式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改善城市水系循环、维护水文生态、利于防灾减灾的新型雨水排放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钟丽 《城市建筑》2013,(6):160-161
本文以东莞某学院为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和中心景观水系统的方案设计。为保证湖水水质,需要对景观水进行循环处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通过雨水利用、景观湖防渗处理等措施,减少景观水体的补充水量。富余雨水则用于学院内的绿化给水。  相似文献   

12.
陈亚军 《城市建筑》2014,(26):223-223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发展背景下,实现对雨水的利用已经成为了重要突破。雨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其在景观途径方面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对雨水的利用效率,更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对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景观途径研究的需求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3.
住区雨水利用与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工程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北京地区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和景观水体设计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技术环节,对以蒂观水体为核心的水量平衡、雨水收集、生态堤岸、安全调蓄、循环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对策,可为住区雨水利用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城市生态居住区水环境规划体系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天津港服务区的雨水利用规划及设计,包括雨水利用原则、设计参数的确定、雨水的收集,此外还探讨了中水系统、绿地喷灌系统以及水景水质处理等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雨水利用能够起到"开源"的作用,同时减少雨水外排、减轻面源污染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绿色建筑项目收集建筑屋面雨水,利用周边的景观水池做为蓄水空间。收集的雨水经过过滤处理后用于周边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本设计将景观与雨水利用相结合,契合了"海绵城市"建设提倡的蓄水及雨水利用方针。  相似文献   

16.
雨水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将雨水利用纳入城市景观设计,不仅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创造出多功能的水域空间和景观.文中探讨了城市公园雨水利用的设计方法,并以深圳某公园为例进行具体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居住小区景观水体两种雨水补给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市W居住小区和G居住小区为例,分别调查研究了利用屋面径流与经植草沟输送净化的地表径流用作补充景观水体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TP含量较低的屋面径流作为小区景观水体的补充水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而在人口密度高、水体面积小的居住小区,采用经植草沟和植草缓冲带拦截净化的地表径流作为景观补水的做法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城市的雨水利用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市水资源紧缺以及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编制雨水利用规划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在简要分析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城市雨水利用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居住区良性水循环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滨海新区某住宅区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良性水循环模式.该住宅区以建设生态宜居住宅新区为目标,将景观水体、中水回用与雨水利用相结合,使景观水体兼具输水渠、储水池、防洪调蓄等功能,不仅可保证景观水体的良好水质,而且节约了维护成本及雨水、中水管网的建造费用,缓解了城市用水压力.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鲁信长春花园雨水利用工程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鲁信长春花园利用小区汇集雨水及部分浮山泄洪雨水,因地制宜将雨水利用应用于小区景观工程。在产生径流一段时间后,径流雨水水质趋于稳定,COD为100~200 mg/L,SS为500~1 000 mg/L,采用沉淀过滤/人工生态净化组合工艺,处理后人工湖水体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质相应标准。工程运行2年以来,运行效果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