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局部相参雷达原理性框图出发,分析了局部相参雷达核心部件相参振荡器的工作过程、局部相参的具体含意。探讨了影响局部相参性的一些主要因素及其对动显的影响,以及改善局部相参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脉冲相参应答机是AVION公司研制的,一种轻型中功率C波段应答机,用作精密空间探测和跟踪。它与一些专用改进雷达(如AN/FPS-16或AN/FPQ-6)联用,能提拱高精度的多普  相似文献   

3.
徐泰林 《电讯技术》1992,32(4):40-47
本文分析了局部相参性的产生机理,推导出量度局部相参的数学表达工,探讨了影响部相参性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影响局部相参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处相位和频率记忆环,改善局部相参性的技术途径,可使局部相参雷达具有准相参数的性能。可明显地提高局部相参雷达的动显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提出一个具有能在未知多卜勒频移情况下不需分路的相参积累器,它比一般分路方案可以简单得多。因此在从噪声中发现微弱信号的角度来看,优于其他曾提出过的任何积累方案。文中分析了这种积累器的作用原理,提出了利用这种积累器组成的积累滤波器如何能对脉冲串高频信号获得最佳信噪比,并用模糊度函数的概念说明了这种积累滤波器的实质,指出它比脉冲串匹配滤波器更优越和具有较大的实现可能性。最后还讨论了利用这种设备进行雷达站设计的要点和某些工作参数的选择与考虑。  相似文献   

6.
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相参雷达通过相参处理,可提升N3倍回波信噪比,从而可大幅度提高目标探测性能,因此分布式相参雷达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地基分布式相参雷达,目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论文将分布式相参雷达系统扩展到运动平台,分析了运动平台下分布式相参雷达所面临的非均匀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以及时/空/频(相)同步等挑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最后对动平台分布式相参雷达系统进行了硬件搭建并对动平台雷达系统性能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7.
周国富 《现代雷达》2005,27(11):85-88
分析了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的运动目标模拟器(MTS)相参性。由于DRFM延时的离散性,引起了MTS输出信号相位的改变,破坏了信号的相参性,使MTS输出信号频谱发生变化,不仅使谱线位置移动,而且还产生了附加的寄生谱线。分析结果表职,延时更新率(Fc)决定了谱线间隔,并通过sinc函数决定谱线的幅度,而雷达信号频率与所模拟目标的速度共同决定谱线的移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目标回波序列的动态特征出发,着重研究了这些动态特征的建模问题。根据建立的模型,采用D-S证据理论方法,对实测四类编队飞机目标回波数据进行了融合识别,试验结果验证特征描述的合理性,以及基于特征的统计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简介 多通道可编程相参信号产生系统由多通道信号产生卡,多通道信号产生控制软件及高性能工控机组成.系统软件控制界面及四通道产生的信号如图1和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脉冲相参应答机本地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系统热噪声、电源波纹引起的末级功率放大器相位抖动等因素对单脉冲相参雷达测速精度的影响,导出了测速误差与脉冲相参应答机参数的数学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物理概念清楚,计算和测量方便,可作为单脉冲相参雷达系统设计、脉冲相参应答机设计及选择器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数字应答机中相参转发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改变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频率控制字或相位累加器溢出值实现相参转发的方法,并对转发性能、资源需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改变相位累加器溢出值的方法性能稍优,但消耗的逻辑资源显著减少.该方法将DDS溢出值设置为与转发比相关的常数,避免了利用乘法器进行实时运算的过程,能有效实现高精度转发,且消耗资源少,转发比可任意设置.该方法已成功在多个工程中应用,满足测量系统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泉华  张凯翔  梁振楠  曾涛  龙腾 《信号处理》2022,38(12):2443-2459
地基分布式雷达是由多部单元雷达分置部署、协同工作实现目标探测的雷达系统,部署在地基平台,照射源除自身还可用合作、非合作跨平台照射源,各单元雷达间可信号级相参融合。传统集中式雷达在复杂场景中难以探测识别低可观测目标,分布式雷达有望解决上述瓶颈问题,并实现侦干探通一体化,因此分布式相参雷达体制是未来雷达形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分布式雷达体系复杂,涉及维度、要素多,须研究探索合理有效的工作范式。本文系统介绍了地基分布式相参雷达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通过信号级融合处理,可形成大口径稀疏阵列,获得极窄的高增益波束,可采用更多更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探测和精确定位目标。本文介绍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围绕分布式相参增程探测、分布式相参成像、分布式相参抗干扰、分布式系统同步校准等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展开论述,并对分布式雷达体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载SAR转发式相参干扰效果图像中的干扰条纹,揭示了干扰条纹的形成规律,导出了条纹宽度、间隔以及斜率与干扰信号脉内特征之间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SAR)转发式相参干扰原理,并建立相应的干扰时序模型。在分析SAR、干扰机对抗的空时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图像中干扰条纹的成因与规律:1)干扰机相对SAR处于大斜视位置;2)转发干扰信号的脉间时延大于SAR成像的聚焦深度;3)干扰条纹斜率随方位向处理视数的增加而加大。最后,给出了条纹宽度、间隔以及斜率等特征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范义平 《电讯技术》2012,52(12):1960-1963
详细论述了全固态数字化脉冲相参应答机的功能、设计思路和设计原理,给出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对脉冲应答机的动态平衡、时延补偿、固态功率输出及多脉冲屏蔽等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法。该数字脉冲相参应答机已经在靶场外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扩频序列估计算法在非同步模式下存在相位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倍窗口相参子空间投影跟踪扩频序列估计算法,通过设置两倍扩频周期长度窗口策略直接获取完整扩频序列,并通过相参合并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周宝亮  雷子健  周东明  高红卫 《信号处理》2018,34(11):1330-1338
分布式孔径相参雷达是指空间分置的多部雷达在统一的控制和调度下,实现对目标信号级相参探测,具有探测威力大、测量精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防空反导、预警探测、精密跟踪和空间目标监视等领域。本文针对分布式孔径雷达相参探测在预警领域的应用开展技术研究,首先分别给出了一发多收和多发多收相参合成预警探测工作原理;然后从探测威力和检测概率两方面对相参合成预警探测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参合成对探测威力和检测概率改善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低频段一发两收相参合成预警探测试验系统,通过对飞机目标相参探测试验验证了分布式孔径雷达相参合成预警探测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多通道、阵列化是当前电子战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射频信号在各分布式传感器中的相位相参特性是一项关乎系统基本功能实现的核心技术指标。讨论了相参信号的数学表达方式,就如何生成相参信号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在采用锁相环生成相参信号方面进行了一些具备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DRFM相参复制能力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脉冲调制信号的相参性与非相参性的特点和检测方法,提出了信号相参性的时域检测方法,并运用频域检测方法和时域检测方法对DRFM复制信号的相参性进行了仿真,证明DRVFM上参复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斌  黄银和  吴刚  雷志勇 《电讯技术》2014,54(11):1499-1504
随机脉冲重复频率(PRI)脉冲波形能够增加电子支援措施(ESM)利用重频分选侦收雷达辐射源信号的难度,提高雷达复杂对抗环境下的抗侦收能力。利用非均匀离散傅里叶变换(NUDFT)对这种低截获概率(LPI)波形进行脉冲多普勒(PD)处理时,距离模糊引起目标所处距离门走动,导致目标能量分散至多个模糊距离单元。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窗口的离散傅里叶变换(TWDFT)算法,实现了距离模糊条件下目标能量的相参积累。对TWDFT算法和加权副瓣抑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TWDFT的PD处理在距离模糊时不存在目标能量分散问题,通过优化波形设计能够改善加权后目标主副瓣比。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只测向单站无源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波达角变化率和径向加速度两个观测量,可以大大改善定位与跟踪的性能,所以高精度径向加速度估计(即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在无源定位里没有接收脉冲信号的任何先验知识,接收到的LFM相参脉冲串信号的相参性容易被破坏。文中借鉴雷达里的匹配滤波方法,提出一种“准匹配滤波”方法,首先估计每个脉冲的到达时间、脉冲宽度、起始频率和调频系数,接着构造本地参考信号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准匹配滤波”,最后对其输出进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估计。该方法可以避免处理过程中的非相参问题,运算简单,估计精度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